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匹克球拍
icon
搜索文档
世运会赛场外,四川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很“忙” 忙洽谈 忙扩能 忙创新
四川日报· 2025-08-10 09:23
体育产业整体发展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近3.7万亿元,增加值近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3.9% [5] - 四川省体育制造产业总规模达500亿元,制造及关联企业17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近250家 [5] - 大运会、世运会等赛事带动四川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消费日益旺盛 [5] 企业动态与战略 涵达体育 - 从足球、排球、篮球转向羽毛球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开拓新商机 [4][5] - 原本90%产品出口,近年转向开拓四川及西南本地市场 [5] 伟民体育 - 直营门店从2017年成都1家扩展至绵阳、达州等地10余家,目标覆盖四川21个市州 [5] - 从团购运动服饰转向C端物美价廉品牌,计划在四川本地寻找工厂合作实现"四川造" [5] 宏冠碳纤维 - 开发碳纤维匹克球拍,重量轻、强度高,2023年销量达5万支并保持增长 [6] 南极风羽毛球 - 自主研发羽毛球拍穿线机,重量150斤,价格更低且穿线精度达0.1磅,已获专业订单 [6] - 利用四川养殖资源(鸭、鹅)及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优势发展产品 [6] - 穿线机关键部件线夹由成都本地航空铝企业配套,2年迭代数十版本并量产 [7] 政府支持与行业趋势 - 四川政府推动体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育自主品牌、打造产业集聚区 [7] - 计划支持体育用品制造领域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帮助企业拓市场 [7]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匹克球拍等小众运动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6] - 南极风穿线机技术建立"护城河",提升击球性能 [6]
小球转动大市场——一家冰雪装备企业的跨界破局观察
新华社· 2025-07-16 10:34
公司发展历程 - 从2002年代工滑雪手套起步到2016年创立自主品牌推出滑雪靴加热烘干背包与消毒灭菌多功能背包[2] - 2023年通过匹克球装备生产实现业务转型目前匹克球装备年营收近亿元成为继滑雪包外的另一款明星产品[2][5]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制造"品字标"等九项资质[1] 产品与技术 - 生产多种匹克球产品包括儿童拍玻璃纤维冷压碳纤维热压碳纤维及发泡工艺球拍日均产值达数万颗球数千支球拍[4] - 研发不同种类匹克球如孔洞多且小的室外用球和孔洞少且大的室内用球材质颜色区分娱乐与专业比赛需求[2] - 与宁波大学开发AI教学系统进入32所"特色学校"课程表[4] 市场策略与推广 - 成立匹克球俱乐部组织周赛月赛季度赛等公益活动日均落地5个社区在长三角掀起运动热潮[4] - 启动"四进风暴"计划包括智能球场进商场体育课进学校球网进机关食堂及改造边角地[4] - 通过政府支持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市级团体标准获"匹克球推广基地"称号[4][6]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匹克球北美年增速35%场地成本为羽毛球的1/3具有低门槛强社交属性[2] - 宁波市2024年出台《关于促进匹克球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建设200余片场地30余片在建并开展公益培训[6] - 本土企业如海伯万博鱼加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引进专业人才组建俱乐部[7] 商业模式创新 - 从代工思维转向品牌思维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5][7] - 通过差异化品质化服务化策略打开新蓝海避开价格战红海[7]
樊振东、容祖儿都在玩,匹克球是个什么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7:59
匹克球运动概述 - 匹克球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球拍式运动,结合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特点,使用特殊穿孔球,场地长13.41米、宽6.10米,中间设置球网 [1] - 全球已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匹克球协会,中国匹克球运动发展呈现由南向北的态势,仅广东省常年参与人群已超过20万 [1] - 匹克球因入门门槛低、运动强度适中、社交属性强等特点受到大众欢迎,吸引了樊振东、容祖儿等文体明星参与 [1][3][5] 匹克球运动特点 - 场地比网球小,球速比网球慢,球网高度比羽毛球低,减轻肩颈负担,球的损耗率比羽毛球小,经济投入较低 [3] - 相比于乒乓球,匹克球跑动范围更大,击打动作幅度更大,但对摩擦和旋转的技术要求更低,上手更容易 [3] - 具有较强社交属性,与飞盘、腰旗橄榄球等近年爆火的小众运动类似,但尚未出现类似争议 [5] 匹克球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匹克球运动尚未实现职业化,但已有不同级别赛事举办,2023年11月中国网球协会颁布了《中国匹克球运动竞赛规则》以规范赛事运营 [5] - 匹克球场地在北京等城市的综合性运动中心逐渐普及,但普及率仍远低于羽毛球等传统项目 [5] - 国内生产匹克球相关产品的企业约有300家,主要生产球拍、球网等器材,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匹克球产品由中国企业代工生产 [5][6] - 匹克球装备市场已形成多层次价格体系,网络购物平台可购买到价格从两位数到近千元不等的球拍,多家国内外体育品牌已开展相关业务 [5]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江西山区小县如何用一根“细丝”拉出百亿级产业?
