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
搜索文档
政企同心共谋发展| 江城区召开2025年“江商·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57
会议核心观点 - 江城区政府联合区政协举办协商座谈会,核心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以助力高质量发展,旨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并倾听企业心声[1] - 会议指出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需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与提升区域竞争力[4] - 会议要求以更实举措打造精准便捷、暖心贴心的服务新高地,并强调企业家应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担当社会责任[5][6] 会议背景与议题 - 会议于10月27日下午由江城区人民政府与区政协联合举办,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1] - 区政协副主席通报了前期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调研成果,6位企业家代表围绕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议题提出建议[3]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 -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一网通办与跨域通办,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5] - 纵深推进拿地即动工等改革试点,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以加速重点项目落地投产[5] - 强化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搭建政策直达平台确保红利精准释放[5] - 优化全周期服务团队建设,组建专业化招商、筹建、服务团队,提供从落地到运营的全链条支持[5] 对企业的期望与要求 - 企业家应增强发展定力,深耕产业前沿,以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打造核心竞争力[6] - 企业需严守质量底线,将质量意识贯穿生产全流程,以匠心铸就品牌,以品质赢得市场[6] - 企业应厚植家国情怀,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主动建言献策、投资兴业、回馈社会,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6] 会议参与方 - 区委副书记、区长吴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政协主席陈章朋主持会议,区领导莫卓姬、曾练豪等参加[1][6]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6]
中国2025经济最强省排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经济最活跃,GDP10万亿左右,排头兵
搜狐财经· 2025-10-01 10:15
经济总量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广东GDP为68725.4亿元位居榜首,江苏以66967.8亿元紧随其后,山东和浙江分别为50046亿元和45004亿元,四省均有望在全年突破10万亿大关 [1] - 四省经济总量合计将占全国GDP的60%以上,构成全球罕见的万亿级经济省份集群,成为宏观经济的压舱石 [1] - 四省内部增速出现分化,浙江与山东以6%的同比增幅并列领跑,江苏增速为5.9%,而广东增速为4.1%,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各省经济结构与驱动力 - 广东经济由服务业驱动,2025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5.3%,其中数字服务、金融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增速超过8% [4] - 江苏展现出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40个工业大类中有33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2.5% [5] - 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正重焕活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电池产量分别暴涨2.9倍和2.3倍 [6] - 浙江经济活力源于民营经济,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新质产品产量增速均超30% [8] 特色产业与战略布局 - 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效应,202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国40% [4] - 江苏通过“沿海开发战略”打造增长新引擎,计划在2025年使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 [5] - 山东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8011.8亿元,占GDP比重18.3%,对增长贡献率近24% [6] - 浙江通过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带动临港产业,2025年上半年其增加值增长12% [8] 发展模式与经验 - 江苏通过“苏南带动苏北、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破解区域失衡,2025年沿海三市GDP增速均超7% [9] - 浙江通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等制度创新激活民间活力,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达10.5%,其中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占比超35% [9] - 山东通过“技改补贴+能耗置换”政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同时新能源产业增速超40% [11] 面临的挑战与突围方向 - 广东需破解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人均GDP差距达4倍的区域差距问题,促进科创资源外溢 [12] - 江苏海洋生产总值占比(7.3%)远低于山东(18.3%)与浙江(13.3%),需加快沿海港口整合与产业布局 [12] - 山东需摆脱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2025年仍有30%的工业增加值来自这些行业 [12] - 浙江面临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的格局,需构建“专精特新+龙头企业”的产业生态以突破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力瓶颈 [12]
投资1.9亿!枣庄高新区建成智能蒸汽管网,故障率远低自备锅炉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18:20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工业蒸汽管网建设项目是枣庄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工程 [1] - 项目旨在解决园区企业面临的供热能力不足、运行不稳定及成本高等问题 [3] - 项目将构建覆盖全区、安全可靠的工业蒸汽供应体系,以提升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 [3][4] 项目具体规划与技术细节 - 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蒸汽主管道全长约15公里,设计供应能力达到150吨/小时 [5] - 项目为2021年一期祁连山路主管网的延伸,途经枣曹路、长白山路等重要路段,终点位于山东欣旺达公司附近区域 [5] - 项目采用先进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以减少热量损失,并配备智能化监控设备进行实时参数监测与精准调节 [5] 项目经济效益与产业影响 - 集中供热可产生规模效应,节省企业设备投资、维护保养及人力成本 [4] - 稳定可靠的蒸汽供应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项目服务于锂电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园区主导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4] 环境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集中供热替代分散燃气小锅炉,可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4] - 项目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
