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变革
icon
搜索文档
美丽田园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美业(生活美容、医疗美容、亚健康医疗)[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美丽田园及其收购的思妍丽(CEL/CVL)[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于收购思妍丽 * 公司以12.5亿人民币收购思妍丽100%股权 实际支付金额不到9亿人民币[2][4] * 交易结构包括40%的并购贷款(约5亿人民币)和发行33%股份(约4.1亿人民币)优化了股东结构[2][5] * 思妍丽2024年收入为8.5亿元 净利润为0.8亿元 每年创造2.4亿经营性现金流 可轻松覆盖每年7,000万的并购贷款还款[2][3][5] * 按企业价值计算 收购PS约为1倍 PE约为10倍 比上市公司及同行估值更具吸引力[4][5] * 收购后公司直营会员数量增加6万 流量入口提升 客户画像相似但重叠度低[12][19] 关于市场前景与增长计划 * 美业市场未来五年收入预计翻倍 公司计划每年增加3-4亿收入 一半来自内生增长 一半来自收并购[2][6] * 公司门店数量已达700多家 中期目标是达到千店规模[2][6] * 同店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消费医疗渗透及客户数量增加 目标实现高个位数增速[6] * 在未来收入翻倍计划中 生活美容为基石业务 亚健康医疗增速最快(目前占比10% 中期目标15%) 医美业务也将显著提升[7] 关于利润率与供应链优化 * 公司预计通过供应链变革可提升净利润2~3个百分点[2][9][13] * 供应链变革包括与国内品牌(如巨子 艾美克 贝泰妮)合作获得独家产品 以及探索进口品牌全球采购和中国组装模式[2][9] * 2025年上半年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至56% 主要体现为供应链成本下降[2][11] * 随着规模从30亿向60亿增长 中后台不会线性膨胀 将贡献更多利润[8] 关于整合与运营提升 * 收购思妍丽后将复制AI数字化能力 精细化运营能力及医疗赋能[2][12] * 思妍丽医美渗透率18% 低于集团28%的平均水平 有提升空间 亚健康医疗布局从零开始增加收入[12] * 将通过并店模式建立综合门诊 例如广州形成5,000平米综合门诊 杭州将落地2,000平米综合门诊[12] * 公司计划优化加盟业务 通过供应链改革提升毛利率 并整合小型美容品牌以扩展市场份额[22]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表现与指引 * 公司2025年全年净利润指引为3.8亿元[4][21] * 2025年8至10月周年庆期间 净消费同比增长9.3% 客流同比增长9.7% 权益金收取同比增长14%[4][21] * 全年三大促销活动占权益金收取量的70% 保证了未来至少8个月收入的落实[21] 具体品牌表现与目标 * 思妍丽(CVL)当前净利润率为10% 预计可提升至上市公司13%的水平 长期目标净利润率达15-16%[4][14] * 奈瑞尔品牌净利润率在12个月内从6%提升至10% 中期目标13% 长期目标15-16%[15] * 奈瑞尔品牌毛利率较高 因70%业务为身体项目 耗材用量少[15]
超市半年报:营收起落与业态迭代
北京商报· 2025-08-31 23:55
行业整体表现 - 超市零售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齐 业绩呈现喜忧参半局面 营收出现大涨与大落的分化格局[1] - 新业态加速替代传统门店 自有品牌在财报中重要性提升 行业普遍寻求精细化运营策略[1] 企业财务数据对比 -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滑20.73%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扣非净亏损超8亿元[2] - 步步高上半年营收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 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71%[2] - 中百集团净亏损同比扩大近80% 营收下滑近20% 红旗连锁交出上市以来首份营收下滑中期报告[3] - 三江购物营收19.88亿元同比增长1.3% 净利润9137.58万元同比增长17.55%[3] - 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可比销售额增长21.5% 电商业务增长39%[3] 战略调整与门店优化 - 永辉超市关闭227家门店 93家调改开业 毛利率降至20.8% 归因于门店结构调整和供应链改革[2] - 步步高通过重整举措确认大额收益 聚焦核心优势区域 提升门店效能和盈利能力[2] - 山姆会员商店二季度保持强劲增长 交易单量双位数增长 过去12个月新增8家门店[3] 商品力与供应链变革 - 家家悦自有品牌及定制化商品占比从13%提高至15%[4] - 永辉超市推出"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 目标三年孵化100个年销售额破亿单品[4] - 永辉已推出橙汁和洗衣液两款自有品牌产品 设立烘焙熟食频道上新超200款3R商品[4] - 家家悦在近百家门店引入"家悦烘焙" 