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富民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省人大常委会督办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处理代表建议
新华日报· 2025-08-22 05:21
陈忠伟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持续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提高乡村产业综合效益;持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配 置;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持续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多措并举带 动增收;持续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确保长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魏国强充分肯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代表建议办成率所做的工作。他强调,要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把握农民收入结构 优化、动力转换面临的困难矛盾,更加积极主动作为。要坚持高起点谋划,健全促进增收制度机制;坚 持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富民要素支撑;坚持高标准保障,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坚持高效率推进, 确保政策措施精准落地。 本报讯(陈月飞蔡强)8月21日,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会在宁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魏国强、副省长陈忠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
宁夏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450亿元,为农户提供近13万个就业岗位 小葡萄“酿”出甜美生活(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动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 [1] - 宁夏葡萄酒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富民大产业 [2] 宁夏葡萄酒产业规模与效益 -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60.6万亩,年产葡萄酒1.4亿瓶,综合产值达450亿元 [2] - 为周边农户提供近13万个就业岗位,创造工资性收入12.2亿元 [2] - 酒庄一年累计用工7万人次,年产葡萄酒200吨,带动周边694户脱贫户变身产业工人 [5]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从单纯出售葡萄原果到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3][4] - 采用"双温区阶梯发酵法"改良发酵工艺,获得国际葡萄酒挑战大赛银奖 [5] -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使葡萄总糖度提升至25.7%,亩产从6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用水量减少30% [9]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为整体品牌标识,获得国际大赛奖项1800余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0%以上 [7] - 开发易拉罐装"小酌"系列葡萄酒成为电商爆款 [7] - 22家2A级以上酒庄去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酒庄游"促进销售 [8] 产业融合与多元发展 - "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葡萄酒文化体验 [7][10] - "酒庄+民宿"套餐使民宿旺季一房难求,去年营收突破8万元 [10] - "葡萄酒+露营""葡萄酒+音乐节"等新业态陆续出现 [11] 人才回流与就业带动 - 返乡创业青年已有80余人,全村近七成村民围绕葡萄酒产业链创业就业 [11] - 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部分岗位年收入超6万元 [6][11] - 从移民搬迁妇女成长为二级酿酒师的案例 [6]
专家学者看2025中国经济增长点(经济形势理性看)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4
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超50% [2] - 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消费支出比重达43.4% [4] - 文娱旅游消费带动效应显著:电影票房244亿元(同比+4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3.9% [4] - 数字技术支撑服务消费升级:AI诊疗、虚拟试衣间等新业态涌现 [5] 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 -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先,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11.6% [7] - 数字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G基站达439.5万个,用户普及率75.9% [8] - 人工智能产业形成完整体系:国产AI产品超百款,大模型在电子/制造等领域落地 [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需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 [10] 绿色低碳产业动能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超40%,动力电池产量同比+54.7% [1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风光装机超火电 [12] - 绿色产品出口强劲: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43.9%) [13] 外贸韧性提升 -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额10.3万亿元(同比+1.3%),出口额6.13万亿元(同比+6.9%) [1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1.1%,美国市场依赖度从19.2%降至14.7% [15][16]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 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6.8%,装备/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9%/9.7% [18] - 智能制造爆发:工业机器人产量+26%,制造业技改投资+7.2% [18][20]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5%,光纤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超20% [19] 乡村富民产业 - 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7.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快增 [23][2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城乡收入比降至2.27 [25]
山东出台20条措施推动乡村兴产业富农民
大众日报· 2025-05-10 10:33
乡村富民产业政策 - 山东省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共20条措施 目标到2027年实现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2] - 政策重点任务包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2] - 提出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 优化产业布局 [2]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临朐县规划14个乡村振兴片区 发展樱桃 板栗 山楂 奶牛等40多类产业 引进千喜鹤 伊利等龙头加工企业 培育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基地 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 [3] - 通过"抓龙头 带基地 连农户"模式实现产业"接二产 连三产"集聚发展 [3] 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 推进多环节增值 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应用精深加工技术 [3] - 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 打造优势集聚区 推进多元化开发 生产地方特色畅销产品 [3] 农文旅融合措施 - 发展乡村旅游 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重点打造黄河 大运河 齐长城三条乡村文化旅游带 [4] - 优化济南南部山区 环泰山 环蒙山和"仙境海岸"四大乡村旅游集群 提升微山岛 蓬莱丘山谷等集聚片区 [4] - 拓展产品业态包括实施乡土美食提升 建设旅游民宿集聚区 开展"游购乡村"活动 推出"非遗在乡村"项目 发展乡村马拉松等体育旅游 [4] 农村电商发展 - 2023年一季度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460.8亿元 同比增长10.3% [5] - 政策将支持电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内容营销打造特色IP [5] - 计划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培训 举办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大赛 与头部平台合作 [5] 产业支持保障 - 实施片区集聚发展 打造产业集聚区 强化财政 金融 人才 科技等要素保障 [5] - 通过财政奖补 产业基金帮扶经济弱县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5] - 突出品牌引领 加强市场开拓 推广典型经验 [5]
3个方面20条措施,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6:26
山东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乡村富民产业专项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体现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决心 [3] - 政策核心目标为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路径构建山东特色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实现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3] - 发展原则包括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四大方向,强调保护耕地/生态、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 [5] 重点任务分解 乡村特色产业 - 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完善"13+N"培育体系 [4] - 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数字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4] - 分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4] 农产品加工业 - 鼓励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技术应用,引导企业向园区/产地下沉形成集聚区 [4] -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产品,打造加工优势集聚区 [4] 农文旅融合 -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4] 乡村服务业 - 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商产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场景 [4] 实施保障措施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重点帮扶经济弱县 [5] - 强化财政/金融/人才/科技要素支持,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片区集聚区 [5] - 突出品牌引领和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社会支持氛围 [5] 后续推进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以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搭建和政策机制完善推动任务落地 [5]
山东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大众日报· 2025-05-07 08:58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达到3万元以上 [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 - 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措施 - 重点培育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 [2] - 打造"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2] - 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 [2] - 开展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 [2] - 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2]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 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3] - 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 [3] - 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 [3] - 打造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加工集聚区 [3] 农文旅融合发展举措 - 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家乐等业态 [3] - 推出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综合体验项目 [3] - 推介差异化休闲农业精品路线 [3] - 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拓展乡村旅游业空间 [3] - 挖掘特色手工业,打造"山东手造"乡村手工产品 [3] 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 构建县乡村三级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 - 实施快递助力农产品进城工程 [4] - 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新业态,建设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4] - 推动农村商店与服务站多站合一 [4] 产业支持保障措施 - 利用行业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产业发展 [4] - 金融机构定制专属信贷、保险、担保产品 [4] -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4] - 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 [4] -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