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涵式发展

搜索文档
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城市文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是一个城 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文脉赓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 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 展、在发展中保护""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等,为城市 文脉赓续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新传承方式,激活代际衔接活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离不开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要聚焦年轻人的 认知习惯与接受方式,依托短视频、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打造互动式、沉浸式文化体验场 景,将"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激活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文化产品,增强其吸引力。可将城市历史脉络、 非遗技艺等纳入学校课程与课外实践,通过开展博物馆研学、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文化 认同与情感联结;也可建立完善传承人梯度培育机制,为传统技艺传承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扶持与展示 平台,破解人才断层难题,让文脉赓续在代际间形成接力。 塑造地方风貌,破解同质化困局。推动城市文脉赓续,离不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破解曾经出现的"千 城一面"困境,推动城市 ...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6:44
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过去一些城市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开发容易形成"摊大饼"式 扩张,不仅出现人地失衡等问题,资源利用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应该通过提升存量空间效益、优化资 源利用效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措施挖掘存量潜力。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 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土地要素错配问题,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其次,开展"工业上 楼""复合用地"等,发展科技研发型都市制造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意见》为推动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绘就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要求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经济动能始终是城市兴衰的核心变量。当前,我国19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 75%左右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对城市的发 展目标、发展方式与发展动能等提出新的要求与引导,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意见》要求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我国各 ...
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40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在文脉赓续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亮眼成绩。各地不断完善历史文 化保护机制,从完善规章制度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了系统支持,让更多承 载城市记忆的建筑、街区得到妥善保护。同时,持续创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化、文 化IP打造等方式,推动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如今,14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6.8万处历史建筑等,构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载体,让城市 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需要看到,从全国范围看,部分城市的文脉赓续仍面临挑战,比如对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重视不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尚有薄弱环节、城市文化建设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 等。赓续城市文脉,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 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城市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独特魅力与活力。 完善保护机制,筑牢文脉存续根基。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能力,为城市文脉赓续注入积极力量,为扭转过去有的地方"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倾向提供制度支撑。 按照《意见》要求,完 ...
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
人民日报· 2025-09-02 08:42
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今年7月,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 定了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新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 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指明了方向。会议明确了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为主线",并要求"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近日印发 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 的战略取向、时代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 型、文脉赓续、治理 ...
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41
今年7月,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 定了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新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 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指明了方向。会议明确了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为主线",并要求"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近日印发 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 的战略取向、时代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 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不断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具有重 ...
如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专家: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
贝壳财经· 2025-08-29 15:2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袁秀丽)8月28日,在城市竞争力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5年夏季 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和全球城市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并且提出,城市更新 是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必然选择,城市更新已经上升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中旬在京召开。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 展的意见》正式公布,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其中明确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 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表示,城市更新已经上升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 抓手。在大量的存量空间、存量资源、存量资产需要盘活、整合、利用、提质和增效的情况下,未来一 段时期,一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通过原有的存量空间和资源撬动社会资本,探索构 建可持续运转的投融资的模式,是非常核心和关键的。其目的是让原来相对低效、闲置的资源焕发活 力,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在资源资产盘活过程中,要高度紧盯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的需求, 才能够为新经济的发展预留空间,预留 ...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会议 更好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 着力构建宜居美丽韧性城市
镇江日报· 2025-08-28 07:23
京口区象山街道向家门乐享园林项目在原有公园道路的基础上,新增健身步道以及活动设施和活动 场地,进行绿化补植和更新,打造高颜值、多功能的城市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马明 龙仔细观看公园改造提升前后效果对比图,沿步道察看了解活动游乐设施布局和绿化等情况。他指出, 建好公园等民生实事项目,要多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建设人人向往的美好家 园。 沿金山湖CSO溢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以金山湖水环境容量为目标,采用"深层截流主干管+末端调 蓄及生态处理"技术方案,协调统筹解决多个片区排水防涝和水环境问题。马明龙来到治理项目末端湿 地,实地察看了解初期雨水和污水尾水处理的水质情况,强调要加强项目设施的管理维护,更好发挥项 目消除溢流污染、调蓄、排涝等多重功能,保护镇江金山湖段长江水质,改善古运河流域水质。 市领导王文生、贾敬远参加有关活动。(记者 胡建伟) 8月27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城市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 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自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着力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
幸福账”“经济账”“发展账”,济南历城洪楼片区城市更新的“三本账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15:32
城市更新的"三本账" ——济南市历城区洪楼片区城市更新观察 当下,在济南市历城区洪楼片区,一场大规模城市更新正在进行。百年洪楼谋新生,背后是老住户的期 盼、开发商的考量与城市的未来交织在一起。 "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首次将'内涵式发 展'确立为城市工作的主线,城市发展的逻辑不再依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而是通过优化存量资源、提 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空间品质来创造价值。"历城区委书记张军表示,洪楼片区城市更新是城市内涵 式发展的实践。 城市更新的每一步,都需兼顾温度与尺度,既要破解拆迁成本高、利益难平衡、长期运营难等现实问 题,也要在存量提质中为城市注入新的生长动能。这背后,勾勒出关乎民生福祉、企业发展与城市未来 的"三本账"。 老业主账本 搬出老破小,住进宽敞新家 随着洪楼片区城市更新的推进,74岁的宋玉芝搬出住了30多年的老宿舍。她的老房子是20世纪80年代单 位分的宿舍,套内只有71平方米,在5楼,夏天热冬天冷,且无电梯,上下楼不方便。2024年4月启动拆 迁后,宋玉芝很快就签了拆迁协议。 她分到了170万元拆迁款,在洪楼片区向北2公里的东兴寓城买了套二 ...
