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社会化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推动建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18:36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1] 科技装备支撑 - 强化科技装备支撑 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支撑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队 提升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1]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效能 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购买先进适用 生态环保 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1] - 加快急需适用农机研发应用 推动农机装备迭代升级[1] 数字化与智能化 -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以及遥感 航拍 北斗导航等技术设备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 智能化水平[1] - 推动建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整合各类涉农服务资源 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体化服务[1] - 逐步实现服务供需线上对接 农机作业实时记录 服务费用电子结算[1]
超110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9-30 03:48
行业规模与主体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 - 服务主体带动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1] - 服务面积中粮油作物服务面积达178亿亩次[1] 服务成效与活动展示 -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 活动集中展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单产成效[1] - 河北山西江苏等8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代表在活动中交流经验做法[1]
“田保姆”让种地更轻松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23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 通过市镇村三级综合平台整合服务资源 包括11处镇级服务中心和111个村级服务站点 提供土地托管 农机服务 农资配送等全方位农业服务 [1] - 服务模式提供单环节 多环节和全程托管等多种菜单式选择 农户按需缴纳服务费并获得最终收益 销售权可自主选择 [2] - 采用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提升效率 例如53台无人机5天内可完成15.7万亩农田作业 单户13亩地施药时间从2天缩短至5分钟 [1] 运营效益与成本优势 - 全程机械化作业使每亩农机服务成本降低40元 通过秸秆回收利用每亩额外增收270元 综合提升农户每亩收益20%以上 [3] - 粮食银行模式实现免费存储 落价保底和存粮获利 收获粮食4小时内可完成收割入库并即时结算款项 降低农户存储成本和风险 [2] - 服务组织已达924家 覆盖20.68万个农业经营主体 完成30.97万亩土地托管服务 大田作物全环节托管率达65% [3] 行业发展规模 - 莱西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148个村庄 服务面积达15.7万亩 形成规模化运营网络 [1] - 通过政策支持破解小农户生产困境 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提升农业经营质效 [3]
深圳出台“媒体+”行动方案,多举并措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3:06
核心观点 - 深圳出台《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 推动媒体与农业深度融合 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出口出海 [1][2][3][4] 消费市场优势 - 依托深圳强大消费市场能力 组织采购商深入产区开展对接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9][30] - 支持企业参与"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系列活动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展位支持 [10][30] - 聚焦中秋 国庆 春节等节庆消费热点 发展节庆经济 推动优质农产品进深销售 [10][11][31] 企业服务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组织参加文博会 食博会等重点展会 [32] - 系统梳理深圳农业科技 无人机 AI 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 推动"品牌—传播—渠道—市场—人才—生态"全链条共建 [13][14][15][32] - 持续宣传"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分类梳理涉农典型企业 开展产品及技术宣传推广 [13][32] 新媒体推广 - 推进农产品质量分级 举办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打造"土特产"系列品牌 [16][17] - 鼓励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推动抖音 快手 淘宝等平台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 [17][18][33] - 支持媒体给予流量支持和创作辅导 引导创作者围绕美食特产 文化习俗等进行宣传 [33] 科技人才支撑 - 拓展AI在农业中的应用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农业大模型等产品技术输出 [19][33] - 开设新媒体运营实战班 帮助经营主体提升营销能力 [20][33] - 加强乡村经营人才培养 开展数字营销基础技能培训 [20][33] 农文旅融合 - 挖掘乡村文创资源 融合传统工艺和时尚元素 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23][34] - 建设产业强村 与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打造数字营销示范村 [24][34] - 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 发展集食宿游赏 科普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载体 [24][35] - 开发城乡旅游线路 打造山水游 海滨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24][35]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8-26 09:4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 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服务企业 [1] - 推动服务范围向农业生产全链条延伸 突出强链延链 突出智慧应用 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农业社会服务广度和深度 [1] - 加强用地金融等要素支撑保障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用地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 长护险政策标准调整 - 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 核心目的是减轻养老机构中失能老人负担 让失能老人享受更优质更专业更安心的照护服务 [2] - 指导养老机构对照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 改善照护条件 优化人员配置 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确保政策红利惠及保障对象 [2] - 发挥长护险价值性购买作用 引导带动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侧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做深养老服务品牌做大养老产业 持续拉动银发消费 [2]
