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容+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大文娱,官宣更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57
作 者丨贺泓源 编 辑丨骆一帆 阿里大文娱变了。 5 月 2 1 日 , 阿 里 大 文 娱 集 团 宣 布 即 日 起 更 名 为 虎 鲸 文 娱 集 团 , 旗 下 阿 里 影 业 拟 更 名 为 大 麦 娱 乐。 在发布会上,优酷首席运营官、阿里鱼总裁 吴倩甚至将此种变化与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的转 折作为对比。 "今天天猫已经家喻户晓。而虎鲸文娱集团崭新的名称就是需要我们以归零的心 态,以创业者的姿态,从此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虽然名字变了,但持续为用户提供精品内 容、不断优化服务体验,借助AI为行业带来更良性发展的初心与业务战略始终没变。"她称。 选择主动求变。两年前,我们提出三年战略,聚焦头部内容与技 术创新,追求长期价值。今天,我们在头部内容制作、影视工业 新基建、优秀人才储备与产品升级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这些点 滴成绩也体现在了集团最新财报里,大文娱已经实现季度盈利。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AI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 我迭代和升级。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才能预判用户 需求的变化趋势; 只有运用科技赋能行业提质增效, 才能将文 娱行业漫长周期里的不确定变为确定。因此,我们需要与用户更 ...
阿里大文娱更名虎鲸娱乐,是“回归初心”
观察者网· 2025-05-21 17:43
官方还表示,未来,虎鲸文娱也会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 体验,为产业伙伴提供全链路服务。 "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来思考。这是阿里 巴巴穿越周期走向102年的根基。事实不止一次证明,当我们帮别人解决了问题,自己发展也就不会太 差。"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此前在内网论坛中发帖表示。 以下是全员信内容: 阿里大文娱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 5月21日,观察者网了解到,阿里大文娱集团宣布即日起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 大麦娱乐。 据悉,本次改名后,虎鲸文娱将继续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文化娱乐集团,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 擎。 虎鲸文娱集团在发布的全员信中称,本次改名,与阿里巴巴秉持的"回归初心,重新创业"一脉相承,也 是公司根据自身战略作出的关键决定。该公司表示,"AI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 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才能预判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只有运用科技赋能行业提质增效,才 能将文娱行业漫长周期里的不确定变为确定。" 全员信中也对"虎鲸"进行了解释,信中称,虎鲸身形庞大但灵活聪明,能适应各种复 ...
穿越市场波动,阿里影业(01060.HK)营收利润双升,全领域发力推动确定性增长
格隆汇· 2025-05-20 16: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实现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1] - 经调整EBITA连续5年盈利,达8.09亿元,同比增长61% [1] - 在行业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降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电影业务战略 - 参与出品/发行《抓娃娃》《默杀》《封神第二部》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1] - 引进片本土化策略成功,日本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中国市场表现超本土 [1] - 重点新片储备约40部,包括《惊蛰无声》《东极岛》《镖人:风起大漠》等多元题材 [2] - 加强宣发优势,通过影演联动和全产业链贯通保障票房 [3] - 科技投入加速工业化:建成4个虚拟拍摄影棚,灯塔AI提升宣发效率,显著降低置景成本 [3] 演出业务布局 - 大麦GMV连续两年高增长,拥有3.16亿人次"想看"用户 [4] - 形成六大内容厂牌,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等赛道,财年投资制作IP超120个 [5] - 自制IP如虾米音乐节、《魔幻时刻》舞台剧获行业奖项 [5] - 科技优势支撑用户体验:升级算力应对抢票流量,构建"观演决策平台"数据模型 [5] - 海外拓展:自主研发票务系统交付澳门银河综艺馆 [6] - 收入增速显著超越Live Nation(后者2024年收入仅增3%) [7] IP衍生品与剧集发展 - 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收入增幅超90% [8] - IP矩阵覆盖三丽鸥、宝可梦、环球影业等全球头部IP [8] - 中国IP衍生品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 [8] - 剧集业务上线《惜花芷》,完成《以法之名》等拍摄,夯实内容生态 [8] 长期战略演进 - 十年系统性布局:2014年启动电影业务,2018年引入衍生品,2023年收购大麦 [9] - 形成"内容+科技"与多业务协同的增长模型,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