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链博会上的“舌尖革命”:科技重构田间到餐桌价值链
证券时报· 2025-07-19 08:34
科技赋能农业绿色转型 - 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挑战 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农业成为行业共识[3] - 先正达集团利用挪威泡叶藻提取物开发生物制剂 可提高作物光合速率并平衡激素水平 已在中国推广1200万亩次[3] - 先正达全球布局16个生物制剂工厂 中国创新中心落成后将进一步拓展产品线[3] - 华润集团通过轻量化啤酒瓶技术实现减碳 单个330ml瓶减重40g 年减排潜力达5.46万吨[3] 科技增强农业供应链韧性 - 地缘冲突与极端天气加剧粮食供应链脆弱性 中国提出2025年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目标[5] - 中国啤酒大麦进口依赖度超90% 华润集团通过"国麦振兴"战略实现育种-酿造全链闭环 国产大麦啤酒获消费者认可[5][6] - 中国贸促会强调需健全粮食安全机制 企业通过智慧农场和种业科技筑牢供应链基础[5] 农业产业链开放合作 - 中国与218个国家地区开展农产品贸易 农业对外投资覆盖117个国家地区[8] - 麦当劳携11家产业链供应商参展 包括首农等本土企业 凯爱瑞在华业务年均增长5%[8] - 中国政府推动农业贸易规则体系共建 促进国际科技产业融合创新[8]
农业科技与供应链齐发力 高端水果价格更“亲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0 00:39
农业科技赋能 - 榴莲本土化种植取得突破,海南三亚2023年7月首次实现初具规模挂果,2024年6月中下旬将批量上市金枕、黑刺、猫山王等高端品种,采用"树上自然成熟"模式使果肉更软糯甜度更高[1] - 蓝莓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国产蓝莓因甜度风味俱佳已实现出口[1] - 诺普信采用"农业工厂"模式推动蓝莓种植技术升级,通过大棚基质盆栽提高对抗恶劣天气能力,建立高效能农业科研体系[2] - 农业科技推动部分进口浆果实现国产品质和规模快速提升,"树熟"应季水果符合消费需求,产业蕴藏巨大机遇[2] 供应链优化 - 2025年1-4月中国累计进口榴莲10 07万吨,其中4月进口6 12万吨环比增长271 63%[2] - 宏辉果蔬在马来西亚建立榴莲种植基地(猫山王、黑刺品种),后端通过京东超市渠道销售[2] - 合百集团跨境直采模式成熟,截至2024年末累计直采泰国金枕榴莲等水果超2300吨[3] - 物流冷链技术发展使运输储存效率大幅提高,高端水果降价是高效运输渠道与优质国产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3] 行业趋势 - 农业科技与供应链升级是榴莲、蓝莓等高端水果价格下降的核心驱动力[1] - 国产水果通过品质提升实现进口替代(榴莲本土化种植)和出口扩张(蓝莓外销)双向突破[1][2] - 零售企业跨境直采模式推动贸易新空间拓展,供应链前端基地建设与后端渠道整合形成闭环[2][3] - 未来行业需聚焦品质化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3]
“贵族水果”,集体降价!
券商中国· 2025-06-09 07:22
水果价格下降趋势 - 荔枝价格从高位下降近一半至9.8元/斤,山竹16.8元/斤,榴莲23.8元/斤,多种"贵族水果"价格显著回落[1] - 榴莲批发价从冬季高位下降20元/斤,目前金枕榴莲38元/斤,品质较差的19.9元/斤[2] - 5月以来榴莲全国批发均价持续下降,主要因供应量大幅提升[2] - 预计6月榴莲价格将继续走低,因泰国越南进入丰产期且中国水果市场整体供应充足[3] 价格下降驱动因素 - 泰国提高管理水平后中国海关自5月10日起降低抽检比例,进口通关效率提升导致供应量增加[2] - 第一季度因中国海关加强碱性嫩黄检测导致通关时间延长,进口量减少推高前期价格[2] - 农业科技推动国产高端水果产能爆发:云南蓝莓采用基质栽培技术,陕西车厘子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海南榴莲甜度超越泰国产品且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2000吨[4] -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4年达3.65亿吨同比增长4.3%,跨境物流效率提升降低进口水果成本[5] 行业变革趋势 - 规模化种植与供应链革新推动"贵族水果"加速向大众消费品转型[1] - 国产高端水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改变市场格局,迫使进口水果降价[4] - 供应链方面冷链物流技术和网络完善逐步降低物流成本[5] - 专家建议强化种植端引导避免产能过剩,同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保障果农收益[5]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榴莲市场以进口为主,泰国为第一大来源国,其次为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3] - 海南榴莲预计6-9月进入丰产期但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化供应[3] - 国产水果通过品质提升(如海南榴莲甜度超越泰国产品)和技术突破(如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增强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