物美超市加码3R产品研发并推出自有品牌日用品[4] - 自有品牌可提升企业毛利率 增强差异化竞争力 减少同质化价格战 培养消费者忠诚度[5] 全渠道与线上业务 - 沃尔玛中国电商销售额占比超50%[7] - 中百集团构建线上业务矩阵 推出"抱抱生活"平台 筹备前置仓业务[7] - 中百邻里购销售额同比增长16%[7] - 永辉超市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总营收18.33% 较去年同期减亏3475万元[7] - 永辉99家调改门店开通线上业务 家家悦线上销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3% 订单量增长26%[7] - 行业面临外卖平台30分钟送达服务的冲击 即时零售平台和折扣零食店造成消费分流[8] 行业挑战与转型 - 消费者购买力减弱 多种新业态对超市行业形成分流[8] - 企业面临门店调改落地 新店选址 供应商寻找 转型资金投入等挑战[8] - 房租人工等刚性成本难以降低 需通过特色商品和服务保持渠道吸引力[8]
超市半年报:业绩分化预告行业转型新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8-31 18:34
行业业绩表现 -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滑20.73%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关闭门店227家 调改开业93家 毛利率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至20.8% [3] - 步步高上半年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 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357.71% 超市销售额大幅提升 [3] - 中百集团净亏损同比扩大近80% 营收下滑近20% 红旗连锁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 [3] - 三江购物上半年营业收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9137.58万元同比增长17.55% [4] - 沃尔玛中国上半年净销售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可比销售额增长21.5% 电商业务增长39% 山姆会员店交易单量双位数增长 过去12个月新增8家门店 [4] 商品战略转型 - 家家悦上半年自有品牌及定制化商品占比由13%提高至15% [5] - 永辉超市推出"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 目标三年孵化100个年销售额破亿单品 已推出两款自有品牌产品 [6] - 永辉超市设立烘焙熟食频道 上新超过200款3R商品 家家悦在近百家门店引入"家悦烘焙"带动销量增长 [6] - 物美超市加码3R产品研发 与区域合作推出自有品牌日用品 [6] - 发展自有品牌可提升毛利率 增强差异化竞争力 减少同质化价格战 培养消费者忠诚度 优化供应链效率 [6] 全渠道发展 - 沃尔玛中国电商销售额占比超过50% [7] - 中百集团构建线上业务矩阵 推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抱抱生活" 筹备前置仓业务 "中百邻里购"销售额同比增长16% [7] - 永辉超市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 较去年同期减亏3475万元 99家调改门店开通线上业务 [7] - 家家悦上半年线上销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3% 订单量增长26% [7] - 线上销售额增速远高于线下门店和公司整体增速 在总营收中占比持续提升 [7] 行业挑战 - 消费者购买力减弱 面临即时零售平台、折扣零食店等业态的消费分流 [8] - 企业面临门店调改落地、新店选址、高质量供应商难寻、转型资金投入较大等挑战 [8] - 房租、人工等刚性成本难以降低 [8]
重庆百货(600729):加速业态调改,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23: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年H1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80.42亿元(同比-10.45%) 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8.74%) [6] - 四大业态通过供应链变革与门店调改实现经营质效提升 超市业态调改后客流增长15% POS销售增长14.7% [6] - 毛利率显著改善 2025Q2/H1毛利率同比提升2.22/1.7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达7.93%/9.62% [6] - 强化营销IP活动 统筹多业态促销档期销售30.7亿元(增长12.9%) 动销会员350万(增长近5%)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6/14.87/15.41亿元 对应PE为9/9/8倍 [5][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0.42亿元(同比-10.45%) 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8.74%) [6] - 2025Q2营业收入37.66亿元(同比-8.81%) 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7.96%) [6]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H1毛利率28.4% 较2024年26.5%提升1.9个百分点 [5][6] - 投资收益3.60亿元(同比+7.8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幅达586.81% [6]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180.75亿元(同比+5.5%) 2026年186.84亿元(同比+3.4%) [5] 业态调整成效 - 百货业态实施"1+6+N"调改策略 引进新品牌45个 自营黄金品牌"宝元通"销售1780万元 [6] - 超市业态基地直采占比提升至40.3% 完成27家门店调改 改后净毛利增长23.4% [6] - 电器业态5家重装门店开业档期销售额8275万元(增长119%) 战略品牌销售近7.5亿元 [6] - 汽贸业态调整门店9家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9.5% 传统燃油车盈利同比增长54% [6]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8.89元 市净率1.7倍 股息率4.71% [1] - 流通A股市值55.24亿元 总股本4.4亿股 [1] - 每股净资产17.37元 资产负债率60.55% [1]
合百集团(000417) - 000417合百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18:28
业务调改与创新 - 百货业态深化"一店一策",中心店聚焦"首"字品牌和年轻化培育,主题店打造二次元主题商业和城市奥莱等新地标,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服务体验 [2][3] - 超市业态聚焦供应链建设,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目标提升至40%以上,创新打造合家福食品超市新业态 [3] - 合家福超市调改成效显著,滨湖新区店销售提升30.3%,客流上升17.97%,丹霞店销售提升10.5%,客流上升22.26% [4] - 合家福高新JOY3.0店调改5400㎡,分为10个主题场馆,实现全面转型 [5] - 自有品牌矩阵涵盖462个单品,1-7月销售同比增长99.18% [5] 门店布局与规划 - 截至2025年6月末,零售主业共计240家门店(百货24家,超市189家,电器27家),上半年关闭20家超市门店,新开7家 [5] - 未来百货、电器门店以存量改造为主,超市门店保持稳健开店节奏,关闭长期亏损门店 [6] - 京东奥莱旗舰店开业后表现优异,五一假期销售近百万元,周末单日客流突破1万人次,计划在宣城台客隆超市府山店引入 [7] 财务与业绩表现 - 百大电器上半年国家补贴使用8244.64万元,带动销售4.3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55% [8]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货余额24.03亿元(开发产品及开发成本占比72.94%),投资性房地产余额18.05亿元 [9] - 2025年预计资金需求10亿元,投向农批市场建设、零售门店调改升级和新业投资 [9] 未来增长驱动 - "一调一转":百货一店一策调改,超市供应链变革和业态创新 [10] - "一降二提":降费用,提效率(仓配一体化)和毛利率(深度联营合作) [10] - "三新":供应链业务新增长(合家兴、合家康等),循环经济和检验检测新业务,新兴产业投资新赛道 [11]
卫龙美味(09985):蔬菜制品表现亮眼,盈利能力稳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23:04
公司业绩表现 - 卫龙美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4.8亿元,同比增长18.5% [1][7] - 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率稳定在21.1% [1][7] - 毛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12.3%,毛利率47.