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帮扶

搜索文档
雪域高原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中国能源网· 2025-08-10 09:48
医疗帮扶 - 北京电力医院专家团队第七次赴青海玛多县开展医疗巡诊,为200余名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培训医护人员12名,捐赠药品5万元[1] - 医疗团队针对高原常见疾病组建8个专科11名专家团队,包括心内、呼吸、骨科、妇产等科室[2] - 2011年以来国家电网在玛多县实施13个医疗帮扶项目,累计投入770余万元,包括"救急难"、人工耳蜗植入等项目[2] - 北京电力医院建立"输血+造血"帮扶模式,通过远程教学、人才培养、绿色通道等方式提升当地医疗水平[3] 定点帮扶成果 - 国家电网14年来累计投入3.18亿元在玛多县实施96个帮扶项目[5] - 清洁取暖工程覆盖三个牧民定居片区,光伏电站帮助30个行政村增收超5200万元[5] - "兴农学堂"培育产业带头人817人次,"电力爱心超市"创新文明实践模式[5] - 定向培养15名玛多籍学生,其中4人已返乡就业[5] 未来规划 - 国家电网今年将追加捐赠1500万元帮扶资金,聚焦产业、教育、医疗、人才等六大领域[5] - 持续巩固拓展定点帮扶成果,全面助力玛多县乡村全面振兴[5]
暨南大学省级智库赴贵州赫章调研医疗帮扶与乡村振兴工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8-04 22:13
协作帮扶背景 - 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广州市番禺区及暨南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赫章县,总面积3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46万 [3] - 暨南大学调研组赴赫章县开展协作帮扶调研,重点关注医疗和教育领域 [1][3] 医疗帮扶措施 - 番禺区2019年以来投入帮扶资金4500余万元,用于医务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设备添置 [7] - 番禺区选派17名专家到赫章县挂职帮扶,赫章县选派23名技术人员赴番禺区进修学习 [6] - 建立对口帮扶远程视频教学网络平台,实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扶全覆盖 [9] 医疗帮扶成效 - 赫章县人民医院2024年门急诊57.42万人次,出院3.92万人次,手术10888人次,同比增长19.29% [9] - 赫章县中医院门诊152772人次,住院13916人次,手术3947例,同比分别增长23.31%和23.89% [9] - 赫章县妇幼保健院门诊38646人次,住院497人次,手术640例,同比增长10%和3.2% [9] 教育帮扶计划 - 暨南大学将搭建师资培训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助力赫章培养高素质人才 [4] - 通过派遣专家团队、开展远程诊疗指导、协助建设特色专科等方式提升赫章医疗服务水平 [4]
两年帮扶路 一生宜雅情——四川宜宾市第七批援雅工作队帮扶纪实
中国发展网· 2025-07-16 18:08
经济发展 - 雅江县地区生产总值稳居甘孜州第二,增速保持全州第一,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位于第一方阵 [2] - 2024年雅江接待游客290万人次,文旅收入达31.9亿元,年均增长25%,获评"天府旅游特色县" [8] - 食用菌产业2024年交易总量1530吨,产值4.5亿元,带动8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4万余元,"数字松茸"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 [9] 产业投资 - 宜宾累计投入援建资金2.21亿元,实施文旅产业园、现代农业园区、教育医疗等五大类49个项目 [8] - 康巴汉子村文旅产业园、祝桑农旅产业园等22个项目落地,形成"一线三园"文旅格局 [8] - 锂矿和清洁能源产业获重点开发,促成雅江县与宜宾市江安县合作构建产业链,服务斯诺威矿业、惠绒矿业等企业 [9] 企业合作 - 雅江国投集团2024年营收达2500万元,借鉴宜宾国企经验实现增长 [9] - 与四川酒茶集团合作的"木雅・雅酱"白酒销售2388件,售出2296件 [9] - 雅砻江客运与宜宾丰川动力合作低价购买25辆长途客车,实现两地共赢 [9] 教育医疗 - 宜宾援建教育项目包括8个"雅宜班"、1个"雅职班",本科上线人数较三年前增长625%,艺体类本科实现零突破 [12] - 县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长61.91%,住院手术增长82.14%,血液净化中心投运后患者自付仅32元/次 [14] - 65名宜宾医护培育100余名本土人才,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从62%升至83% [14]
刘艳亭:让更多玉树人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08:35
医疗改革成效 - 玉树州人民医院推行"0元挂号"制度后门诊量当年增长20% [5] - 内镜中心月检查量从9例增至200多例 [7] - 年手术量从2022年885例跃升至2024年2368例增长167% [7] 医疗能力建设 - 推进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 [5] - 成立王振常院士实验室和王宁利教授名医工作室 [7] - 设立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填补学科空白 [7] 人才培养机制 - 创新师带徒协议确保北京专家持续远程指导 [6] - 普外科医生索南伴久从畏手畏脚到能独立完成肝破裂大出血手术 [6] - 本地医生成功完成高难度胎盘早剥手术挽救产妇生命 [5] 患者就诊行为变化 - 牧民才让多杰通过免费挂号发现早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1][2] - 越来越多牧民因零门槛主动就医开始相信医生 [7] - 改变牧民"认命"就医观念解决怕花钱不看病问题 [4][5]
驻建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陈小武:行走乡村,振兴山区的行家里手
南方农村报· 2025-05-16 20:33
