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期待!全市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新指南”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7
杭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杭州市印发《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落实国家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任务,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 - 计划提出优化"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1] 十大重点行动 - 实施养老服务网络协同迭代、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提升、特殊老人群体兜底保障等十大专项行动 [1] - 重点推进市域养老服务全城通享行动,包括优化"全城通吃"服务、拓展"全城通学"服务和探索"全城通游"服务 [2] - 开展人才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养老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新八级工"制度,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 [3] 具体服务举措 - "全城通吃"服务:制定老年助餐服务赋星管理办法,深化智慧助餐体系建设,推动跨区县通吃通享,鼓励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2027年实现有需求村(社区)基本覆盖 [2] - "全城通学"服务:加强老年教育平台合作,整合区县教学资源,打造8-10个社区示范教学点,开展选课送课服务 [2] - "全城通游"服务:打造银发乐游品牌,推出10条以上涵盖文化传承、生态康养等主题的精品线路 [3] 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1] - 开展银发经济产业赋能行动 [1] - 鼓励国际化交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和做法 [3]
老龄化进入快车道,人均GDP2.3万美元的广州如何养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20
老龄化现状与特点 - 2024年广州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92万,占比19.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按常住人口口径(15.16%)处于联合国定义的轻度老龄化阶段(10%-20%)[2] - 广州人均GDP达23052美元,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1万-2.5万美元),形成"初富轻老"特点[2]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突破3亿人),广州老龄化程度显著低于京沪(北京30%、上海37.6%)但高于深圳[3] 人口结构与流动影响 - 2024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幅15.1万,全国超特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流动人口吸纳缓解老龄化压力[5] - 老龄化区域差异明显:越秀、海珠、荔湾等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占比高,黄埔、番禺、增城等流动人口流入区占比低[5] - 户籍老龄人口212.92万和常住老龄人口287.79万均提前一年超过"十四五"规划2025年目标(197万和287万)[11] 养老保障与财政基础 - 广州社保基金连续三年盈余:2022年结余84.4亿(累计1688亿)、2023年结余150.3亿(累计1868亿)、2024年结余33.5亿(累计1939亿)[5]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机构297家(床位60144张,护理型占比93%),居家服务覆盖40.85万人次[12] - 医养结合机构147家,老年护理院21所(+16.67%),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00.63万老年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病科覆盖率81%[14] 政策与银发经济发展 - 广州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4)》综合指数及财富储备、服务体系、社会环境、银发经济专项指数均居全国第一梯队[8] - "1+N"社区养老网络建成(1386家长者饭堂、177个颐康中心、2725个村居服务站)[12] - 规划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强调通过经济发展吸引年轻人口以巩固养老物质基础[14]
日本养老神话,也“塌房”了?
创业邦· 2025-05-17 17:39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陈茁 此后10年,川口彰俊以"社会福祉法人喜寿会"(以下简称"喜寿会")常务理事兼特别养护养老院院长的身 份,推动了养老院的"3A介护改革"(安全、安心、安逸),见证了日本这个"超高龄社会"所面临的现实 挑战——看似光鲜的养老体系之下,国家预算不足、护工严重短缺、科技化水平滞后等深层危机正投下 巨大阴影。 来源丨 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丨 陈茁 编辑丨 桃子酱 图源丨Midjourney " 没想到,日本的养 老院竟这么落后。" 新周刊 . 这是2013年川口彰俊初入养老行业时的第一印象。在那之前,他在一家制造业日企的厦门分公司上班, 习惯了机械化、IT化的工作环境。如果不是应舅舅的邀请回到日本,在富山县帮忙管理养老院,川口彰 俊恐怕不会意识到,外界眼中堪称典范的日本养老模式,远没有想象中完美。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这些切身体验和深刻观察,最终被川口彰俊写进《高龄海啸》一书里。他在书中详细梳理了日本养老体 系的发展历史、繁杂的介护保险制度,以及自己作为养老院院长的一线经验。 [日] 川口彰俊、凌云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2025-2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 ...
“认干亲养老”,情感互助还是利益交换?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9:27
认干亲养老现象分析 - 认干亲养老是一种基于契约的拟亲缘关系,介于传统家庭和雇佣关系之间,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1] - 该现象涉及资源置换:老人提供住所和经济支持,年轻人提供陪伴和照料 [1] - 我国空巢老人占比超50%,数量超过1亿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 - 年轻人通过认干亲填补情感空缺,催生"孝心外包"观念 [2] 行业风险与问题 - 北京律所数据显示涉干亲房产纠纷年增27% [2] - 上海发生网络主播以认干妈名义骗取老人50余万元案例 [2] - 60%的拟亲缘关系在一年内终止,主要因信任破裂或利益冲突 [2] - 存在情感风险,如年轻人被要求"每周陪聊8小时"或遭遇情感勒索 [2] 替代养老模式 - "时间银行"模式由政府或公益机构搭建平台,南京2012年试点,2019年成为首个市级推广城市 [3] - 比利时"一屋二龄"项目自2009年促成超5000对老少合住,由非营利机构负责审核和匹配 [3] - 多元养老模式需引入规范约束和第三方监督 [4] - 养老不仅是物质保障,更需解决情感依托需求 [4]
日本养老神话,也“塌房”了?
虎嗅· 2025-05-14 08: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陈茁,编辑:桃子酱,题图来自:AI生成 "没想到,日本的养老院竟这么落后。" 这是2013年川口彰俊初入养老行业时的第一印象。在那之前,他在一家制造业日企的厦门分公司上班,习惯了机械化、IT化的工作环境。如果不是应舅舅 的邀请回到日本,在富山县帮忙管理养老院,川口彰俊恐怕不会意识到,外界眼中堪称典范的日本养老模式,远没有想象中完美。 此后10年,川口彰俊以"社会福祉法人喜寿会"(以下简称"喜寿会")常务理事兼特别养护养老院院长的身份,推动了养老院的"3A介护改革"(安全、安 心、安逸),见证了日本这个"超高龄社会"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看似光鲜的养老体系之下,国家预算不足、护工严重短缺、科技化水平滞后等深层危机 正投下巨大阴影。 这些切身体验和深刻观察,最终被川口彰俊写进《高龄海啸》一书里。他在书中详细梳理了日本养老体系的发展历史、繁杂的介护保险制度,以及自己作 为养老院院长的一线经验。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24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624.3万人,占总人口的29.3%。在川口彰俊生活的富山县,高龄化率超过 30%。偶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