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11] 产品结构分析 - 蔬菜制品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44.3%,占总收入60.5% [2][8] - 调味面制品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3.2%,占比37.6% [2][8] - 豆制品及其他收入0.6亿元,同比下降48.1%,占比1.9% [2][8] - 蔬菜制品毛利率46.6%,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 [4][11] 渠道分布 - 线下渠道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21.5%,占比90.4% [3][10] - 线上渠道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3.8%,占比9.6% [3][10] - 门店覆盖数量达538911个,同比增长65.9% [3][10] - 华东地区贡献收入23.7%,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10] 成本与费用 - 管理费用2.0亿元,同比下降17.0% [4][12] - 经销及销售费用5.3亿元,同比增长10.9% [4][12] - 总费用比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至20.9% [4][12] 公司战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8元,分红率60% [5][13] - 推出新产品麻酱味魔芋,销售表现强劲 [2][9] - 优化产品矩阵,战略性投资高潜力品类 [2][8] - 深化品牌年轻化渗透,加强全渠道建设 [5][9]
竞争加剧,美妆供应链变革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9:24
供应链角色升级 - 供应链从后端支持转变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前台连接 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2] - 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要求供应链以前所未有速度响应市场需求 需以天为单位调整包装 打样和交付 [2] - 欧莱雅中国全国订单99%可在2.4天内送达 部分核心城市实现当日达 [2] 数智化技术应用 - 智能仓储 AI预测和柔性供应链深度整合推动效率提升 [2] - 双11期间智能运营中心通过AI指令精准配货 自动分拣系统快速打包 实现大量订单短时间出库 [3] - 本土企业通过数字研发生态与AI质检技术实现研发与制造深度融合 [4] 供应链协同创新 - 供应链与本土及国际合作伙伴建立高效协作机制 整合供应商技术优势打造行业解决方案 [4] - 中国本土供应商通过与跨国企业合作从代工转向创新 获得走向国际市场机会 [4] - 供应链承担生产支撑角色的同时成为推动产品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5] 消费需求变化 - 消费者在追求物流速度之外还要求产品多样性和个性化体验 [1] - 中国美妆市场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包括个性化体验和品质创新 [4] - 供应链需平衡成本效率与个性化需求 数智化体系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隐形引擎 [1]
当零售巨头转嫁成本成为常态: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供应链变革破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6-12 18:36
车企响应政策缩短账期 - 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后,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比亚迪等14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 - 此举标志着汽车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生态共建",旨在缓解供应商运营压力并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1] 零售业供应链矛盾凸显 - 头部零售商通过强制降价(如要求承担10%关税降幅)、延长账期(普遍超60天)、单方面条款等手段转嫁成本,导致中小企业利润锐减(如广东食品公司利润同比降40%)[2][3] - 美国对华加征10%关税后,沃尔玛等企业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导致部分企业订单量减半并波及上游中小企业 [2] - 零售巨头形成"双向挤压"格局: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强制压价,部分制造企业转向东南亚设厂(如越南、柬埔寨)以分散风险 [3] 隐性成本转嫁机制 -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达64.1天(同比增3.9天),头部电商账期超60天,延长支付可使零售企业获得3亿元利息收入(按100亿元账款、3%利率计算)[4] - 每日优鲜曾将账期拉长至105天,拖欠货款16.52亿元导致资金链断裂 [4] - 头部企业通过强制承担促销费用、物流损耗及签署独家协议等"规则霸权"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 [5] 政策与技术破局路径 - 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通过刚性付款期限和高额逾期利息约束零售巨头 [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整治平台隐性收费问题 [6] - 产业集群协同(如义乌小商品、中山灯具)通过联合采购和共享渠道提升议价能力 [7] - 工业互联网、AI和区块链技术助力供应链智能化(如需求预测、自动化付款),政府加大数字化改造补贴力度 [7] 行业转型方向 - 需构建"价值共生"供应链关系:政策遏制权力滥用+产业能力升级+技术重塑信任机制 [8] - 中国零售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8]
