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运动

搜索文档
樊振东、容祖儿都在玩,匹克球是个什么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7:59
匹克球运动概述 - 匹克球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球拍式运动,结合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特点,使用特殊穿孔球,场地长13.41米、宽6.10米,中间设置球网 [1] - 全球已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匹克球协会,中国匹克球运动发展呈现由南向北的态势,仅广东省常年参与人群已超过20万 [1] - 匹克球因入门门槛低、运动强度适中、社交属性强等特点受到大众欢迎,吸引了樊振东、容祖儿等文体明星参与 [1][3][5] 匹克球运动特点 - 场地比网球小,球速比网球慢,球网高度比羽毛球低,减轻肩颈负担,球的损耗率比羽毛球小,经济投入较低 [3] - 相比于乒乓球,匹克球跑动范围更大,击打动作幅度更大,但对摩擦和旋转的技术要求更低,上手更容易 [3] - 具有较强社交属性,与飞盘、腰旗橄榄球等近年爆火的小众运动类似,但尚未出现类似争议 [5] 匹克球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匹克球运动尚未实现职业化,但已有不同级别赛事举办,2023年11月中国网球协会颁布了《中国匹克球运动竞赛规则》以规范赛事运营 [5] - 匹克球场地在北京等城市的综合性运动中心逐渐普及,但普及率仍远低于羽毛球等传统项目 [5] - 国内生产匹克球相关产品的企业约有300家,主要生产球拍、球网等器材,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匹克球产品由中国企业代工生产 [5][6] - 匹克球装备市场已形成多层次价格体系,网络购物平台可购买到价格从两位数到近千元不等的球拍,多家国内外体育品牌已开展相关业务 [5]
匹克球是什么球?(秒懂体育)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匹克球运动概述 - 匹克球1965年诞生于美国 被译为Pickleball 形象描述为"拿着大号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地上打网球" [2] - 运动特点包括成本低、易上手、趣味性强 202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将举办首届匹克球大满贯赛事 [2] 场地与装备标准 - 标准球场尺寸13.41米×6.10米 近似双打羽毛球场地 球网边线高度91.44厘米 中心高度86.36厘米 [2] - 球拍长宽之和≤60.96厘米 长度≤43.18厘米 无厚度和重量限制 球为镂空塑料材质 直径74毫米 [2] 运动规则与特性 - 采用11分/15分/21分等赛制 发球需用球拍底部击球 必须落在对角发球区 存在"双反弹原则"和非截击区规则 [2][3] - 球速和节奏较慢便于初学者上手 玩法赛制丰富 具有强社交属性 [2][3] 普及优势 - 场地改造灵活 可在羽毛球场/网球场/塑胶跑道等场地开展 加速在校园和社区的推广 [3]
「打不起」羽毛球的年轻人,转向了匹克球
36氪· 2025-06-18 10:16
匹克球市场热度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成为年轻人新宠,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超1.2亿[1] - 京东与上体联合报告显示2024年匹克球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增速显著高于羽毛球和网球[3] - 阿迪达斯、李宁、斯凯奇、安踏等头部运动品牌加码布局匹克球市场,推出产品并赞助赛事[3][7] 运动特性与用户吸引力 - 匹克球运动强度适中、装备成本低,羽毛球拍价格过去两年涨30%-60%,而匹克球损耗率低更耐用[4] - 匹克球节奏温和、跑动距离短,降低运动损伤风险,适配零基础玩家和老手转型[4][6] - 满足疫情后"无痛健身"需求,兼具社交属性,适合都市打工人解压和情绪释放[11][12][14] 政策与资本推动 - 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成立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推动球场建设,城市闲置场地改造为匹克球场兴起[7] - 商业项目如成都万象城、深圳侨城坊Q-PLEX嵌入匹克球场馆吸引人流[7] - 国际赛事IP SKYPURE Pro Pickleball Championship和北美职业联赛PPA Tour、MLP计划进入亚洲市场[3][18] 品牌竞争与产业链发展 - 李宁将匹克球定位为与高尔夫并列的战略重点品类,阿迪达斯签约顶级选手推出签名款球拍[7] - 传统网羽品牌Wilson、HEAD和专业乒乓球品牌JOOLA布局匹克球装备,新兴品牌SKYPURE、WARPING POINT入华[9] - IPTPA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构建教练培训和等级评定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9] 市场前景与场景拓展 - 匹克球难以复制传统三大球全民渗透率,但适合社区运营、亲子运动、写字楼微空间等多场景结合[15][16] - 职业化路径在美国已验证,亚洲市场衍生装备赞助、城市承办、直播内容等机会[18] - 缺乏校园体系渗透和青少年赛事体系,但契合轻量化、社交型运动需求空白[18][19]
