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

搜索文档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厚植“三农”情怀 提升工作本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3 16: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和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总纲领、总依据和总遵循 [4] - 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5] - 重要论述饱含为民情怀,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 [5] “三农”工作的实践要求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保持历史耐心,实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 [9] - 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顶层设计“接地气”,基层探索“有方向” [10] - 要构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1] - 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适应发展阶段相统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 [12][13] “三农”工作的科学方法 - 要以战略思维谋全局,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将农业强国建设纳入我国强国建设战略体系 [15] - 要以历史思维观大势,尊重历史规律,保持历史定力,在接续奋斗中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16] - 要以创新思维破难题,用好改革法宝,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协同发力 [17] - 要以底线思维防风险,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增强风险预见性和处置力 [17][18] 乡村振兴领域的监督保障 - 要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构建监督闭环,推动监督常态长效,压实各方责任,促进监督协同化 [20] - 要采取硬措施及时纠治规划“翻烧饼”、乡村建设“一刀切”等问题,严肃查处利用工程建设搞利益输送、贪占挪用惠农资金等腐败案件 [21] - 要紧盯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等底线开展政治监督,严查粮食收储购销环节问题及违法乱占耕地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22][23]
以历史的纵深感把握现在做的事情
人民日报· 2025-09-16 15:55
历史的纵深感,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定力。"四代勤耕乌金地,全面小康赛金窟。"在浙江丽水金坵 村,一张4任村党组织书记手挽手唱山歌的照片,讲述着一段接力奋斗的故事。村路从机耕路到水泥 路,再到柏油路;产业从依赖小水电到种起特色茶,再到吃上"文旅饭"……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一个 传承:现任跟前任搭过班子,因而也能接过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干。人们常把历史比作奔流不息的长 河,说的是其连绵不断的特质。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正是深刻理解历史特质的现实写照。 历史的纵深感,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的耐心。雄安新区设立之初,有两年多时间几乎砖瓦未 动,党员干部往来奔忙、踏勘论证,直到拿出总体规划等重磅文件,建设才全面启动。干的是国家大 事,谋的是千年大计,亲历者何尝不愿亲眼见证一座城市拔地而起?但广大党员干部志存高远,"精心 推进不留历史遗憾"。这份谋定后动,根植于城市发展的历史纵深。是以三年、五年的短期成效为标 尺,还是置于百年、千年的时间轴上精心谋划,格局与心态,迥然不同。历史是现实的坐标,找准定位 方能培养耐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但要读好这本书不能照本宣科,必须从中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 史 ...
城市之变 中国之进
人民日报· 2025-08-04 12:08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定位为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 [1] - 城市发展进入"两个转向"阶段 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 提出"五个转变"和"一个优化 六个建设"重点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1] 历史思维应用案例 - 雄安新区采用超前规划模式 实现地上 地下 云端"三座城"同步建设 [3] -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工程 年参观人次突破千万 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4] - 华为每年投入约600亿元支持基础理论研究 培育关键技术 [6] - 山西右玉持续七十余年生态建设 从"不毛之地"转变为"塞上绿洲" [6] 区域差异化发展实践 - 江苏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 南京聚焦数字经济 苏州发展智能制造 无锡专攻集成电路 常州布局整车生产 [7] - 哈尔滨开发冰雪经济 黑河培育寒区试车产业 [8] - 浙江各地错位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杭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宁波聚焦制造业领域 温州抢占数字安全赛道 [8] 城市治理优化举措 - 重庆建设海绵城市 通过雨水花园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 [10]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 黑龙江以县域经济辐射乡村发展 [10] - 湖北宜昌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实现产业升级与人居环境改善 [11] - 北京西城区完成"动批"搬迁 引进隐形冠军企业 促进税收增长和交通改善 [11]
城市之变 中国之进(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城市发展战略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1] - 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 部署"一个优化、六个建设"重点任务,体现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1] 城市发展案例 - 雄安新区采用"三座城"同步规划建设模式,地上蓝绿交织、地下综合管廊、云端算力服务 [3] - 福州三坊七巷通过保护修复实现年参观人次超千万,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4] - 江苏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南京数字经济、苏州智能制造、无锡集成电路、常州整车生产各具特色 [7] 特色产业发展 - 哈尔滨利用冰雪资源打造"尔滨热"旅游品牌,黑河发展寒区试车产业 [8] - 上海文创产业、天津曲艺民俗、广州岭南建筑形成文化特色产业 [8] - 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差异化布局:杭州"人工智能+"、宁波制造业、温州数字安全 [8] 城市治理实践 - 重庆建设海绵城市,70%降雨就地消纳,解决内涝问题 [10]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黑龙江以县域经济辐射乡村 [10] - 宜昌推动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北京西城区"动批"搬迁后引进隐形冠军企业 [11] 基础研究投入 - 华为每年投入约600亿元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培育鲲鹏、昇腾、鸿蒙等关键技术 [6]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在济南开幕
大众日报· 2025-04-24 09:18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于4月23日在济南开幕 [1][2] - 论坛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山东省委联合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 [2] 核心观点与领导致辞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历史思维 [2] - 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 - 要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 - 要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大势 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2]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山东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山东近年来深耕红色文化沃土 努力推动全省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3] - 山东将以论坛为契机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 [3] 与会人员 -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文堂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等作主旨发言 [3]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 省委常委白玉刚、范波、周立伟等出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