陈立平对话:未来十年中国超市的变革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12 02:20
未来十年中国超市的破局之道:三大零售巨头战略解码 01 比优特商业集团核心战略 - 战略价值点聚焦家庭食品快消品一站式购齐、极致性价比和顾客信赖度三大要素 [3] - 抓住东北结构性机会,通过接手关闭门店实现区域规模扩张,2015年销售额13亿至2023年预计突破100亿,年复合增长率22.6% [3][16] - 供应链变革成立真市美经销商平台,初期仅加价3个点后增至5个点,显著降低零售商进货成本 [3][4] - 在鹤岗投资1.6亿建4万平米配送中心,沈阳投资1.2亿购7万平米配送中心强化物流基础 [16] 02 fudi差异化竞争策略 - 生鲜占比达43%,基于中国消费习惯打造本土化会员制超市 [5] - 实行产销一体化运营模式,与供应商共同研发产品而非博弈关系 [7] - 从供应链转型零售,精品超市毛利达30%-40%,fudi定位"A级品质卖C级价格" [18][19] - 规划全国化布局,通过会员规模效应支撑商品开发,目标对标Costco的1亿会员规模 [6][19] 03 信誉楼超市板块发展方向 - 43家门店覆盖山东河北天津,未来聚焦区域密集布局提升组织效率 [8] - 2003年启动自有品牌开发,重点增强商品差异化而非追求高附加值 [8] - 生鲜领域建设周边种养殖基地,加工品类采用"名品+中央厨房+门店厨房"模式 [10] - 天津店验证城市扩张可行性,核心优势在于安全贴心品质的生活定位 [10] 04 供应链体系创新实践 - 真市美定位"懂零售的经销商",输出比优特管理经验赋能中小零售商 [4][12] - 提出中国需要200家大型经销商降低流通成本,参考日本10大经销商满足95%批发额的模式 [12] - 信誉楼成立劲草公司整合内部采购,43家门店原有四五百名买手分散采购 [11] - fudi依托创始人全球生鲜供应链背景,实现进口商品全国分销网络 [17] 05 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 东北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老龄化环境下仍可实现22.6%年增长 [16] - 零售业处于升级迭代过渡期,数字化与经济快速发展催生新商业模式 [20] - 消费分层明显,总额稳定但支出结构变化,健康安全需求持续提升 [21] - 参考日本经验,经济低迷期反而激发超市创新,中国将涌现新业态 [19]
“贵族水果”,集体降价!
券商中国· 2025-06-09 07:22
水果价格下降趋势 - 荔枝价格从高位下降近一半至9.8元/斤,山竹16.8元/斤,榴莲23.8元/斤,多种"贵族水果"价格显著回落[1] - 榴莲批发价从冬季高位下降20元/斤,目前金枕榴莲38元/斤,品质较差的19.9元/斤[2] - 5月以来榴莲全国批发均价持续下降,主要因供应量大幅提升[2] - 预计6月榴莲价格将继续走低,因泰国越南进入丰产期且中国水果市场整体供应充足[3] 价格下降驱动因素 - 泰国提高管理水平后中国海关自5月10日起降低抽检比例,进口通关效率提升导致供应量增加[2] - 第一季度因中国海关加强碱性嫩黄检测导致通关时间延长,进口量减少推高前期价格[2] - 农业科技推动国产高端水果产能爆发:云南蓝莓采用基质栽培技术,陕西车厘子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海南榴莲甜度超越泰国产品且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2000吨[4] -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4年达3.65亿吨同比增长4.3%,跨境物流效率提升降低进口水果成本[5] 行业变革趋势 - 规模化种植与供应链革新推动"贵族水果"加速向大众消费品转型[1] - 国产高端水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改变市场格局,迫使进口水果降价[4] - 供应链方面冷链物流技术和网络完善逐步降低物流成本[5] - 专家建议强化种植端引导避免产能过剩,同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保障果农收益[5]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榴莲市场以进口为主,泰国为第一大来源国,其次为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3] - 海南榴莲预计6-9月进入丰产期但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化供应[3] - 国产水果通过品质提升(如海南榴莲甜度超越泰国产品)和技术突破(如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增强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