加快推进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整长护险相关政策标准……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8-25 21:0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 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服务企业[1] - 推动服务范围向农业生产全链条延伸 突出强链延链 突出智慧应用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1] -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用地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1] 长护险政策标准调整 - 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 核心目的是减轻养老机构中失能老人负担[2] - 指导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照护条件优化人员配置 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2] - 发挥长护险价值性购买作用 引导带动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侧理念模式技术创新 鼓励做深养老服务品牌做大养老产业[2]
上海:要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0:54
行业政策导向 - 上海市政府原则同意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 [1] - 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并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 [1] - 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服务企业并合理布局区域服务网点 [1] 行业发展重点 - 推动服务范围向农业生产全链条延伸以突出强链延链功能 [1] - 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拓展智慧应用场景 [1] - 通过增强服务功能与应用提升农业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1] 资源保障措施 -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用地支持力度 [1]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提供金融要素支撑 [1] - 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
威海供销社“三端”协同畅通城乡商贸流通,覆盖800多个村居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19:23
供给侧创新驱动 - 创新农业生产链模式 全托管土地规模达2.2万亩 亩均成本降低150元 纯收益提升300元 形成显著规模经济效应 [2] - 创新农产品供应链 与48个乡镇签订直采协议 发展100名宝妈主播 直接服务1万户城市家庭 实现农产品上游集约化整合 [2] - 创新农资供应链网络 建成12个加盟店 形成市级平台+镇级店+村级服务队伍三级经营体系 降低农户采购成本与质量风险 [3] 需求侧场景拓展 - 建立72个镇村级供销服务站及200余人供销团长网络 覆盖800多个村居 通过线上订购统一采购日用品 依托物流网络集中配送 [4] - 采用建店/借店/无店模式打造15分钟农产品采购圈 109家村货超市结合百万级直播流量 年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 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5] - 乳山区域建成14个镇级服务站+599个村级服务点网络 全年配送38.5万票物资(1740吨) 实现全域村落覆盖(除2个海岛村) [6] 消费场景多元化 - 建设"老时光 供销记忆"沉浸式文旅项目 恢复公社大礼堂/农田/宿舍等场景 举办公社劳动体验/文艺晚会/食堂体验活动 [5] - 在火炬八街开办高街市集 将农副产品嵌入网红经济 年销售额达50万元 并与四海酿造等企业合作进军食品制造业 [7] 保障侧要素供给 - 构建"信用+供销"运营模式 获中国信用建设促进委员会授予"社会诚信实践案例"称号 [8] - 通过"庄稼汉"数字化平台实现万亩托管土地厘米级农机作业精度 智慧供销平台年增收1300万元 [8] - 在文登建设113亩集采集配中心 涵盖农批农贸/智慧冷链/电商中心等业态 打造胶东地区一站式商贸物流园 [8] - 协调金融机构发放550万元贷款 获得2.6万亩土地托管任务及260万元中央财政扶持资金 [9]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苏州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
苏州日报· 2025-07-24 08:39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苏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1088家,从业人员1.82万人,服务对象超10.46万户次,年营业收入突破16.24亿元 [1] - 常熟市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新"服务综合体"模式,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0.8% [1] - 市政府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内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体系 [1]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市政协提出《关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案》,包含四方面十二条对策建议:发展共识、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科技赋能 [2] - 重点推动科技赋能农业服务,创新用地保障、人才队伍及金融产品(贷款/保险) [2] - 要求政协委员持续跟踪调研,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解决单个农户自身不会做、做不好的事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6:48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融服务部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超1000亿元,服务11.42万个主体和超30万户农户 [1] - 2024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次突破3亿亩次 [1] - 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年均总面积超过18.7亿亩次,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18.79亿亩次,覆盖率达50% [2] 农业科技推广成果 - 全国已建立1800家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区、市),技术服务覆盖5000多个行政村 [2] - 科技小院示范面积超过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0万亩 [2] - 全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100万家,服务小农户超8900万户 [2] 行业转型方向 - 农资企业需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整合土地、种子、肥药、农机等生产要素 [2] - 需构建多元互补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力量 [2] - 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2]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供销合作社系统与金融机构构建资金下沉通道,赋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新农人 [1] - 农资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打造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