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发布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可推广经验清单
新华日报· 2025-08-02 05:57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经验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可推广经验清单 包含26项在产业发展 长效管护 文化保护 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经验 [1]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聚焦打造特色产业 特色生态 特色文化 塑造田园风光 田园建筑 田园生活 推动乡村综合振兴 [1] 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 - 盐城市盐都区三湾村依托桃花缘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黄桃 水蜜桃218亩 打造"桃醉湾"绿色品牌并推进有机认证 产值突破200万元 [1] - 沛县宋庄村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集红色教育 健康休闲 田园体验于一体的新都市田园综合体 村庄旅游总收入从2019年6.8万元增至2024年38.5万元 [1] - 昆山市红星村小泾依托黄桃特色产业 改造村集体闲置空房 建设黄桃展示馆 制作工作室 文玩集市等 提供乡村慢生活体验空间 [2] - 溧阳市前六村钟家以"葫芦文化"为特色 葫芦种植面积达300亩 发展创意农业 农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产业 带动50多人就业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24年4.2万元 [2] 闲置资源盘活与三产融合 - 南京市浦口区九华村山滕翻新改造闲置老旧农房 打造17个"莱斯共享小院" 重点发展特色民宿 农家餐饮 实践基地等三产融合项目 [2] 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 - 常州市新北区东桥村史陈家设立非遗工坊 举办节庆活动 传承非遗剪纸 堆花糕团等民间传统习俗技艺 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村庄旅游总收入从2020年零提升至2024年45万元 [2]
3个方面20条措施,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6:26
山东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乡村富民产业专项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体现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决心 [3] - 政策核心目标为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路径构建山东特色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实现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3] - 发展原则包括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四大方向,强调保护耕地/生态、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 [5] 重点任务分解 乡村特色产业 - 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完善"13+N"培育体系 [4] - 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数字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4] - 分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4] 农产品加工业 - 鼓励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技术应用,引导企业向园区/产地下沉形成集聚区 [4] -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产品,打造加工优势集聚区 [4] 农文旅融合 -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4] 乡村服务业 - 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商产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场景 [4] 实施保障措施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重点帮扶经济弱县 [5] - 强化财政/金融/人才/科技要素支持,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片区集聚区 [5] - 突出品牌引领和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社会支持氛围 [5] 后续推进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以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搭建和政策机制完善推动任务落地 [5]
山东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大众日报· 2025-05-07 08:58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达到3万元以上 [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 - 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措施 - 重点培育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 [2] - 打造"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2] - 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 [2] - 开展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 [2] - 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2]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 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3] - 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 [3] - 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 [3] - 打造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加工集聚区 [3] 农文旅融合发展举措 - 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家乐等业态 [3] - 推出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综合体验项目 [3] - 推介差异化休闲农业精品路线 [3] - 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拓展乡村旅游业空间 [3] - 挖掘特色手工业,打造"山东手造"乡村手工产品 [3] 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 构建县乡村三级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 - 实施快递助力农产品进城工程 [4] - 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新业态,建设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4] - 推动农村商店与服务站多站合一 [4] 产业支持保障措施 - 利用行业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产业发展 [4] - 金融机构定制专属信贷、保险、担保产品 [4] -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4] - 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 [4] -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