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证
icon
搜索文档
南网能源(003035) - 2025年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6 17:24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从“投资持有”为主转向“投资持有+高端服务”并重,业务类型由“综合能源”向“综合能源+节能降碳”拓展 [2] - 零碳园区业务推出覆盖全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形成6个系列、40个高价值零碳产品组合 [2] - 节能降碳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与政策导向完全契合 [2] 新业务进展 - 电力交易业务已在广东区域实现常态化运营并盈利,锁定2025年7-12月代理业务 [3] - 虚拟电厂业务完成广州市首批运营商注册,聚合50个客户,总代理容量146MW,参与两次响应,有效负荷约16MWh [3] - 绿证交易代理量达45.6万张,销售金额约140万元(截至10月底) [3] 专项任务成果 - 服务倍增专项新增签约合同额约4.93亿元 [5] - 节能倍增专项新增建筑节能服务面积约311万平方米(1-10月统计) [5] 财务指标与融资 - 投资项目要求的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约为6% [6] - 2025年前三季度带息负债平均融资成本约为2.65% [7] - 未来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 [7] 定增计划与资金用途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 [8] - 其中16亿元用于节能降碳业务(工程费用14.78亿元,配套工程0.55亿元,其他费用0.67亿元) [8] - 剩余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 [8] 业务差异化定位 - 公司储能业务作为节能服务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侧重差异化设计及提升用户侧能源效率 [5] - 与南网储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及南网科技(储能技术服务和设备制造)形成差异化分工 [5]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0月全国碳市场放量下跌
财富在线· 2025-10-29 15:30
复旦碳价指数预测 - 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11月全国碳排放配额买入价格预期为47.59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55.42元/吨,中间价为51.51元/吨 [1][2] - 2025年11月CEA买入价格指数为118.98,下跌14.08%,卖出价格指数为125.05,下跌8.59%,中间价格指数为122.18,下跌11.19% [2] - 2025年12月全国CEA买入价格预期为55.63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65.35元/吨,中间价为60.50元/吨 [2] - 2025年11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买入价格预期为59.67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68.17元/吨,中间价为63.92元/吨 [2] - 2025年11月CCER买入价格指数为150.00,下跌13.52%,卖出价格指数为163.99,下跌11.27%,中间价格指数为157.15,下跌12.34% [2] 绿色电力证书价格指数 - 市场预期2024年生产的集中式项目绿证价格为2.94元/个,分布式项目为2.26元/个,生物质发电为1.31元/个 [3] - 市场预期2025年生产的集中式项目绿证价格为4.24元/个,分布式项目为3.65元/个,生物质发电为3.81元/个 [3] - 对比2025年10月GEC价格指数,本月各项绿证价格均发生回落,其中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跌幅最大 [3] 全国碳市场10月运行情况 - 10月CEA日均收盘价为54.76元/吨,相较于9月的62.51元/吨大幅下跌12.4% [4] - 10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为172.14万吨,相较9月的148.64万吨增加15.81% [4] - 10月市场交易活跃,连续八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百万吨,单日成交最高峰为10月17日的324.77万吨 [4] 全球碳市场10月运行特征 - 全球主要碳市场成交量整体回升,欧盟碳市场10月日均成交量环比上升7.91%,英国碳市场环比上升34.43%,韩国碳市场环比下跌1.06% [5] - 欧盟碳市场10月成交价从89.20美元/吨上升至90.65美元/吨,累计上升1.64% [6] - 英国碳市场10月成交价从73.14美元/吨下跌至72.53美元/吨,累计下跌0.82% [6] - 韩国碳市场10月收盘价从7.38美元/吨下跌至7.13美元/吨,累计下跌3.30% [6] - 新西兰碳市场10月收盘价从33.07美元/吨下跌至31.60美元/吨,累计下跌4.43% [6] 政策动态 - 三部委联合发布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包括各类发电及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反映电力清洁低碳转型趋势 [5]
龙源电力20251017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新能源电力运营 公司为龙源电力 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专注风电业务的平台[2] * 公司风电装机占比73% 光伏装机占比27%[2]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控股风电装机31.4GW 光伏装机11.8GW[8]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与资产优势** * 公司未来增量资产主要来自集团注入的4GW绿电项目 集团未上市绿电存量约25GW[8] * 公司拥有约6GW海上风电储备 以及15GW以上的大基地项目[2][8] * 公司通过“以大带小”改造约4GW老旧设备 可提升利用小时数20%-50% IRR提升两个百分点以上[8] * 公司风电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匹配度更高 在市场化交易中风电价格高于光伏 价格降幅相对较小[2][10] * 公司新能源机组布局与集团火电重合 内部协同效应增强了机组报价和销纳优势[2][10]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ROE自2011年以来长期维持在8%-9%之间[2][5] * 度电收入从2017年的0.50元/度下降至2024年的0.47元/度 度电影响利润从0.23元/度下降至0.20元/度[5] 2025年上半年风电竞争营业利润降至0.19元/度[2][5] * 公司港股PB估值从2021年9月的2.34倍大幅降至2024年2月的0.52倍 目前修复至0.85倍 但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3][6][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 72.2亿元和79.3亿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9.8倍 8.7倍和8倍[1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受益于136号文全面市场化后的竞价优势[2][3] 机制电量的价差结算采用市场化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 若项目自身交易电价高于市场均价 可获得更高综合电价和超额收益[10] * 绿证价格受消费侧强制需求政策刺激 从2025年初的1元左右回升至每张5.7元 同比增速23%[4][13] * 可再生能源责任权重考核范围扩大至钢铁 水泥等多行业 对应绿电耗量将占全国风光发电量40%以上[13] * 136号文规定机制电量不能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可交易绿证供给短期受限 价格中枢有望继续抬升[13] 其他重要内容 **现金流与补贴回款**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495亿元 占净资产56%[4][11] * 第一批合规清单下发后 75%项目进入绿码 每年国补金额120-130亿元[4][11] 2025年7月单月回收19亿元 回收加快[11] * 若今年应收账款不新增 自由现金流将转正 今年自由现金流缺口预计为121亿元[8][11] * 国网和南网成立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公司 通过专项融资解决补贴资金问题[12] **交易量与渠道** * 2024年公司绿证交易量1,024万张 绿电交易量67亿度 同比提升100%-200%[13] * 集团内部协同优势使得销售渠道更为通畅[4][13]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⑥ | “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6:26
