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传输
icon
搜索文档
保持稳中向好,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
新京报· 2025-11-04 17:45
分区域来看,第三季度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北京、重庆、天津、陕西。与第二季度相 比,多数区域信用指数小幅波动回调。9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重庆、陕西、北 京、浙江。全国多数区域信用指数呈窄幅波动,整体表现平稳。其中,广东指数环比增幅尤为显著,排 名大幅上升。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第二季度下降0.63点,高于第一季度0.85点。中国企业信用水 平虽季度间略有波动,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并延续了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9月,中国企业信用指 数较8月下降0.31点,但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减少,信用风险高、较高企业占比有所下降,表 明在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下,中国企业信用水平仍表现出较强韧性与稳定性。 编辑 刘梦婕 从行业来看,第三季度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信 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第二季度相比,农、林、牧、渔业,采矿业 信用指数上升明显。三季度以来,大多数行业信用指数呈持续上升态势。9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 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水利、环境和公 ...
地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彰显
经济日报· 2025-11-04 09:04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外贸运行带来压力。前三季度,多地外贸数据彰 显韧性。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 八成。其中,浙江省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站上4万亿元、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 期新高。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外贸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安徽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262.5亿元,同比增长 15.7%;河南、湖北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原标题:地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彰显 31个省份经济运行"三季报"均已发布。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 经济发展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从地方层面看,各地全力以赴稳增长、扩需求、育动能,多个省份经济总 量迈上新台阶,21个省份增速跑赢或持平于全国水平,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发展基础继续夯实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位列全国前十。 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5176.98亿元和102811亿元。 山东、浙江分别为77115亿元和68495亿元。四川、河南、湖北、福建 ...
前三季度十大经济强省“门槛”跃上4万亿元台阶 地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彰显
经济日报· 2025-11-04 08:05
从增速看,21个省份增速跑赢或持平于全国5.2%的平均增速,其中中西部地区省份有13个。西藏同比 增长7.1%,增速继续领跑。甘肃同比增长6.1%,连续15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同比增长6%, 保持了好于同期、高于全国、大省领先、中部领跑的态势。宁夏同比增长5.8%,浙江同比增长5.7%, 山东、河南、北京增速均为5.6%,四川、上海、河北、新疆增速均为5.5%,江苏、湖南、安徽、江西 增速均为5.4%,陕西、重庆、广西、吉林增速均为5.3%。福建同比增长5.2%,与全国水平持平。 长三角地区经济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超过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近四分之 一,且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外贸运行带来压力。前三季度,多地外贸数据彰 显韧性。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 八成。其中,浙江省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站上4万亿元、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 期新高。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外贸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安徽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262.5亿元,同比增长 ...
长三角三季报暗藏玄机:浙江5城“霸榜”增速榜,江苏为何失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08
长三角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251,797.1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5% [1] - 41座城市中有28座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2%),其中13座城市增速突破6% [1][6] - 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平均,浙江以5.7%领跑,上海、江苏、安徽分别为5.5%、5.4%、5.4% [5] 主要城市GDP规模与增速 - 7座城市前三季度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依次为上海(40,721.17亿元)、苏州(19,930.21亿元)、杭州(16,900亿元)、南京(14,059.49亿元)、宁波(13,492.9亿元)、无锡(11,481.55亿元)、合肥(10,252.4亿元) [1][10] - 13座GDP增速破6%的城市中,前5名均为浙江城市,浙江共7座城市入榜,安徽4座,江苏2座(徐州、无锡) [6] - 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10]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 [4][12] - 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1.8% [4][12]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 [4][12] - 苏州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96.5亿元,同比增长6.3%,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和锂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0.0%、20.6%和55.9% [11] - 浙江规上工业增速7.1%,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4%、11.6%和10.6% [12]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社零增速排名为浙江(5.2%)、安徽(4.4%)、上海(4.3%)、江苏(4.2%) [13] - 江苏社零规模以34,788.3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13]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汽车、3C等销售,“苏超”、“浙BA”等体育赛事及展会经济成为消费亮点 [14] - 江苏前8个月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其中体育组织业务增速高达27.9% [14] 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浙江传统产业基于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基础,通过链式裂变、创新裂变、数智赋能和增值裂变向新发展 [7][8] - 江苏扩内需形成“制造 + 服务”双向赋能优势,制造业提供绿色智能产品,服务业依托“苏超”等IP创新场景 [14] - 浙江消费增长得益于数字经济与消费场景融合、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及展会经济平台效应 [15]
云从科技:战略投资进入银发经济赛道,元生智能居家养老看护设备在各大电商平台有售
财经网· 2025-11-03 11:57
近日,云从科技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是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 能解决方案,主要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等G端和B端客户,致力于助推产业智慧化转型 升级。然而,公司也通过生态伙伴布局了部分面向消费人群或具备泛C端属性的智能产品,例如参股子 公司众数信科基于"从容大模型"自主研发的众寻AI鼠标,已在微店等渠道销售;以及通过战略投资进入 银发经济赛道的元生智能,其居家养老看护设备已在各大电商平台有售。公司对个人消费市场的潜力保 持密切关注,计划在技术和生态体系进一步成熟的背景下,适时进入C端市场。云从科技属于信息传 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营活动为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2025年1至9 月,云从科技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56.81%;净亏损3.10亿元。 ...