前七个月长三角进出口9.59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外贸“压舱石”凸显韧性与活力
解放日报· 2025-08-16 10:05
长三角外贸表现 - 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9 59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 3% 较去年同期提升0 7个百分点 [1] - 机电产品出口3 64万亿元 同比增长9 4% 其中电动汽车 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分别增长43 9% 20 1% 10 2% [1] - 上海口岸承接长江中下游地区汽车出口功能 如安徽奇瑞95%的汽车出口采用"江海联运"从上海口岸出海 [1] 贸易结构升级 - 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新引擎 显示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加速 [1] - 长三角地区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成为先行示范区 [1] 国际市场拓展 - 东盟是长三角最大贸易伙伴 前7个月进出口1 51万亿元 同比增长17 5%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 77万亿元 增长10 3% 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 02万亿元 增长8 9% [2] - 对非洲国家进出口4994 7亿元 增长15 2% 显示新兴市场出口持续增长 [2] 区域协同效应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强化了外贸"压舱石"作用 区域协同推动贸易韧性与活力提升 [1] - 上海通过"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服务长三角发展 强化区域出口枢纽地位 [1]
31省经济成绩单!谁在裸泳?谁在闷声发大财?
搜狐财经· 2025-07-28 20:19
全国经济半年报核心分析 一、GDP增速与增长质量 - 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5.5%,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但各省份分化明显:陕西、内蒙古等能源大省增速超6.5%,广东、江苏增速为5.8%但高技术产业占比超40% [3] - 能源依赖型省份(如陕西、内蒙古)短期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但长期需警惕新能源替代风险 [3] - 高质量增长指标: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是关键 [4][5] 二、动能转换路径 - **领先省份**: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占GDP超12%;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1.2%,集成电路增长23.3% [6] - **转型省份**:山西煤炭工业占比下降2.1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增20%;河北钢铁产量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增速超50% [7] - **特色突围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16.2%(新能源汽车、量子科技),四川服务业增6.1%(电子信息+文旅IP) [7] - 警惕动能转换陷阱:部分地方盲目上马新能源、半导体项目导致烂尾,需结合本地资源禀赋 [8] 三、营商环境优化 - 浙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广东推行"企业诉求马上办",江苏开发"政策计算器"工具 [9] - 深层次问题:中小企业与传统产业面临不公平待遇,山东试点"无差别服务"破除隐形门槛 [10] - 政策稳定性成关键痛点,部分地区因领导更迭或财政压力导致承诺失效,影响企业长期投资信心 [11] 四、消费驱动与收入分配 -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2%,但需解决收入与预期问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但收入差距仍存 [12][13] - 有效措施:试点"带押过户"激活楼市,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减轻医疗负担,创造新消费场景(如河南文创潮玩、浙江数字消费) [13][14] - 消费新趋势:体验式(剧本杀、露营)、个性化(智能手环)、智能化(在线问诊)需求崛起 [14] 五、区域发展差异化策略 - 沿海省份(广东、浙江)聚焦高端制造与数字经济,中西部(安徽、四川)挖掘细分领域优势 [6][7] - 东北地区(辽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2%,高于工业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显示老工业基地转型成效 [4]
泰安一季度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7%,民营经济与重点行业成强力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5-16 19:2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泰安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7.0% [1] - 十大行业门类呈现"七升三降"格局,其中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行业营收合计占比达55.6% [1] 营利性服务业表现 - 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一季度营收58.2亿元,占规上服务业总营收64.7% [1] - 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速达14.9%,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1] 企业层面数据 - 全市61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379家实现营收正增长,增长面61.6% [1] - 营收前30强企业合计贡献49.6亿元,占行业总营收55.1% [1] 民营经济贡献 - 514家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60.1亿元,占比66.8% [2] - 民营服务业同比增长15.0%,拉动整体营收增长9.3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领域成为增长主力 [2] 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运行总体稳健、结构不断优化"态势 [1] -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推动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突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