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重效益显现——“一子落”带动“满盘活”
新华日报· 2025-10-19 07:3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定位 -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1] - 通过集成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1] - 有效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试点项目进展与整体成效 - 自2019年自然资源部部署试点以来,江苏省已推进41个单乡镇项目及苏州吴江、相城整县域试点,总体进度超过70% [3] - 全省有8个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首位 [3] - 全省累计完成农用地整治49.9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65万亩 [3] - 完成建设用地整理12.77万亩,实现建设用地减量0.76万亩,腾退低效工业企业605家 [3] - 完成生态保护修复4.67万亩,实施公共空间治理项目118个、历史文化保护项目29个 [3] 典型案例: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 - 整治前为乡镇工业典型代表,工厂密集、"三生"空间混杂,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为12.8万元 [1] - 作为全国首个报部备案的试点项目,通过"盘二优二、退二进三、退二还一"模式转型 [2] - 腾退近2000家"散乱污"企业,打造总部经济、智能制造服务等重大项目 [2] - 项目容积率由0.7提升至2.5,亩均税收跃升至100万元,土地集中连片度大大提高 [2] - 构建起"以产业片区为中心,南北湿地、西园东城"的新空间格局,实现产城深度融合 [2] 因地制宜的特色模式探索 - 形成四种特色模式:苏州黄桥"城乡融合型"、盐城高作"现代高效农业"、南通新店"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昆山张浦"特色文化保护" [4] - 盐城高作镇建成3个万亩优质稻麦种植基地,推动粮食亩均增产近200斤 [4] - 南通新店镇延伸稻米加工链、培育农文旅产业,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700万元 [4] - 昆山张浦镇保护赵陵山新石器遗址、活化尚明甸古村落,重现江南鱼米之乡风貌 [4] 综合效益与行业影响 - 行业呈现耕地量质双升、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改善、强村富民提速的鲜明变化 [4] - 工作以"一子落"带动乡村振兴"满盘活",为全国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4]
收获满满!2025年湛江市麻章区农文旅湾区推介活动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23:33
农文旅湾区推介活动 - 2025年湛江市麻章区农文旅湾区推介暨人才协作交流活动在广州市举行 旨在深化广湛协作 以湾区市场赋能麻章农文旅融合发展 [2][3][5] - 活动签署商会共建 双向赋能 农文旅项目等三大类8项合作协议 全面推进麻章区践行"百千万工程" 推动乡村振兴 [3][4] - 活动为10位农文旅产业推介大使颁证 将构建覆盖商会 文创 传媒 农业领域的麻章农文旅产业推广矩阵 [17][22][23] 太平镇蒲草产业合作 - 广东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商会达成战略合作 将整合蒲草编织产业传统技艺和生产基础 [6][7][11] - 合作内容包括规划设计 品牌建设 宣传推广 产品销售等专业服务 提升太平镇蒲草产业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6][7] - 计划构建太平镇蒲草"产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种植 加工 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 [8][9] 麻章区产业展示与推广 - 麻章区通过"生态+文化+产业"三维展示 呈现世界级生态名片 特色农产品矩阵和千年傩舞面具 蒲草编织等非遗文化 [20] - 广东海洋大学发布《湾区青年非遗守护倡议》 启动"非遗手信"全球创意设计征集 推动傩面 草编等传统文化破圈发展 [21][22] - 活动现场展示麻章非遗文化 品鉴优质农特产品 全国妇联原副主席赵东花视频推介麻章文旅和农特产品 [15][17][19]
3个方面20条措施,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6:26
山东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乡村富民产业专项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体现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决心 [3] - 政策核心目标为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路径构建山东特色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实现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3] - 发展原则包括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四大方向,强调保护耕地/生态、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 [5] 重点任务分解 乡村特色产业 - 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完善"13+N"培育体系 [4] - 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数字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4] - 分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4] 农产品加工业 - 鼓励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技术应用,引导企业向园区/产地下沉形成集聚区 [4] -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产品,打造加工优势集聚区 [4] 农文旅融合 -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4] 乡村服务业 - 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商产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场景 [4] 实施保障措施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重点帮扶经济弱县 [5] - 强化财政/金融/人才/科技要素支持,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片区集聚区 [5] - 突出品牌引领和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社会支持氛围 [5] 后续推进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以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搭建和政策机制完善推动任务落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