龚维斌:以高效能治理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5 08:07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城市工作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目标是走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1] - 城市作为扩内需促投资 稳就业惠民生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载体[1] 高效能治理核心特征 - 治理取向强调人民性 以居民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为基本评价维度[2] - 治理行为注重及时性 要求快速回应诉求并实现未诉先办[3] - 治理结果追求认可性 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 对不合理诉求充分沟通[3] - 治理投入讲求经济性 以低投入高产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3] - 治理对象要求精准性 精准识别问题并针对性解决[4] - 治理主体注重协同性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4] - 治理方法强调系统性 坚持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4] - 治理方式注重规范性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5] 治理重点领域 - 交通出行领域需解决职住分离 交通拥堵 停车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6] - 公共服务领域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 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7] - 生态环境领域需解决污染问题 推进绿化彩化美化建设[8] - 社会治安领域要加强整体防控 防范金融房地产劳动关系等风险[8] -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保障水电气运生命线 更新老化地下管网 防洪防涝[9] 城市规模数据 - 按城区常住人口规模 500万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9] - 截至2023年末 中国常住人口超500万城市有29个 超1000万城市有11个[9] 城镇化发展现状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50%左右[11] - 需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升城镇化质量[11] 改革创新方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维护进城农民"三权"[12] -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环节 注重产城融合[13] -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自然技术人为风险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14] - 强化科技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15] -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资源力量下沉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15][16] 党的领导作用 - 党的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17] - 需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增强政策协同性 强化执行力[17]
以高效能治理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5 07:01
城市发展转型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 - 城市是扩内需促投资 稳就业惠民生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载体 [1] 高效能治理特征 - 治理取向的人民性 以居民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为基本评价维度 [2] - 治理行为的及时性 要求快速回应合理诉求 实现未诉先办和主动治理 [3] - 治理结果的认可性 问题处理结果需得到当事人认可 满足合理诉求程度 [3] - 治理投入的经济性 以尽可能少投入实现更高产出 降低治理成本 [3] - 治理对象的精准性 精准识别治理对象 避免粗放式治理 [4] - 治理主体的协同性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形成治理合力 [4] - 治理方法的系统性 坚持系统观念 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 [4] - 治理方式的规范性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结合德治手段 [5] 治理重点领域 - 交通出行领域存在职住分离 交通压力大 公共汽车和地铁设置不合理 停车充电不便等问题 [6] - 公共服务领域需发展健康 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 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7] - 生态环境领域需解决空气 土壤 水污染问题 推进绿化彩化美化 建设公园城市 [8] - 社会治安领域需防范处置社会矛盾 冲突事件 偷盗诈骗 网络舆情等风险 [8] -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保障水电气运等城市生命线 治理高层建筑消防 高空抛物 内涝等问题 [9] 超大城市治理挑战 - 中国有29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 其中11个超过1000万 [9] - 超特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大 人口密度高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 群体需求多元多样 [9][10]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50%左右 存在较大差距 [11] 治理实施路径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维护进城农民三权 推进城市更新 [12] -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环节 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 [13] -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自然 技术 人为风险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14] - 坚持科技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推广一网统管 构建城市生命指征体系 [15] - 坚持夯实基层 推动治理资源下沉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推广接诉即办模式 [15][16] - 坚持党的领导 健全体制机制 解决多头治理 无人治理等问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