信用服务

搜索文档
深圳前海发布“信用十二条”促进信用经济试验区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10-20 16:09
在打造信用机构产业链方面,"信用十二条"允许企业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信用调查、信控咨询、信用科 技"等内容,为前海信用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提供支撑。同时,支持在前海设立公共信用数据研究机构, 高水平建设前海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并支持前海信用服务机构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依法享受所得税优 惠政策。 其中,对在前海合作区依法实际经营,提供公益性数据共享服务的信用数据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主体,经 深圳市信用服务业主管部门认定后,给予50万元一次性支持。同时,针对企业创新信用应用场景,相关 案例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或示范项目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支持。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罗勉报道从深圳市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了解到,深圳前海管理局会同深圳市市场监管 局研究制定的《关于高水平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促进前海信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以下 简称"信用十二条")自今年9月29日起实施,聚焦产业链、国际化、生态圈三大方向,促进前海信用服务 业加快集聚。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创建信用经济试验 区是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提出的一项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通过制订专项政策鼓励优质信 ...
前海发布“信用十二条” 设300万元支持 拓展商业信用服务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9:21
政策核心观点 - 前海发布“信用十二条”政策,旨在高水平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促进信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聚焦产业链、国际化、生态圈三大方向,通过专项政策加强与港澳跨境信用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信用服务市场 [1] - 该政策是全国首个针对信用服务业提供综合支持的政策,发展理念以市场驱动、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为核心 [4] 产业链支持措施 - 明确信用服务经营范围,允许企业增加“信用调查、信控咨询、信用科技”等内容,引导行业合规发展 [2] - 重点支持企业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典型案例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 [2] - 对提供企业偿付能力信用信息综合报告的机构,按照不同服务情况给予每家机构每年最高300万元支持 [2] 国际化与跨境合作 - 加快打造深港跨境数据服务平台,推出更多符合湾区需求的信用服务和产品 [2] - 未来港澳信用机构出具的报告和评级产品,有望通过“标准互认、数据互认、产品互认”降低企业跨境经营的信用证明成本 [2] - 政策推动建立跨境征信信息合规流通机制,旨在打通数据孤岛,为非金融领域商业信用服务提供支持 [3] 生态圈与行业建设 - 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参与标准研究制定,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3] - 支持在前海搭建行业交流平台,鼓励举办信用服务业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资讯互换与创新交流 [3] - 政策明确提出“信控服务机构”概念,对于推动中国参与国际信用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4] 市场机构反馈与行动 - 邓白氏中国区总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信用信息流通存在障碍,企业缺乏高质量商业信用数据支撑 [3] - 邓白氏已在前海落地企业征信分支机构,重点推进“南向通”“北向通”业务,希望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开展付款信息交流 [4] - 行业分析认为,政策以真金白银提供支持,可引导信用服务机构真正服务实体企业 [4]
新华信用亮相2025年服贸会,以信用赋能助力企业品牌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3 17:05
公司业务展示 - 新华信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示一站式信用服务解决方案 聚焦"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主题 [1] - 公司通过信用评价和权威传播等核心服务 为企业提供风险防控 品牌提升和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支持 [1] - "品牌信用赋能计划"采用信用认证+权威传播双轮驱动模式 包含六大赋能模块 [7] 市场反响 - 参展商和与会者对新华信用服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高度认可 希望成为合作伙伴和平台会员 [5] - 计划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7] 服务内容 - 六大赋能模块包括:品牌信用评价 品牌视频拍摄 定制信用名片 新华财经平台稿件发布 企业信用查询账号 以及论坛活动参与 [7] - 服务旨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资源 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化竞争力 [1][7] 活动规模 - 2025年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已成功举办11届 [7] -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 展会吸引了广泛关注 [1][7]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新华网· 2025-09-11 07:59