核心观点 - 中国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风光累计装机达16.8亿千瓦 超过火电装机 接近美欧总装机2倍 [2][3][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显著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为2020年2.5倍 2025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占比全社会用电量近四分之一 [6][7] -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推动全球风电光伏成本过去10年下降60%和80% [9][10]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能源法施行 绿证交易规模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2][13] 装机规模跨越式发展 - 风光年均新增装机由"十三五"千万千瓦级跃升至亿千瓦级 2023年新增2.9亿千瓦 2024年新增3.5亿千瓦 2025年1-7月新增近2.8亿千瓦 [3] - 截至2025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60% 其中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占比46%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3] - 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5年7月底装机达4.97亿千瓦 是2020年底6倍多 占全部光伏装机比重45% 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中分布式占比约70% [4] 基地化开发与结构转型 - 大型基地建设从局部示范转向全面铺开 单体规模从百万千瓦级跃升至千万千瓦级 降低单位建设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大幅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全年第三产业用电量 远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 - 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24年19.7% 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新能源由补充角色转变为核心主力 [7] 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势 - 全面掌握10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核心技术 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风电叶片最大长度、钙钛矿电池效率均为世界之最 [9] - 中国生产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60%和80% [10] 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 - 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推动整县光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实施 [12] - 2025年能源法正式施行 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加快修订 [12] - 绿证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3] 应用场景拓展 - "光伏+"产业、风光制氢、绿电直连等新模式持续发展 零碳工业园区、零碳景区等新业态加速涌现 [10] - 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RE100组织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需求快速增长 [13]
公用事业行业跟踪周报:继续推荐受益绿证价值提升+装机高增的绿电板块-20250804
东吴证券· 2025-08-04 21:08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继续推荐绿证价值提升背景下绿电运营商的投资机会,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78亿个(环比增长29.33%),其中可交易绿证占比70.64%[4] - 2025年1-6月累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绿证9.58亿个[4] 行业核心数据跟踪 电力供需 - 2025H1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3.7%),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分别同比+8.7%/+2.4%/+7.1%/+4.1%[4][13] - 2025H1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同比+0.8%),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2.4%/-2.9%/+11.3%/+11.1%/+18.3%[4][22] 能源价格 - 2025年7月电网代购电价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4%[4][36] - 动力煤秦皇岛5500卡平仓价663元/吨(周环比+10元/吨,同比-21.91%)[4][46] 装机容量 - 2025H1新增装机:火电2578万千瓦(同比+41.3%)、水电393万千瓦(同比-21.2%)、风电5139万千瓦(同比+99%)、光伏21221万千瓦(同比+107%)[4] - 累计装机:风电/光伏分别达5.7亿千瓦/11亿千瓦(同比+23%/+54%)[78] 投资建议 绿电板块 - 关注绿电国补欠款解决带来的资产质量改善,推荐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三峡能源、龙净环保[4] 光伏与充电桩 - 光伏和充电桩资产因RWA和电力现货交易有望价值重估,建议关注南网能源、协鑫能科、朗新集团、霍普股份[4] 火电板块 - 推荐京津冀火电投资机会,关注建投能源、京能电力、大唐发电[4] 水电板块 - 推荐长江电力,受益于量价齐升及低成本优势,现金流优异分红能力强[4] 核电板块 - 2024年核准11台机组,成长确定性高,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关注中广核电力H[4][71] 行情回顾 - 本周SW公用指数下跌1.84%,细分板块中核电(中广核电力-3.33%)跌幅较大[9] - 个股涨幅前五:胜通能源(+33.4%)、新筑股份(+6.9%)、ST金鸿(+6.2%)[9] 重要行业动态 - 2025年6月绿证核发量环比增长29.33%,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达19.87万个[4] - 三峡水库水位160.66米(同比正常),入库/出库流量同比-49.02%/-44.94%[4][57]
全国绿证累计核发超60亿个!