34城住户存款超万亿,住户存款10强城市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50
住户存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 (由住户和为其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组成的部门)支配的存款,包括银行活期、定期、表内理财等。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城住户存款余额继续位居前三。其中,北京市去年年末人民币住户存款 余额超7万亿元,位居第一。上海市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超过了6.39万亿,位居第二。 整体来看,京沪两地的住户存款余额处于第一梯队,在各城市中遥遥领先。这两地作为强一线城市,现 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例 如,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 技术服务业。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高,住户存款也比较多。 34城住户存款超万亿,住户存款10强城市都有谁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末,已有34个城市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元,前十名城 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成都、杭州、天津、苏州、西安。其中前九个城市住户存款 余额超过了2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前十名城市中,苏州存款余额为去年年末金 ...
GDP同比增5.5%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46.9%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07:1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96.44亿元,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7932.93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领先于整体经济 [1][2] - 第二产业增加值9946.06亿元,同比增长3.5% [1] 工业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2] - 9月份工业增长显著加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8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表现突出,增长16.6% [2]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46.9%、38.2%、33.6% [2] 服务业 -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9.7%、5.6% [2] - 1月-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0.3% [2] - 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8.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4% [2]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8% [3]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逆势大幅增长4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 [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8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2.9% [3] 消费与零售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0.81亿元,同比增长3.6%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1.5% [3] - 网上零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7.8% [3] 对外贸易与金融 - 全市进出口总额33643.29亿元,同比增长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7% [4] -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649.54亿元,同比增长5.6%,贷款余额99404.44亿元,同比增长5.0% [4]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4% [4]
34城住户存款超万亿,住户存款10强城市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26
住户存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 (由住户和为其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组成的部门)支配的存款,包括银行活期、定期、表内理财等。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城住户存款余额继续位居前三。其中,北京市去年年末人民币住户存款 余额超7万亿元,位居第一。上海市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超过了6.39万亿,位居第二。 整体来看,京沪两地的住户存款余额处于第一梯队,在各城市中遥遥领先。这两地作为强一线城市,现 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例 如,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 技术服务业。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高,住户存款也比较多。 北京、上海和杭州3城人均住户存款超20万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末,已有34个城市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元,前十名城 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成都、杭州、天津、苏州、西安。其中前九个城市住户存款 余额超过了2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前十名城市中,苏州存款余额为去年年末金融机构 ...
南凌科技:10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2:52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第四届2025年第二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购买部分股权的议案》 [1] 公司财务与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其他业务占比35.81%,制造业占比24.81%,信息传输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0.49%,批发和零售占比18.9% [1]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4亿元 [1]
前三季度深圳用电量增4.39%
深圳商报· 2025-10-28 15:08
全社会用电量概况 - 深圳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44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3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5% [1] - 居民用电量1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5% [1] 区域用电表现 - 深汕特别合作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26.4%,领跑深圳各区 [1] -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9月创下单月用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 [1] 工业与制造业用电 - 深圳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占全社会用电量44.1% [1] - 制造业用电量34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3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1% [1]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81%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49% [1] 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用电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12%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82%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60% [2]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深圳前三季度充电桩用电量达51.29亿千瓦时,月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 [3] - 盐田区沙保国际创新园超充站今年以来累计充电量超71.69万千瓦时,高峰期日均服务百余辆车 [2][3] - 该超充站配置600千瓦超充桩2个、180千瓦双枪快充桩8个,可同时满足1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2] 重点企业电力需求 - 自2022年建厂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供电局为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实施了16次电力扩容工程,累计送电容量76.02万千伏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