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本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币汇率破7.12,央行重磅信号释放!投资者必须关注的三大受益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57
人民币汇率表现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拉升超过340点 最高触及7.1182元 突破7.12关键关口 为2024年11月6日以来首次 [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和恒生指数期货隔夜交易持续攀升 反映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预期升温 [3] - 人民币中间价8月29日报7.1030 创2024年11月7日以来最高水平 [9] 汇率走强驱动因素 - 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 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概率达89% 美元走弱为人民币提供支撑 [3] - 1-7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达6.1% 7月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汇净额由负转正 企业结汇意愿回升改善外汇供给 [4] - A股市场回暖推动跨境资金流入 8月28日港股通单日净买入约204亿元 外资持续增配中国股市 [5] 外资配置动向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7] - 家族办公室中19%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外资持有A股规模2.97万亿元 占总市值3.4% 仍低于经济地位 [7] - 外资投资逻辑聚焦不可复制竞争壁垒 可持续业绩增长及市场份额扩张三大核心要素 [9] 受益行业分析 - 航空业因美元负债减少汇兑损失 财务状况显著改善 [7] - 造纸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降低 人民币升值可使毛利率提升3%至6% [7] - 交运 有色 石化 机械 家电 电子 电力设备等行业因进口成本降低或外债减轻受益 [8] 汇率前景展望 - 招商证券认为若坚持市场供求调控 人民币可能重返"6"时代 [9] - 高盛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升破7 [9] - 民生银行预计下半年汇率在7.1-7.3区间双向波动 东方金诚认为将呈现相对稳定的小幅波动态势 [9]
30亿USDT!中国国风投首度发行稳定币基金,日化1.6%,开启跨境投资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15 15:45
基金发行与规模 -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发行首支以稳定币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基金 基金规模达到30亿USDT [1][3] - 该基金是中国国有资本首次深入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举措 [1] 收益特征 - 基金采用日化1.6%的收益率设计 相当于年化收益率超过500% [3][5] - 收益设计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收益预期 吸引全球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5] 投资策略与方向 - 基金以科技创新 绿色产业和全球战略性资源为核心投资方向 [10] - 重点布局智能制造 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 [10] - 通过并购 投资初创企业和技术引进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10] 运作优势 - 稳定币作为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 具有价值稳定和跨境转账高效的特点 [3] - 基金能够避免传统货币汇率波动风险 实现全球资本高效流动与增值 [3][11] - 突破传统金融体系的汇率和支付时间障碍 提升资本配置灵活性 [10][11] 战略意义 - 标志中国国有资本在全球化 数字化投资领域的战略转型 [4] - 提升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产业链融合 [10][11] - 推动中国资本走出去 带动技术输出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据地位 [10][11] 风控与合规 - 基金采用封闭式管理 投资项目和资金流向受第三方托管和监管机构审查 [12] - 建立严格风控体系和多层次监管框架 确保透明合规运作 [12] - 与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合作 提供全方位合规保障 [12]
国家外汇管理局贾宁: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快讯· 2025-07-22 15:51
外资流入境内股市情况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规模达101亿美元 [1] - 五六月份外资净增持规模显著提升至188亿美元 [1] - 数据反映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意愿增强 [1]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机构最新测算:万亿资金入场可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27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均在20%左右 [1][2] - 港股市场在二季度经历波动后修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迄今分别涨20.33%、19.41%和19.09% [2] - 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仅为4.35%、1.67%和1.84%,AH股溢价收敛 [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累计流入港股市场达7031.49亿元,完成2024年全年总和的94% [3] - 沪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分别流入4881.84亿元和2149.65亿元 [3] - 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是南向资金主要流入的四大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2124亿元、1683亿元、1224亿元和633亿元 [3] - 外资在港股市场小幅流入,主要流入科技板块,尤其是软件服务、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领域 [4] 行业偏好 - 公募基金偏好科技与消费板块,科技板块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件服务等,消费板块主要是可选消费、新消费领域 [6] - 险资倾向于配置金融、能源等具备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的行业 [7][8] - 散户资金偏好科技与创新药板块,尤其是具备高成长性和市场关注度的个股 [9] 市场流动性 - 三大恒生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合计4193.96亿元,是2024年同期1841.77亿元的2.28倍 [3]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以42.84亿元的区间净流入居首,基金份额增长56亿份 [7] - 易方达、大成、汇添富、华夏旗下的4只恒生科技ETF累计净流入116.15亿元,份额增长137.75亿份 [7] IPO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加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1] - 港交所IPO数量达42宗,同比增加约40%,前10大IPO募资额占募资总额超过8成 [11] -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的IPO是年内最受瞩目的项目,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古茗等登陆港股 [11]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市盈率TTM值为10.6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63.98%,股息率高达3.93% [1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值为20.10,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8.95%,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13] - 金融、能源和必需消费等传统行业具备较高股息率,科技、医疗、创新消费等板块展现强劲成长性 [14]
全球资本配置新动向:机构撤离美股,提升中国资产权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21:38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 广州报道 根据基金一季报的最新持仓信息来看,在全球范围投资的 QDII基金中,一批QDII基金大幅减持了美股。 并且,在美国滥施关税后,各路资金开启全球再配置,中国资产越来越受到关注,长期配置型海外资金 继续持有中国资产,部分海外资金已开始加仓中国资产。 部分QDII基金减仓美股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介绍,根据一季报的信息,在全球范围投资的QDII基金中,多只QDII基金显著 减持了美股,增配中国资产。 例如,管理规模接近百亿元的广发全球精选投向美股的仓位从去年年底的70.25%降至60.98%,港股的 仓位从去年年底的1.43%提高到11.36%。 规模近14亿元的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开混合一季度末美股仓位为46.4%,相较于去年四季度末的 52.93%降低了6.53个百分点;港股仓位则由去年四季度末的5.17%上升至9.41%,上升了4.24个百分点。 A股仓位由去年四季度末的20.71%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6.54%,上升了5.83个百分点。 广发全球精选和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开均由基金经理李耀柱管理,李耀柱在一季报中表示,"今年一 季度,我们继续对美国半导体等科技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