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假售假
icon
搜索文档
三千多买的电视机一周就坏!这种「低价正品」千万别碰
央视新闻· 2025-10-26 11:29
花三千多元购买的品牌电视机,只用了一周就频繁出现闪屏、卡顿等问题……官方维修师傅上门检查后,一句"这是假货",让四川成都市民李女士 的低价网购,成了一次"踩坑"经历。 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制假售假链条又是如何运作的?低价电视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女子以低于官方价格购买电视机 使用一周后出现质量问题 2024 年 9 月,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接到李女士的报案。李女士回忆,她新装修房屋后打算购置一台电视机,于是就在网络平台进行了搜 索,很快被一家网店吸引。 李女士称,这家店铺 比官方便宜几百元,且网页显示的产品参数和官网一致,店家声称有官方授权。多方对比后,李女士花费3600元下单了一台 电视机。 网店很快安排了师傅上门安装。可使用仅一周后,这台电视机就频繁出现卡顿、闪屏问题,李女士第一时间联系品牌的官方维修,却得到了假货的 答复。 "上门维修的师傅说,这不是他们品牌的电视机,这个是假货,建议我立即报警。" 意识到被骗后,李女士整理好购买记录、付款凭证和故障视频,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经民警核实,李女士购买的产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网店注册人显示为农村老年人 那么,这些假冒电视机是在哪生产的?民警调取物流记 ...
上海宝山查获假冒游戏卡牌
人民网· 2025-10-07 09:00
本报讯 记者吴艺、通讯员陆泽昭报道:如今,游戏卡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一些特殊款式甚至在 二手市场被炒至高价。不法分子也从中嗅得"商机",大肆制作并低价销售假冒游戏卡牌,严重扰乱了正 常的市场秩序。近日,上海宝山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冒游戏卡牌案件,抓获以李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2 名,查扣大量假冒游戏卡牌,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 查明该团伙的销售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后,宝山警方于5月展开集中收网行动,抓获李某等12名犯罪 嫌疑人,查获假冒游戏卡牌10万余盒。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等8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被依法刑事拘留,陈某等4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人民公安报 2月,宝山警方接到市民李先生报案,称其在某平台购买的多副联名款游戏卡牌做工粗糙,怀疑买 到了假货。宝山警方联系相关企业进行鉴定,确认李先生买到的游戏卡牌系假冒产品。宝山警方根据以 上情况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很快,民警查出共有3家网络店铺销售假冒游戏卡牌,店铺的实际经 营者为李氏兄妹三人。经研判深挖,警方摸清了一个以李氏兄妹为中心,围绕印刷设计、包装物流、线 上销售等环节相互配合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 ...
吉安警方斩断假冒名酒产销链条!王某、胡某双双落网!
环球网· 2025-09-07 10:42
案件概述 - 安福县公安局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名酒案件 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1] - 案件涉及假冒飞天茅台和五粮液等名贵白酒 涉案总价值达17万余元[1] - 犯罪嫌疑人王某自2024年起多次购进大量贴标假冒白酒并以正品名义销售[1] 侦查过程 - 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对辖区内某特产店开展核查工作 初步侦查发现店主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 - 办案民警固定证据后迅速出击将王某抓获归案[1] - 警方通过深挖扩线锁定位于湖南省的上线犯罪嫌疑人胡某[3] 跨省行动 - 办案民警奔赴湖南省开展抓捕工作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经过连日蹲守布控将胡某抓获[3] - 行动旨在彻底摧毁制假售假犯罪链条[3] 案件进展 - 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 -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5]
贴标假冒名酒流入市场,警方斩断产销链条
环球网· 2025-09-06 16:23
案件概述 - 吉安市安福县公安局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名酒案件 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1] - 案件涉及销售贴标假冒"飞天茅台"和"五粮液"等名贵白酒 涉案总价值达17万余元 [1] - 犯罪嫌疑人王某自2024年起多次购进假冒白酒并以正品名义销售给消费者 [1] 犯罪链条 - 民警通过深挖扩线锁定位于湖南省的上线犯罪嫌疑人胡某 [3] - 办案民警赴湖南省开展抓捕工作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抓获胡某 [3] - 该制假售假犯罪链条被摧毁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3][5] 执法行动 - 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开展核查工作 [1] - 经初步侦查发现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为牟取非法高额利润销售假酒 [1] - 固定证据后对王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后跨省作战抓获上线胡某 [1][3][5]
直播间低价“完美芦荟胶”竟是假货?背后黑幕大起底
新京报· 2025-06-20 10:35
日化护肤市场假货问题 - 完美芦荟胶凭借多年口碑成为消费者常备产品 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品牌影响力扩大 [1] - 不法分子利用品牌知名度制假售假 扰乱市场秩序 威胁消费者使用安全 [1] - 假冒产品已从芦荟胶扩展到保健品、美容日化等品类 包括"芦荟浓缩洗衣液"等 [4] 售假案件与模式 - 上海浦东警方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涉案金额250余万元 非法获利180余万元 [2] - 犯罪团伙以1.5元/支低价进货 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导致消费者皮肤过敏 [2] - 浙江非法生产窝点被查获 当场缴获3万余支假冒芦荟胶 5名嫌疑人被刑拘 [2] - 非官方直播间通过仿造二维码 以"正品促销"名义低价售假 欺骗消费者 [4] - 扬州警方曾破获涉案1.6亿元制假售假案 犯罪团伙自2017年起仿冒产品 [8] 企业打假措施 - 公司构建"刑事打击与民事诉讼双轨并行"维权体系 2012年成立专门打假小组 [8] - 累计捣毁数十个制假窝点 发起民事诉讼超千起 形成司法震慑 [8] - 配合警方调查 提供产品鉴定等专业支持 [8] - 面临取证困难 行刑衔接障碍 打假成本高等挑战 [9]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建议通过"油葱商城"及授权服务中心等正规渠道购买 [12] - 提供九步防伪鉴别方法 包括包装膜特征、防伪标签变化等具体识别标准 [15] - 提醒消费者保留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证据 通过多渠道维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