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减肥
icon
搜索文档
以为会发胖,实际很减肥的6个行为,别再误解它们了!
央视新闻· 2025-08-01 03:54
适量吃点"零食" 嘴馋爱吃"零食",并不一定是坏习惯。选择健康的零食并在恰当的时间吃,不仅不会增肥,还能调节血 糖和血脂。 很多人努力减肥,可成果却不尽相同:有人天天运动、饭量也严格控制,却总不见瘦;有人锻炼强度不 算大、饭量也没有骤降,体重和围度却有肉眼可见的改善。其实,减肥的确需要坚持,但也有小技巧! 适当吃点"肉" 别以为减重期吃点肉就犯了大忌。肉类能提供优质蛋白、铁(红肉类含量相对更高)、维生素B12等植 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少或吸收利用率低的营养物质。人体消化蛋白质所消耗的能量要比消化等量碳水化合 物和脂肪消耗能量分别高出15%—25%、15%—30%。而且,肉类消化时间长,能带来更长时间的饱腹 感、稳定食欲。 蛋白质是肌肉组织的主要成分。长期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肌肉流失。一旦肌肉量下降,人体基 础代谢率也会逐步下降。在减重期间适当保持高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肌肉流失,提升减重效果。 执行要点: 白肉红肉搭配,以脂肪含量相对更低的白肉为主,如鱼虾、鸡肉等; 选择清淡、加工程度低的肉类,如水煮、凉拌,避免因重油重盐增加脂肪、热量摄入; 配合蔬菜水果杂粮。一方面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的植物化学物质,一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啦!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活到90岁不是梦!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1 13:16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体重稳定更长寿 体重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能够做到体重稳定的人,通常饮食均衡、运动规律,睡眠和心态也较为健康,而这些正是长寿的重要因 素。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专门研究了老年女性在短期(3年)和长期(10年)内的体重变化,与她们活到90岁、95岁甚至100岁的概 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共纳入了54437名年龄在61至81岁的女性,分别在研究初期、第3年和第10年测量她们的体重。 根据体重变化,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三组: 1.体重减少(比基线降低≥5%); 2.体重增加(比基线上升≥5%); 3.体重基本稳定(比基线变化<5%)。 最终数据显示,有30647名女性(占总人数的56%)至少活到了90岁。 进一步分析发现,体重保持稳定的女性,活到90岁及以上的概率更高。 与体重减少5%或以上的女性相比,体重稳定者长寿的可能性高出1.2到2倍。体重减少≥5%的女性,活到90岁、95岁和100岁的概率较低;而体 重增加≥5%的人,与长寿几乎没 ...
国家出手了!减重秘籍大揭秘,全是硬核干货!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6 10:15
"体重异常很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部分癌症也与体重异常密切相关。" "有些人腰围明显超标、体重超重,甚至已经出现慢性疾病……这种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遗传基因、饮食结构、运动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至24。当BMI在24到28之间时,被判定为超重;若BMI达到或超过28,则属于肥胖。 在肥胖中,又可根据BMI数值划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和极重度肥胖。 ▍如何吃才能健康减肥?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科学减肥提供了详细指导。这份指南不仅手把手教你如何健康减重,还针对 全国不同地区,列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食谱示例,并标注了每份食谱的"总能量"。比如,东北地区春季推荐"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则 有"臊子面""油泼面"等地方美食。 优先推荐这些食物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