新华社· 2025-06-26 21:40
行业概况 -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1] - 上犹县集聚玻纤企业195家,去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形成全国少有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完备产业链 [1] - 玻纤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白热化,上犹县贡献过半的工业产值和税收 [2] - 全县5个劳动人口中就有1个从事玻纤或周边工作 [2] 产业链发展 - 从原料加工到应用产品的五级玻纤产业链上犹都有企业涉足,全国少见 [2] - 池窑项目每年生产5万吨玻纤纱,至少一半供给本地控火毯、覆铜板、管材等加工企业 [3] - 形成安全防护、电子基材、绿色建材三大细分产业群 [3] - 上下游配套吸引40多家下游企业落户 [3][4] 市场表现 - 国标电动车头盔占全国市场25%,电缆绝缘防腐蚀辅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控火毯等消防安防产品销量占全国市场30% [2] - 全球玻纤行业低迷,上犹逆势扩张,20多家企业增资扩产、80多家投资技改,新引进6个投资过亿元项目 [2] - 今年前4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31% [2] 技术创新 - 与2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玻纤产业研究院,每年引育上百名高层次人才 [6] - 浇铸新工艺大幅提升玻纤管材强度和轻量化水平 [6] - 研发热塑技术让风电叶片等玻纤材料都能回收利用 [9] 政策支持 - 产业基金投资股权扶持龙头企业,打通天然气供应管道保障能源 [3] - "免申即享"政策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用申请就能自动获得技改补助等资金 [6] - 县级供应链平台出资代购原材料、代销新产品,降低采购成本 [6] 应用拓展 - 使用玻纤材料的匹克球拍去年国内销售10万套,公司成为国家匹克球球拍类标准牵头起草单位 [8] - 高性能顶管管材和高温控火毯等新产品研发获得奖励 [8] - 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玻纤领域各级标准52项 [8] 智能化升级 - "共享智造"改革由地方平台和链主企业共同出资购置自动化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共享服务 [9] - 首个"共享智造"车间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9] - 年产15万吨玻纤拉丝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将填补电子级玻纤纱生产空白 [9]
「打不起」羽毛球的年轻人,转向了匹克球
36氪· 2025-06-18 10:16
匹克球市场热度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成为年轻人新宠,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超1.2亿[1] - 京东与上体联合报告显示2024年匹克球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增速显著高于羽毛球和网球[3] - 阿迪达斯、李宁、斯凯奇、安踏等头部运动品牌加码布局匹克球市场,推出产品并赞助赛事[3][7] 运动特性与用户吸引力 - 匹克球运动强度适中、装备成本低,羽毛球拍价格过去两年涨30%-60%,而匹克球损耗率低更耐用[4] - 匹克球节奏温和、跑动距离短,降低运动损伤风险,适配零基础玩家和老手转型[4][6] - 满足疫情后"无痛健身"需求,兼具社交属性,适合都市打工人解压和情绪释放[11][12][14] 政策与资本推动 - 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成立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推动球场建设,城市闲置场地改造为匹克球场兴起[7] - 商业项目如成都万象城、深圳侨城坊Q-PLEX嵌入匹克球场馆吸引人流[7] - 