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

搜索文档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苏州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
苏州日报· 2025-07-24 08:39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苏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1088家,从业人员1.82万人,服务对象超10.46万户次,年营业收入突破16.24亿元 [1] - 常熟市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新"服务综合体"模式,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0.8% [1] - 市政府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内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体系 [1]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市政协提出《关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案》,包含四方面十二条对策建议:发展共识、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科技赋能 [2] - 重点推动科技赋能农业服务,创新用地保障、人才队伍及金融产品(贷款/保险) [2] - 要求政协委员持续跟踪调研,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解决单个农户自身不会做、做不好的事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6:48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融服务部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超1000亿元,服务11.42万个主体和超30万户农户 [1] - 2024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次突破3亿亩次 [1] - 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年均总面积超过18.7亿亩次,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18.79亿亩次,覆盖率达50% [2] 农业科技推广成果 - 全国已建立1800家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区、市),技术服务覆盖5000多个行政村 [2] - 科技小院示范面积超过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0万亩 [2] - 全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100万家,服务小农户超8900万户 [2] 行业转型方向 - 农资企业需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整合土地、种子、肥药、农机等生产要素 [2] - 需构建多元互补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力量 [2] - 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2]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供销合作社系统与金融机构构建资金下沉通道,赋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新农人 [1] - 农资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打造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2]
新闻调查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成熟 来看粮仓邓州的实践
央视网· 2025-06-29 06:53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 河南邓州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253万亩,其中9万亩由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托管,采用"地主家的长工"模式,通过服务费盈利 [5] - 每台收割机平均10小时完成300亩作业,秸秆打捆直送牧场,一周内可完成抢收抢种,农机减损使亩产增加20斤 [5] - 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提供耕种、施肥、打药、收割、储存等全环节一体化服务,业务覆盖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 [12]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邓州夏秋粮食总产量从2016年110万吨增至2024年160万吨,亩产从不足600元年收入飙升至超千斤 [6] - 孟楼镇土地流转率达96%,种粮大户承包800亩地可实现"坐着等钱",粮食直送储存点并自动结算 [9] - 农机装备从镰刀升级为智能设备,农业社会化服务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11] 农业现代化转型要素 - 农业生产根本在耕地,关键在种子,命脉在水源,灵魂在科技,出路在农机 [9] - 科技赋能农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是吸引年轻从业者的重要因素 [12] - "三权分置"政策推动土地流转形成连片田,配套基建和农机引进显著提升产能 [6] 区域农业特色 - 长江中下游"双抢"指7-8月抢收早稻与插播晚稻同步,黄淮海平原"三夏"包含5-6月冬小麦抢收、玉米大豆播种及幼苗管理 [1] - 邓州采用"智能农机+农田托管"模式,成为豫西南核心粮仓 [5] - 孟楼镇从"靠天收"的西南岗转变为高产示范区,印证农业社会化服务成效 [6]
服务到地头 增收不用愁——“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五
河南日报· 2025-06-01 07:46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12.7万个,形成"百千万"市场化服务格局[1] - 获嘉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88个,服务土地面积62万亩次,服务农户4万户[4] -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3665万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培育农民合作社20.3万家、家庭农场27.5万家[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获嘉县流转土地50亩以上种植大户800余户,流转土地14.7万亩[3] - 宁邑兴农稷农业科技公司在获嘉县开展全流程托管服务2.3万亩[3] - 省级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9个,河南首邑农业托管土地60余万亩[4][5] 服务模式创新与效益 - 宁邑兴农稷通过全程托管服务实现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00元,粮食增产8%-12%,耕地面积增加5%-8%,农户亩均增收500元[3] - 同升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良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增产30%[6] - 智能农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河南首邑农业拥有500余台大中型农机[4] "平急两用"服务体系建设 - 获嘉县弘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55台应急装备,2021年抢险排涝1万余亩,2023年抢收小麦10万余亩[9][10] - 2024年全省建设286个"平急两用"区域性综合应急服务中心,规划建设1000个以上[10] - 偃师高龙供销合作社累计托管土地9.7万亩,飞防作业50万亩次[11] 多主体联动模式 - 民权县形成"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小农户"联动模式,整合农机资源降低作业成本[6][7] - 同升种植专业合作社与40多个种粮大户合作,通过付租金、提高收购价等方式保障农户权益[6][7] - 农机手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土根植性[7]
河南发文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08:36
农资配送与现代农业服务 - 全省新建改造100个农资配送中心 到2030年建成"2+4+N"国家战略性农资应急保障体系 形成1小时配送服务圈 [2] - 培育10个区域性农资骨干企业 打造5个全省领先的农业综合服务商 [2] - 建设现代农资研发中心 新建500家具备常年服务能力的庄稼医院 [2]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到2030年培育7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企业 建设1300个为农服务中心 [3] - 发展7000个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3500万亩次 [3] - 推广"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 [3]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 形成50个县域流通服务强县 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站 [5] - 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 建设冷链物流枢纽和产销集配中心 [5] - 做大做强郑州棉花交易市场 打造"供销集市"品牌 参与农产品城郊大仓建设 [6]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 建设50个县域绿色分拣中心 发展1000个标准规范回收网点 [7] - 在郑州洛阳建设"新三样"循环经济产业园 推动建设再制造中心 [7] - 打造跨地区再生资源平台企业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 [7]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 到2030年实现县级供销合作社"县基一体化"管理全覆盖 [8] - 50个以上县区开展"村社共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