数据权益司法保护指导性案例发布 -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回应数据权属认定 数据产品利用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问题 [1] - 全国法院审理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 2024年一审审结案件数是2021年的两倍 [1] - 案例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推动数据要素收益向数据价值创造者合理倾斜 [1][7] 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例 - APP运营者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构成侵权 某科技公司未经同意收集用户手机号码并强制要求填写职业 学习目的等个人信息 法院判决支持用户删除信息及赔偿请求 [2] - 信用服务商以"先享后付"功能收集用户信用信息属合同必需 以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方式收集且尽告知义务时不构成侵权 [4] - 最高法强调APP运营者需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严格遵守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 [3] 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例 - 某文化传媒公司未经许可抓取50392个短视频 其中19079个用户昵称和头像与源平台相同 127处评论内容完全一致 构成实质性替代 被判赔偿4000万元 [6] - 法院确认数据集合经营者享有经营性利益 未经许可获取并提供数据构成不正当竞争 [6] - 网络平台提供关联账号服务时经用户授权转移数据 未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7] 数据合理利用与自由流动 - 数据处理者依法采集企业数据并加工形成数据产品 未造成损害时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8] - 非国家秘密 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数据信息应允许自由流动 防止形成数据壁垒 [8] - 数据二十条政策承认数据加工使用权 保障数据处理者使用数据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8]
3a信用企业等级认证在哪里办?别再瞎琢磨啦!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27
各位老板们,是不是最近一打开朋友圈、刷个行业群,就被3A信用企业这纸证书刷屏了?客户合作要它、投标竞标要它、甚至 银行贷款都得看它一眼,搞得你也心痒痒,想给自己公司也整一个,可翻遍手机、问遍同行,还是没搞明白这玩意儿到底在哪 儿办? 二,第三方信用服务公司。好比支f宝/w信小程序"慧办好",它们更灵活,服务也更个性化,适合想快速拿证、又希望服务贴心 的老板。怎么判断这类公司靠不靠谱呢?记住三个小技巧:先看它有没有央行备案,能在央行征信中心查到的公司,基本不会 是野路子;再看它的客户案例,要是有跟你同行业的大公司在它那儿办过认证,那可信度就更高;最后,别光看价格,有些公 司报的价格特别低,结果后期又加各种费用,或者给的证书在网上查不到,那可就亏大了。这类公司的优势很明显:审核快, 而且还会帮你整理材料,适合平时忙得脚不沾地的老板。 首先得跟大家说个大实话:3A信用企业等级认证这东西,没有一个"全国独一家"的官方衙门。它更像是给公司评"三好学生", 只要是正规的、有资质的"评委",都能给你发这个证书。 那靠谱的"评委"都藏在哪儿呢?咱分三类给你说,你对照着自己公司的情况挑就行。 一,官方背景的协会。这就好比给你发 ...
沂源7月份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8-13 23:05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受理投诉总量388件,其中商品类投诉325件占比83.8%,服务类投诉63件占比16.2% [1] - 争议金额24.74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1万元 [1] 重点经营者投诉情况 - 山东昌睿建材有限公司以7件投诉量居首,调解成功率100% [2] - 沂源县圣熙西网络工作室投诉量6件位列第二,调解成功率80% [2] - 山东成和商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投诉量均为3-5件,调解成功率普遍达100% [2] 商品类投诉结构 - 其他商品类投诉141件占比43.4%,位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3][4] - 食品类投诉117件占比36%,服装鞋帽类投诉13件占比4% [3][4] - 家居用品与农资用品并列第四,各7件投诉 [4] 服务类投诉结构 - 其他服务类投诉19件占比30.2%,餐饮住宿服务12件占比19% [5] - 销售服务类投诉6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投诉数量未披露 [5] 暑期消费行业动态 - 旅游行业需警惕"低价团""免费旅游赠券"等营销陷阱 [6][7] - 酒店行业存在"不可取消条款"等不公平合同条款现象 [7] - 旅行社行业资质与信誉成为消费者选择关键因素 [6]
三亚经济圈五市县开展跨区域信用合作
海南日报· 2025-08-04 09:32
据悉,此次跨区域协同退出机制的建立,是三亚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 要实践。下一步,各市县将持续深化跨区域信用合作,扩大协同范围、提升协作效能,为三亚经济圈高 质量发展筑牢信用基石。 6家失信企业"摘帽"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日前,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联合五指山市、陵水黎族 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四市县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共同签署的《"三亚经济圈"跨 区域信用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落地见效。该合作聚焦经济圈内失信被执行人退出难题, 通过打破市县间的数据与协作壁垒,由各市县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及法院密切配合,探索建立失信被执行 人跨区域协同退出机制。 《协议》签署以来成效初显,6家被经济圈内其他市县法院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成功退出,高效助 力失信主体加速恢复市场活力。 同时,三亚经济圈各市县信用监测全面向好,三亚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由第89 位升至第69位,五指山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从第110位跃升至第78位;保亭、乐东、陵水排名虽基本持 平,但信用指数均有增长。 三亚经济圈五市县开展跨区域信用合作 ...