国际赛事IP SKYPURE Pro Pickleball Championship和北美职业联赛PPA Tour、MLP计划进入亚洲市场[3][18] 品牌竞争与产业链发展 - 李宁将匹克球定位为与高尔夫并列的战略重点品类,阿迪达斯签约顶级选手推出签名款球拍[7] - 传统网羽品牌Wilson、HEAD和专业乒乓球品牌JOOLA布局匹克球装备,新兴品牌SKYPURE、WARPING POINT入华[9] - IPTPA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构建教练培训和等级评定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9] 市场前景与场景拓展 - 匹克球难以复制传统三大球全民渗透率,但适合社区运营、亲子运动、写字楼微空间等多场景结合[15][16] - 职业化路径在美国已验证,亚洲市场衍生装备赞助、城市承办、直播内容等机会[18] - 缺乏校园体系渗透和青少年赛事体系,但契合轻量化、社交型运动需求空白[18][19]
年轻人玩起匹克球,打开一个亿级消费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06 08:12
匹克球运动兴起 - 匹克球是一项结合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特点的"三合一"运动,2025年在中国流行起来 [1] - 匹克球场地与羽毛球场相同,球网略低于网球网,球拍略大于乒乓球拍,具有好上手、装备成本低、对抗性等特点 [1] - 体操奥运冠军李小鹏、演员郑恺等名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匹克球视频,获赞上万 [1] 匹克球运动特点 - 匹克球"谁都能上手",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全民运动,技术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相似但更易掌握 [2] - 匹克球成本亲民,初学者球拍价格100-200元,不需要穿线,球体为硬塑料材质结实耐用 [2] - 相比羽毛球30%-60%的涨价幅度,匹克球避免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问题 [2] 匹克球市场发展 - 全球已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匹克球协会,中国发展呈现由南向北态势 [2] - 广东省常年参与匹克球人群超过20万,上海现有匹克球场130片,预计一年后将达300片以上 [2] - 北京朝阳区某匹克球馆已积累400多名微信群粉丝,非节假日人均场地费29-49元/2小时 [4] 匹克球商业机会 - 匹克球私教一对一课程价格460元/小时,与网球私教课持平 [4] - 阿迪达斯签约匹克球男单世界第一推出专属签名球拍,李宁举办"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 [4] - 斯凯奇、安踏、迪卡侬、匹克、红双喜等国内外体育品牌已开展匹克球相关业务 [5] 匹克球产业链 - 中国是匹克球装备主要生产国,约有300家相关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球拍、球网等器材 [5] - 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旗下匹克球产品由中国企业代工生产 [5] 匹克球职业化发展 - 美国匹克球参与人群从2021年482万增长至2023年4830多万 [6] - 美国已成立多个职业匹克球联盟,NBA球星詹姆斯、杜兰特等投资过MLP球队 [6] - 2024年MLP营收5000万美元,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整体盈利 [7] 匹克球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匹克球设备市场销售额2.04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6亿美元,CAGR为8.6% [7] - 中国已举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CPC1000和匹克球全国锦标赛 [7]
「三线小城」盯上匹克球
36氪· 2025-04-30 21:55