中国电力报· 2025-07-23 08:29
绿证核发与交易进展 - 1-5月全国核发绿证10 93亿个 累计核发量突破60亿个 [1] - 绿证核发质效 交易规模与应用场景实现显著突破 配套政策机制持续健全 [1] - 中国绿证制度形成涵盖核发 交易 应用 核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2]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9 66亿千瓦 同比增长24% [1]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总装机比重达57 3% 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超40%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推动者 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发展新高地 [1] 绿证国际认可与制度建设 - 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 - 中国绿证遵循"可追溯 可交易 不可重复使用"核心准则 获国际规则认可 [2] - 计划深化与欧盟等地区绿证互认 加强与国际组织协作突破绿色壁垒 [3] 绿证市场建设规划 - 完善核发交易机制 推进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 在浙江 河南 广州等省份先行试点 [2] - 拓展应用场景 推动绿证与能源消费责任权重 碳排放双控等机制衔接 [3] - 强化信息系统支撑 引导绿证价格合理运行 促进全国流通与优化配置 [2] 绿色消费与国际合作 - 推动绿证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并行 完善认证标准 强化社会绿色消费意识 [3] - 中国将深度融入国际绿色贸易体系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制度创新 [4] - 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绿证市场 提升绿色电力标准国际化水平 [2][3]
公用事业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火电盈利分化,红利价值恒在
西南证券· 2025-07-10 17:42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秦皇岛煤价下降,火电企业燃料成本降低,与电量、电价端下滑对冲,火电板块盈利空间凸显,自1月下旬至今股价修复11% [4] - 2025年火电在电量、电价、成本三要素上有望出现积极因素,显现成长属性;水核板块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高股息价值仍在;国内电改深化,板块有望出现多元投资机会 [4] 2025H1行业回顾 板块表现 - 相对沪深300,2025H1截至6月30日申万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55%,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相对排名21/32 [15] - 细分板块中,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电能综合服务、燃气、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热力服务板块分别+0.6%、+4.9%、+4.0%、-4.5%、-1.5%、-2.6%和+19.9% [1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用事业电力板块营收19832亿元,同比降1.3%,归母净利润1723亿元,同比增7.8%;2025Q1营收4643亿元,同比降5.2%,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6.3% [17] - 2025Q1火电营收2931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212亿元(同比+7.8%);水电营收418亿元(同比+4.0%),归母净利113亿元(同比+23.7%) [24] - 2025Q1风电营收303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72.0亿元(同比-6.8%);光伏发电营收80.5亿元(同比-11.9%),归母净利5.4亿元(同比+54.6%);核电营收403.01亿元,同比+8.4%,归母净利润61.63亿元,同比-7.5% [24] 2025H2行业投资策略 火电 - 2025年1 - 5月全国原煤产量19.9亿吨,累计同比增长6.0%,进口动力煤1.4亿吨,同比下滑9.4%,2 - 5月降幅扩大 [32] - 2025H1CCTD主流港口全年平均库存达7394万吨,较24/23年同比分别+20.8%/+11.8%;南方电厂平均库存达3357万吨,较24/23年同比分别-0.8%/+1.8%;煤炭重点企业库存天数为24.0天,较24/23年同比分别+1.7/+4.6天 [33] - 1 - 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增幅放缓;5月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增幅抬升 [40] - 1 - 5月化工行业动力煤消费量达1.37亿吨,较24/23年同比分别+19.8%/+51.5%,建材、冶金行业用煤需求同比较弱 [41] - 建议关注电价下调幅度较小区域及市场煤敞口较高的企业,当前市场煤价610 - 630元/吨,25年长协电价普遍下滑,区域分化明显,市场煤与长协煤价格倒挂 [45][49] - 2024年1月1日起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改善火电利润结构,保障部分稳定利润;伴随新能源装机增长,辅助服务需求提升,火电灵活性价值被挖掘 [61] 水电 - 2025年Q1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167.05亿立方米,同比偏丰12.50%;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555.19亿立方米,同比偏丰11.56% [63] - 各大流域在建水电站合计超2500万千瓦,其中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分别在建832/777/352/621万千瓦 [73] - 2017 - 2024年长江电力股息率保持在3.2% - 4.4%,我国水电公司普遍分红比例较高,长江电力承诺2016 - 2020年分红金额不低于0.65元/股,2021 - 2025年分红比例不低于70% [80] 核电 - 2024年8月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项目总计11台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核准稳步推进,2025年目标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GW [82]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核电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在建机组/核准待建机组2064万千瓦,中国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76万千瓦(含联营),在建机组/待建机组1900万千瓦 [86] - 自2019年以来,核电市场化比例快速提升,2025年广东、江苏市场化交易电力进一步提升,短期电价有下行压力,但各地对市场化交易电价存在回收机制,最终执行电价接近核准电价,核电电价相对稳定 [90] 风光 - 截至2024年底,风光装机容量合计达14.1亿千瓦,2024年风电/光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8%/+45%,全国新能源消纳问题加剧,1 - 12月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5.9%/96.8% [92] - 2025年1月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导致6月前出现抢装潮,截至2025年5月底,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44亿千瓦,同比增长146.8% [99] - 2025年光伏各项目保障收购小时数为293小时(2024年同期350小时),风电项目利用小时暂按400小时(枯水期220小时、丰水期180小时)确定,光伏项目利用小时暂按300小时(枯水期170小时、丰水期130小时)确定,保障性收购小时下降,电价短期承压;绿证赋予环境溢价 [105] - 2025年3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发布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纳入项目共50个,核准/备案容量1592.46兆瓦,还有17个项目变更,多数风光企业应收账款/市值比例高达30%以上 [106] 垃圾焚烧 - 2024年开标的垃圾焚烧项目数量仅20个,约占往年的三分之一,累计投资约52.6亿元,较2023年投资额市场份额缩水约80%;自2022年开始,垃圾焚烧板块资本开支呈逐年下降趋势,25Q1资本开支达23.8亿元,同比下滑26% [114] - 2024年垃圾焚烧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8%,自由现金流量151亿元,同比提升18%;部分公司明确长期分红规划 [119] - 中国垃圾焚烧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布局落地多个标杆项目,如中国天楹、光大环境、军信股份等企业的海外项目 [122] 2025年重点推荐投资标的 华能国际(600011) - 投资逻辑:容量电价保障盈利能力;新能源高速发展打开成长空间,十四五风光装机目标55GW,20 - 25年CAGR达39%;火电新能源协同效应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充沛 [128] - 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27亿元、1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9.4倍、8.6倍、8.1倍,维持“买入”评级 [129] 华电国际(600027) - 投资逻辑:华电集团旗下常规能源发电平台,业绩改善弹性大;容量电价政策提升盈利能力;华电新能筹划上市,公司所持31%股权测算价值有望超400亿,投资收益丰厚稳定 [134] - 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亿元、71.1亿元、74.0亿元,对应PE分别为8.3倍、7.9倍、7.6倍,维持“买入”评级 [135] 国电电力(600795) - 投资逻辑:背靠国家能源集团,煤价优势明显;新能源业务全面提速,“十四五”新能源规划新增装机35GW,21 - 25年风光装机CAGR高达55%;特高压时代水电消纳水平提高,市场化电价上行,水电板块盈利有望提升 [140] - 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7亿元、87.7亿元、95.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8倍、9.3倍、8.6倍,维持“买入”评级 [141] 三峰环境(601827) - 投资逻辑:国内垃圾焚烧行业领军企业,尚有在建及筹建垃圾焚烧项目3个,设计处理能力合计1900吨/日;垃圾焚烧设备龙头,出海加速,2024年签署焚烧炉及成套设备供货合同9项,设计处理能力合计约6370吨/日,合同总金额超8亿元;内生分红能力提升,2024年分红比例达35% [146] - 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13.2亿元、1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3倍、9.8倍、9.2倍,维持“买入”评级 [147]
中国青年报丨国际组织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 国家能源局回应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14:54