枣庄建设“无押金城市”破解民生痛点
大众日报· 2025-08-01 10:20
无押金城市建设规划 - 枣庄市出台实施方案推动打造无押金城市 明确年底前推出一批信用无押金应用场景 [1] - 将押金事项分为依法清理类 直接取消类 信用替代类 加强监管类4种类型 [1] - 针对医院住院 宾馆住宿 房屋租赁 图书借阅等12个具体改革事项分类施策 [1] 现有无押金服务实施案例 - 台儿庄区图书馆实现凭有效证件免押金借书 每次可借2册且借阅期30天 [1] - 峄城区图书馆率先实行无押金借阅服务 [2] -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和薛城区人民医院对榴花分AA级以上市民提供住院免押金和先诊后付服务 [2] - 枣庄市人才公寓正在退还租房押金 改用信用管理机制替代传统押金制度 [2] 信用体系建设支撑 - 依托榴花分个人信用积分平台开发信用无押金服务平台 [2] - 建设企业信用评价 个人信用评价 信用承诺三大主题数据库 [2] - 建立无押金服务信用信息的采集 评价 应用 回流 交互机制 [2] 重点领域突破方向 - 围绕医疗 住宿免押金及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率先突破 [3] - 通过枣解决·枣满意平台建立押金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3] - 强化信用承诺闭环管理并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 [3]
枣庄|枣庄建设“无押金城市”破解民生痛点
大众日报· 2025-08-01 08:55
无押金城市建设规划 - 枣庄市出台实施方案 明确年底前推出一批信用无押金应用场景 打造无押金城市[2] - 将押金事项分为依法清理类 直接取消类 信用替代类 加强监管类4种类型[2] - 明确医院住院 宾馆住宿 房屋租赁 图书借阅等12个具体改革事项[2] 实施进展与场景落地 - 台儿庄区图书馆实现凭有效证件免押金借阅 每次可借2册 借阅期30天[1][2] - 峄城区图书馆率先实行无押金借阅[3] - 市妇幼保健院和薛城区人民医院对榴花分AA级以上市民提供住院免押金和先诊后付服务[3] - 人才公寓正在退还租房押金 推行信用管理机制替代传统押金制度[3] 技术支持与平台建设 - 依托榴花分个人信用积分平台开发建设信用无押金服务平台[3] - 以统一信用码实现一次申请一码通用[3] - 建设企业信用评价 个人信用评价 信用承诺三大主题数据库[3] - 建立无押金服务信用信息的采集 评价 应用 回流 交互机制[3] 重点领域拓展与管理机制 - 重点围绕医疗 住宿免押金及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率先突破[4] - 拓展更多企业和市民可感可及的信用应用场景[4] - 建立押金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强化信用承诺闭环管理[4] - 从严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4]
中国改革现场丨“信用代证”全国落地进入倒计时,一纸报告如何“瘦身”万千证明?
央广网· 2025-07-22 00:03
信用代证改革背景与现状 - 传统企业信用证明开具流程繁琐,需跑多个部门开具几十张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耗时数月且材料堆积如山[2][4] - 2023年前企业普遍面临"公章马拉松"困境,上市或投标需二三十种证明,涉及同等数量政府部门,存在标准混乱、部门间互不认可等问题[6] - 上海市率先试点改革,2017年在文化执法等4领域推行"N证合一",2023年覆盖41个领域,实现"一码通行"[8] 改革实施成效 - 上海市专用信用报告办理效率显著提升,单日办理量达108份,金融场景应用占比超40%[8] - 广东省累计出具近13万份信用报告,为企业节省超500万天办理时间[12] - "信用中国"网站日均访问量2亿次,信用报告日均下载量20万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主体100%覆盖[20] 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 - 上海市推出"定制化"信用报告,企业可自主选择证明事项范围和时间范围,满足差异化需求[10] - 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横向联通46个部委,纵向对接32个省级平台,归集数据超800亿条,建立自动化数据交换机制[14] - 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解决"万码奔腾"问题,实现跨部门数据关联映射,支撑"一码走天下"应用场景[20] 全国推广与未来规划 - 国家发改委要求2023年9月底前全国推行"信用代证",实现跨地区报告互认和一站式查询[20][21] - 各地形成特色模式:广东省出台首个区域性政策文件,浙江省覆盖个人/社会组织,北京市拓展至金融/商务/行政管理全领域[11] - "信用中国"网站将升级为全国信用报告互通平台,解决跨地区经营企业的多地域证明需求[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