核心观点 - 匹克球作为新兴运动正在被中国三四线城市打造为城市名片,通过赛事授权、场地建设和产业联动快速形成品牌效应 [7][8][17] - 该运动凭借低门槛、全年龄段适配性和强社交属性成为城市文旅经济新引擎,单场赛事可带动超5000万元消费 [20][22][24] - 行业需警惕初期认证红利消退后的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厚度与产业匹配度将决定"匹克球之城"能否长期存续 [28][34][35] 城市案例 - **鹤壁**:建成512块场地,举办国际表演赛及全国锦标赛,获首个官方"匹克球之城"认证 [10][11] - **保定**:培训200余名教练员,单场交流赛直接消费1030万元,间接拉动4698万元文旅消费 [13][17] - **丹东**:3个月新建200+场地,开展200场培训覆盖1.5万人,计划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链 [14] - **特色案例**:江西上犹县定位"匹克球之乡",山东仙河镇成为首个"匹克球联盟小镇" [14] 产业驱动因素 - **运动特性**: - 器材重量仅200克(相当于手机),可复用网球/羽毛球场,四个月赛事参与人数增长200% [20] - 2-4人组局模式契合年轻人社交需求,退役网球运动员转项带来专业人才储备 [22][23] - **经济效应**: - 西南城市单场比赛间接收入达2亿元,京山网球产业案例显示特色运动可贡献12.5%GDP [24][33] - 斯凯奇等品牌联合电竞赛事强化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 [22] 发展挑战 - **资源短板**:多数申报城市属三线以下,缺乏上海/成都级别的基建与人口基础 [30] - **认证体系**:当前授权机构为过渡产物,未来统一管理标准将削弱先发优势 [34] - **持续性问题**:参照体育小镇教训,需避免重地产轻运营的发展模式 [32] - **产业闭环**:三四线城市需建立自循环的商业生态,防止政府补贴退出后市场萎缩 [35] 国际对标 - 美国佛罗里达州依托20%老年人口占比及度假村资源,形成匹克球产业聚集区 [31] - 全球首个匹克球综合体The Fort即将开业,显示成熟市场的产业化程度 [36]
「三线小城」盯上匹克球
36氪· 2025-04-29 10:39
匹克球在中国城市的兴起 - 匹克球在中国三、四线城市迅速普及,成为城市标签,甚至渗透到人口仅数万的中原小镇 [1] - 鹤壁是中国首个获得「匹克球之城」称号的城市,建成512块场地并举办全国锦标赛 [2] - 保定培训200余名教练员和学员,举办巡回赛并带动直接消费1030万元 [4][5] - 丹东三个月内兴建200+场地,开展200余场培训活动,辐射1.5万人 [4] - 江西上犹县和山东东营仙河镇分别抢占「匹克球之乡」和「匹克球联盟小镇」称号 [4] 匹克球的低门槛与社交属性 - 匹克球器材轻便(球拍和球约200克),场地可兼容网球或羽毛球场地 [6] - 海南海之星俱乐部赛事参赛人数四个月内增长超200%,吸引羽毛球和棒球爱好者 [6] - 匹克球覆盖全年龄段,上海、广州已有社区举办祖孙、亲子赛 [6] - 匹克球社交属性强,2~4人一局适合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新手易融入 [8] - 匹克球在互联网「赏味期」,运动可视化吸引年轻人分享穿搭和体验 [8] 匹克球的经济与政策机遇 - 保定匹克球交流赛带动间接消费4698万元,刺激文旅和特色商品销售 [5] - 某西南城市一场匹克球比赛间接收入达2亿元 [9] - 匹克球契合全民健身政策,上犹县建设场地满足市民锻炼需求 [12] - 匹克球易于推广,适合城市低成本跟进全民健身趋势 [12] 匹克球城市发展的挑战 - 城市需具备资源厚度、项目匹配度和投入持续性才能坐实「匹克球之城」称号 [13] - 上海、成都等城市凭借产业基建和政策支持成为电竞之都,而三四线城市资源不足 [13] - 佛罗里达州因养老人口占比高(65岁以上超20%)成为匹克球热门地区 [13] - 体育小镇历史警示:缺乏持续投入可能导致项目失败,如部分足球小镇「难产」 [15] - 湖北京山持续开发网球特色8年,形成400片场地和50亿产业规模,为正面案例 [15] - 匹克球认证机构不统一,未来顶层设计可能削弱现有城市光环效应 [16] - 三四线城市体育消费能力弱,匹克球需政府干预才能形成供需循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