年轻人玩起匹克球,打开一个亿级消费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06 08:12
匹克球运动兴起 - 匹克球是一项结合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特点的"三合一"运动,2025年在中国流行起来 [1] - 匹克球场地与羽毛球场相同,球网略低于网球网,球拍略大于乒乓球拍,具有好上手、装备成本低、对抗性等特点 [1] - 体操奥运冠军李小鹏、演员郑恺等名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匹克球视频,获赞上万 [1] 匹克球运动特点 - 匹克球"谁都能上手",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全民运动,技术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相似但更易掌握 [2] - 匹克球成本亲民,初学者球拍价格100-200元,不需要穿线,球体为硬塑料材质结实耐用 [2] - 相比羽毛球30%-60%的涨价幅度,匹克球避免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问题 [2] 匹克球市场发展 - 全球已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匹克球协会,中国发展呈现由南向北态势 [2] - 广东省常年参与匹克球人群超过20万,上海现有匹克球场130片,预计一年后将达300片以上 [2] - 北京朝阳区某匹克球馆已积累400多名微信群粉丝,非节假日人均场地费29-49元/2小时 [4] 匹克球商业机会 - 匹克球私教一对一课程价格460元/小时,与网球私教课持平 [4] - 阿迪达斯签约匹克球男单世界第一推出专属签名球拍,李宁举办"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 [4] - 斯凯奇、安踏、迪卡侬、匹克、红双喜等国内外体育品牌已开展匹克球相关业务 [5] 匹克球产业链 - 中国是匹克球装备主要生产国,约有300家相关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球拍、球网等器材 [5] - 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旗下匹克球产品由中国企业代工生产 [5] 匹克球职业化发展 - 美国匹克球参与人群从2021年482万增长至2023年4830多万 [6] - 美国已成立多个职业匹克球联盟,NBA球星詹姆斯、杜兰特等投资过MLP球队 [6] - 2024年MLP营收5000万美元,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整体盈利 [7] 匹克球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匹克球设备市场销售额2.04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6亿美元,CAGR为8.6% [7] - 中国已举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CPC1000和匹克球全国锦标赛 [7]
「三线小城」盯上匹克球
36氪· 2025-04-30 21:55
核心观点 - 匹克球作为新兴运动正在被中国三四线城市打造为城市名片,通过赛事授权、场地建设和产业联动快速形成品牌效应 [7][8][17] - 该运动凭借低门槛、全年龄段适配性和强社交属性成为城市文旅经济新引擎,单场赛事可带动超5000万元消费 [20][22][24] - 行业需警惕初期认证红利消退后的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厚度与产业匹配度将决定"匹克球之城"能否长期存续 [28][34][35] 城市案例 - **鹤壁**:建成512块场地,举办国际表演赛及全国锦标赛,获首个官方"匹克球之城"认证 [10][11] - **保定**:培训200余名教练员,单场交流赛直接消费1030万元,间接拉动4698万元文旅消费 [13][17] - **丹东**:3个月新建200+场地,开展200场培训覆盖1.5万人,计划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链 [14] - **特色案例**:江西上犹县定位"匹克球之乡",山东仙河镇成为首个"匹克球联盟小镇" [14] 产业驱动因素 - **运动特性**: - 器材重量仅200克(相当于手机),可复用网球/羽毛球场,四个月赛事参与人数增长200% [20] - 2-4人组局模式契合年轻人社交需求,退役网球运动员转项带来专业人才储备 [22][23] - **经济效应**: - 西南城市单场比赛间接收入达2亿元,京山网球产业案例显示特色运动可贡献12.5%GDP [24][33] - 斯凯奇等品牌联合电竞赛事强化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 [22] 发展挑战 - **资源短板**:多数申报城市属三线以下,缺乏上海/成都级别的基建与人口基础 [30] - **认证体系**:当前授权机构为过渡产物,未来统一管理标准将削弱先发优势 [34] - **持续性问题**:参照体育小镇教训,需避免重地产轻运营的发展模式 [32] - **产业闭环**:三四线城市需建立自循环的商业生态,防止政府补贴退出后市场萎缩 [35] 国际对标 - 美国佛罗里达州依托20%老年人口占比及度假村资源,形成匹克球产业聚集区 [31] - 全球首个匹克球综合体The Fort即将开业,显示成熟市场的产业化程度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