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央行宽松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金价冲高回落,现在是上车的好时机吗?
搜狐财经· 2025-10-28 01:02
近期金价波动情况 - 10月27日晚间现货黄金价格暴跌超3%,连续跌破4000美元和3900美元关口 [1] - 同期现货白银价格暴跌约5% [1] 推动金价上涨的三重因素 - 全球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担忧加深,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已突破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突破二战后的历史峰值,政府停摆风险加剧市场担忧 [3] - 贸易摩擦升温推升避险情绪,中美贸易关系趋紧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3] - 全球央行重回宽松周期,美联储9月宣布年内首次降息,10月市场预期再次降息的概率高达九成以上,欧日英等主要央行也同步释放鸽派信号为金价提供流动性支撑 [3] 短期市场展望 - 从技术面看金价或已进入高位震荡阶段,短期情绪指标显示市场情绪偏热甚至触发“过热”阈值,预示着波动可能进一步放大 [5] - 部分支撑前期涨势的短期因素正在出现反转,例如中美摩擦有所缓和、美国银行信用风险担忧缓解、欧洲政治局势暂稳等 [7] - 若未来美国财政僵局破解、美元利率反弹或地缘风险降温,金价仍可能面临剧烈波动 [7] 长期投资逻辑 - 黄金作为替代美债的储备资产其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全球央行仍在持续增持黄金 [7] - 据世界黄金协会调查,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 [7] - 2025年9月全球黄金ETF实现净流入145.6吨,总持仓量升至3837.7吨,规模仅次于2022年3月与2020年疫情期间的购金高峰 [7] - 对比历史三轮黄金长牛,1970—1979年黄金涨幅超10倍,2001—2011年涨幅超5倍,而本轮自2019年启动的行情至今涨幅超2倍,从周期角度看未来或仍有想象空间 [7] 机构价格预测 - 瑞银集团预测金价为4400美元/盎司 [11] - 汇丰银行预测2026年金价为5000美元/盎司 [11] - 高盛预测2026年金价为4900美元/盎司 [11] - 美国银行预测2026年春金价为6000美元/盎司 [11] - Yardeni Research预测2026年底金价为5000美元/盎司,2030年金价为10000美元/盎司 [11] 投资策略建议 - 当前参与黄金市场应着眼于战略配置而非短期投机,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指出从战略资产配置角度组合中约15%的比例配置黄金是合理的 [11] - 应将其视为资产中的“压舱石”,用于对冲货币信用风险与地缘不确定性 [11] - 在工具选择上普通投资者可优先考虑流动性好、门槛低的黄金类基金 [11] - 实物黄金存储成本高、流动性较弱,适合有条件持有的投资者 [11] - 黄金期货与期权杠杆高、风险大,仅适合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 [11]
世界步入新周期:当其他央行降息路走不动时 美联储重新出发了
凤凰网· 2025-09-18 10:30
货币政策分歧 - 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周期,而众多非美经济体央行却在收尾其降息周期,呈现本世纪罕见的政策分化景象[1] - 美联储本次宽松周期行动相对迟缓,在连续三次降息累计100个基点后长时间暂停,目前可能开始追赶其他央行步伐[3] - 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在本轮周期中已分别降息200个基点和225个基点,力度远超美联储[3] - 根据利率点阵图,美联储预计在年内余下两次会议上连续降息,明年可能再降息一次,但市场预期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改造可能使其政策更为鸽派[3] - 交易员预计到明年年底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储仅会再降息40-60个基点,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则被认为已结束降息周期[4] 外汇市场影响 - 货币政策分歧最直接的市场影响体现在外汇市场,美元在夏季相对稳定后正再度走弱[5] - 欧元兑美元汇率今年迄今上涨15%,正朝着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迈进[5] - 未预见且不受欢迎的本币走强可能给许多非美央行增添困扰,例如欧元走强可能进一步抑制本已低于2%目标的通胀[5][7] - 欧洲央行政策利率目前为2%,处于其中性利率区间中段,若进一步降息可能将利率推入刺激性领域,部分官员对此持谨慎态度[7] 全球股市影响 - 从历史看,美联储宽松政策通常是全球股市的顺风因素,尤其在实现经济软着陆时效应更为显著[8] - 自四月以来,对美联储鸽派预期、经济软着陆希望及对人工智能和科技巨头的乐观情绪共同推动全球股市上涨,众多股指屡创新高,累计涨幅达两位数[8] - 部分分析师认为股市仍有上涨空间,Exane策略师认为股市仅处于上涨周期"初级阶段",可能演变为"狂热行情",并建议超配欧洲和日本股市[8] - 花旗策略师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最大程度做多"策略,并将欧洲市场取代新兴市场成为主要超配标的[8] - 风险在于若美联储未来数月未能满足市场对激进宽松政策的预期,可能引发美元急升、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导致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出现"战术性"修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