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 工作队由广东省国家安全厅和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驻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开展帮扶工作 [7][8][9] - 工作队制定了46项帮扶任务清单,涵盖医疗、教育等领域 [16][17] - 工作队投入近40万元改善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包括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检验设备 [40][41][42] - 工作队自筹资金约213万元用于教育帮扶,包括采购电教设备、改造实验室等 [65][66][67] 医疗帮扶成果 - 工作队队员陈小武每周四在镇卫生院坐诊,每年组织下乡体检 [31][32] - 工作队帮助10岁面部畸形女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得到专家会诊和治疗方案 [35][36] - 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改善后,每月问诊村民数量明显增加,开展三大常规检测约3千余人次 [51][52] - 工作队支持中医馆建设,新装修的中医馆即将投入使用 [61][64] 教育帮扶举措 - 工作队为建饶中学改造实验室、安装热水管道、装修教室等 [67][68] - 连续三年向建饶中学学生每人每天免费发放一瓶牛奶 [68][69] - 计划2025年投入60万元用于建饶中学体育场改造提升 [74] - 将建饶中心小学在校生纳入免费饮用奶计划 [75] 基础设施改善 - 工作队推进卓村饮用水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完工 [20][21] - 建设黄村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21] - 以奖补方式为2个村修建茶园机耕路 [22][28]
科技神手落地苏北 百例减免惠民生——中大医院帮扶连云港建成省内首个地级市机器人手术中心
扬子晚报网· 2025-04-30 20:14
医院合作与帮扶成果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深度合作,聚焦技术、人才、科研、管理等多个领域,致力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为苏北鲁南地区"百姓信赖的目的地医院" [3]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医院手术量、微创手术量及四级手术量较帮扶前有显著增长,重症医学科收治危重患者数量提升16%,外转就医人次同比下降37.8% [3] - 双方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917.7万元,落地项目10个,成为全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标杆案例 [3] 机器人手术中心建设 - 手术机器人中心由中大医院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建设,目前已开展机器人手术29台,覆盖胃肠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领域 [3] - 机器人手术中心的建成启用填补了连云港地区的空白,拥有最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和多学科高水平的手术专家团队 [3] - 中心同步推出"三百"举措,包括为100名患者提供单例2万元的手术耗材费用减免,预计惠及总金额达200万元 [5] 技术优势与人才培养 -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有最微创、更精准、超灵活、无死角、大视野等特点 [5]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度,可进行540°旋转,尤其在狭窄解剖区域优势明显 [5] - 中心计划培养手术机器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00名,服务范围覆盖连云港医联体和集团医院内100余家医疗机构 [5] 未来合作与发展 - 中大医院将支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建设,积极探索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先进管理理念落地生根 [6] - 合作目标包括促进规范诊疗体系全面建立,培养一批优势学科集群,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6] -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港城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6]
祝贺!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徐安平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1:30
核心观点 - 徐安平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表彰其在基层医疗改革和肾脏病领域的卓越贡献 [1][6] - 从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改革者,徐安平用三年时间实现跨越,在革命老区书写医疗帮扶时代答卷 [4][5][12] 医者仁心 - 徐安平深耕肾脏病领域四十年,曾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 [8][9] - 2022年响应医疗帮扶号召,转赴海丰县担任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兼医共体总医院院长 [11][12] 科研成就 - 在免疫与炎症介导的肾脏损伤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系列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16]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及博士后50余人 [17] - 团队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殊荣 [18][19] 医院改革 - 两年间医院门急诊量突破70万人次,手术量增长46.95%,介入手术激增超200%,患者费用下降27.5% [23][24] - 2023年医院成功扭转多年亏损,病床使用率从43%提升至85%,CMI指数跃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 [26][27] - 开展7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重症医学科获评省临床重点专科,"五大中心"建设全部通过省级评审 [24][25] 党建引领 - 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33][34][35] - 实施"无假日"诊疗服务、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建设及柔性引进55名高水平医学和管理专家 [36][37] 人才战略 - 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70余人,组建445人本土高职称人才团队 [40] - 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联体平台,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及分级诊疗 [41] - 重点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成为海陆丰革命老区患者救治的核心力量 [42] 社会影响 -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47][48] - 构建辐射全县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周边地区群众提供高效、专业的救治服务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