RE100认可中国绿证的意义 - 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标志着中国绿证制度体系完善取得重大成果 [2] - RE100作为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影响力巨大的非政府组织,其认可将显著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权威性和影响力 [2] - 这一认可将提振中国绿证消费信心,并推动RE100成员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加大对中国绿证的采购和使用需求 [2] - 中国外贸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通过采购中国绿证,可增强出口绿色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含绿量” [2] 中国绿证制度体系的进展与未来规划 - 中国已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并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3] - 国家能源局计划与RE100加强沟通,推动其出台中国绿证采购技术指南,以更好服务中国企业 [3] - 行业将加快推动绿证国际互认,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绿证相关交流沟通 [3] - 未来将持续开展绿证宣传和政策宣介活动,为企业购买和使用绿证提供支持与服务 [3]
《洞见ESG》4月刊:ESG强制信披倒计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洞见 ESG》4 月刊内容,涵盖 ESG 政策动态、A股 上市公司 ESG 报告披露情况、行业 ESG 表现及相关环保话题等信息 [2][3][4] 政策速递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要求上市公司按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458 家上市公司需做好准备 [3] - 生态环境部发布方案,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 1500 家重点排放单位,扩围后预计重点排放单位达 3700 家左右,覆盖排放量约 80 亿吨 [3] - 生态环境部继发布两个新 CCER 方法学后,公开征集 CCER 方法学建议,分布式能源等项目有望入围 [3] A股ESG报告披露情况 - 截至 4 月 20 日,A股 已交出 1131 份 ESG 报告,略高于去年同期,仅 20.90%的 A 股上市公司披露了 ESG 报告 [4] 行业影响 - 铝冶炼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与电力行业不同,除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也纳入管控,2026 年碳配额缺口或达 34 万吨,企业需降低碳成本 [4] - 近十年我国水泥工业每年碳排放在 11 亿吨以上,1200 家水泥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目前减排压力不大,预计三到五年内碳配额收紧,减排成本上升 [4] 行业洞见 - ESG 强制信披名单里的青啤和重啤已完成 2024 年 ESG 报告披露,减排成果显现,年度碳排放量同比下滑,多项指标下降 [4] - 新茶饮行业发展火热,但可持续发展有隐忧,古茗、蜜雪集团、茶百道赴港上市,“315”期间多家企业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4] - 美股对 ESG 强制信披有重大调整,霸王茶姬在招股书中披露 ESG 章节,陈述 4 个维度要点 [4] - 化工业范围 3 碳排放占 77%,上下游协同减碳迫在眉睫 [4] 绿证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 49.55 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 33.79 亿个,参与绿证交易的消费主体约 5.9 万个,同比增长 2.5 倍 [6] 首席气候官观点 - 我国需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动细颗粒物标准限值趋严,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协同推进,企业应布局绿色技术 [6] 世界地球日相关 -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正值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披季,ESG 信披与应对气候变化使命相辉映 [9] - 蚂蚁森林在河北丰宁小坝子乡举行“2025 春种活动”,种下第 6 亿棵树,当地种植超 160 万棵樟子松,森林覆盖率达 58.53% [9]
新华财经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意味着什么?国家能源局这样看
国家能源局· 2025-04-30 10:25
RE100认可中国绿证的影响 - 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 标志着中国绿证制度体系完善取得重大成果 国际权威性和认可度显著提升 [2][3] - RE100成员企业及供应链企业采购中国绿证意愿增强 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3] - 外贸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通过采购中国绿证可提升出口绿色竞争力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3] 中国绿证市场现状 - 中国已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 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 [2][3] - 2023年3月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绿证市场需求转旺 价格触底回升 [3] - 一季度全国绿证交易量达2亿个 发放量激增 [4] 政策推进方向 - 国家能源局将推动RE100出台中国绿证采购技术指南 服务中国企业购买绿证 [3] - 加快绿证国际互认进程 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交流沟通 [3] - 持续开展绿证政策宣介活动 为企业购买和使用绿证提供支持 [3] 行业动态 - 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发布会暨绿色电力消费研讨会在京召开 [4] - 五部门联合推进绿证强制消费 绿证市场日趋完善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