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本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机构最新测算:万亿资金入场可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27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均在20%左右 [1][2] - 港股市场在二季度经历波动后修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迄今分别涨20.33%、19.41%和19.09% [2] - 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仅为4.35%、1.67%和1.84%,AH股溢价收敛 [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累计流入港股市场达7031.49亿元,完成2024年全年总和的94% [3] - 沪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分别流入4881.84亿元和2149.65亿元 [3] - 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是南向资金主要流入的四大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2124亿元、1683亿元、1224亿元和633亿元 [3] - 外资在港股市场小幅流入,主要流入科技板块,尤其是软件服务、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领域 [4] 行业偏好 - 公募基金偏好科技与消费板块,科技板块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件服务等,消费板块主要是可选消费、新消费领域 [6] - 险资倾向于配置金融、能源等具备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的行业 [7][8] - 散户资金偏好科技与创新药板块,尤其是具备高成长性和市场关注度的个股 [9] 市场流动性 - 三大恒生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合计4193.96亿元,是2024年同期1841.77亿元的2.28倍 [3]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以42.84亿元的区间净流入居首,基金份额增长56亿份 [7] - 易方达、大成、汇添富、华夏旗下的4只恒生科技ETF累计净流入116.15亿元,份额增长137.75亿份 [7] IPO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加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1] - 港交所IPO数量达42宗,同比增加约40%,前10大IPO募资额占募资总额超过8成 [11] -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的IPO是年内最受瞩目的项目,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古茗等登陆港股 [11]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市盈率TTM值为10.6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63.98%,股息率高达3.93% [1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值为20.10,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8.95%,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13] - 金融、能源和必需消费等传统行业具备较高股息率,科技、医疗、创新消费等板块展现强劲成长性 [14]
汇丰站在新起点,旧题待新解!杜嘉祺9月卸任,利伯特临危受命
新浪财经· 2025-06-08 10:37
汇丰控股主席更迭安排 - 现任主席杜嘉祺将于2025年9月30日卸任并退出董事会 [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利伯特将担任临时集团主席,待监管批准 [2] - 杜嘉祺卸任后将担任友邦保险独立非执行主席 [5] 过渡期管理细节 - 杜嘉祺在交接期继续担任集团行政总裁及董事会策略顾问 [5] - 高级独立董事高安贤主导新主席全球遴选程序 [5] - 利伯特凭借英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经验被选为过渡期领导人 [5] 汇丰战略争议背景 - 汇丰银行1865年创始于香港,亚洲市场贡献核心利润 [7] - 母公司汇丰控股总部位于伦敦,长期面临"亚洲输血欧美"的资本配置争议 [7] - 亚洲股东不满公司将高盈利区域资本补贴低回报欧美业务 [7] 新任领导层挑战 - 利伯特需确保董事会稳定并支持新主席遴选 [8] - 新领导层需解决亚洲高盈利与欧美低回报的结构性矛盾 [8] - 公司需重新审视全球资本配置策略以释放最大价值 [8] 历史与现状 - 汇丰158年历史中香港及中国客户贡献显著 [7] - 关于分拆亚洲业务的争论已持续13年且矛盾激化 [7] - 杜嘉祺离任标志领导时代终结,公司站在战略调整新起点 [8][9]
dbg markets盾博析五月美国经济博弈:降息政策冲突下的市场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39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维持4 25%-4 5%利率区间不变 但市场预期年底前降息幅度达100个基点 相当于四次标准降息 [3] - 白宫经济团队测算显示 维持现有关税体系将使2026年美国GDP增速下挫0 8个百分点 [3] - 美联储面临既要防范关税政策引发的输入型通胀 又要避免过度紧缩导致经济硬着陆的两难困境 [3] 通胀数据波动 - 美国5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4 6% 略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 70% [4] - 核心PCE物价指数月率录得0 3% 符合预期但略低于前值0 40% [4] - 个人支出月率仅录得0 1% 显示消费引擎动力不足 [4] 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制造三重政策冲突 包括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侵蚀企业投资信心 施压美联储降息 [5] - 5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 就业人口新增17 7万人超出预期 但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4 2%水平 [6] 美元资产配置变化 - 美元指数面临持续贬值压力 全球央行连续第七个月放缓美元储备积累速度 [7] - 30年期美债拍卖需求出现2020年3月以来最疲软表现 [7] - 亚洲新兴市场债券凭借更高收益率和稳定基本面 正吸引全球资本关注 [7] 市场应对策略 - 建立政策冲击情景分析模型 量化利率变动对资产组合影响 [8] - 构建动态对冲组合 利用美元指数期货与黄金ETF形成风险对冲 [8] - 把握区域经济分化机遇 在亚洲新兴市场债券与美国医疗保健板块间进行跨资产配置 [8] 全球金融体系重构 - 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深刻重构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成为关键 [9] - 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处于历史高位 显示长期配置价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