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
搜索文档
从“题材狂欢”转向“逻辑筛选”,AI应用现涨停潮
江南时报· 2025-11-18 18:02
一、大势观察 今日市场完成"AI应用、华为科技逆势突围 vs 高位妖股、资源周期集体崩塌"的剧烈切换。AI应用成为 唯一具备全球映射+事件密集+低位启动三重优势的方向,有望承接市场主线;而锂电、煤炭等板块的 跌停潮,则标志着"炒预期、讲故事"的模式彻底失效。整体看,情绪已达冰点,往往是反弹前夜,宜聚 焦AI应用分歧低吸,坚决回避高位退潮品种。 (1)AI应用全面爆发,全球科技映射点燃新主线 宣亚国际(300612)、元隆雅图(002878)、福石控股(300071)(20CM)、视觉中国(000681)涨 停,Sora、ChatGPT、多模态、AI语料等细分全线走强。核心驱动:阿里"千问"APP公测流量洪峰 + 巴 菲特建仓谷歌强化AI叙事 + 华为11月21日AI技术发布倒计时。资金从硬件"卖铲人"转向应用"掘金者", 小盘AI题材成为新突破口。 今日A股走出"低开低走、尾盘弱反、情绪冰点"的深度调整行情。在外围市场全线重挫与监管高压双重 压制下,市场迎来阶段性恐慌释放。截至收盘,沪指跌0.81%,盘中最低下探3926点;深成指跌 0.92%,创业板指重挫1.16%。两市全天成交额1.93万亿元,较昨日小幅 ...
华为即将发布突破性AI技术,同类规模最大的信创ETF(562570)上涨1.6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6:43
截至2025年11月17日 13点28分,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强势上涨1.87%,成分股东方国信 上涨14.98%,品高股份上涨12.72%,三六零上涨10.01%,格尔软件,星环科技等个股跟涨。信创ETF (562570)上涨1.65%。 消息面上,华为将在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可将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 网络处理器)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至40%提升至70%,显著释放算力硬件潜能,有 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华为即将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是通过软件创新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三 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屏蔽算力硬件差异,为AI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支撑。 湘财证券指出,华为作为国产算力龙头,此前发布清晰的昇腾路线图,表明昇腾将持续迭代升级, 可以逐渐满足国内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国产算力需求持续加强,看好供需两端改善背景下的国产算 力投资机会。 信创ETF(562570)跟踪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该指数聚焦自主可控头部公司,覆盖人 工智能、数据算力、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前沿科创产业。信创ETF(562570)为跟踪该 ...
黄仁勋放话"中国AI将赢美国"?这波预测靠谱吗?
搜狐财经· 2025-11-07 22:15
英伟达CEO关于中美AI竞赛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中国将在AI竞赛中赢了美国,此表态引发科技圈广泛关注 [2] - 该预测被认为可能基于对中国企业执行力和规模优势的认可,而非简单的商业吹捧 [2] - 观点指出AI发展并非零和游戏,未来更可能形成中美双强格局,技术封锁难以阻挡AI全球化浪潮 [5] 中美AI竞赛的关键领域对比 - 芯片领域:英伟达GPU是AI界的关键资源,但美国禁令促使中国加速自研,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与领先产品的性能差距正快速缩小 [4] - 人才领域:中国每年培养的STEM毕业生数量是美国的8倍,且海外华人科学家回流趋势增强,但顶尖AI人才仍集中于美国科技巨头 [4] - 应用与基础研究:中国在安防、金融、医疗等AI应用层面走在世界前列,而美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创算法上保持领先优势 [4] 中国AI产业的核心优势 - 中国企业具备快速从算法研发到应用落地的执行力,发展速度常令硅谷同行惊讶 [2] - 拥有14亿人口产生的庞大数据库,形成了美国难以复制的规模效应 [2] - 发展模式侧重于快速迭代和规模应用,这与美国注重原创研究和生态建设的模式形成潜在互补关系 [7] 对竞赛格局的展望 - AI竞赛更可能类似智能手机时代的iOS与安卓,形成两条平行发展的赛道,最终全球用户受益 [5] - 竞赛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而非零和博弈,中国企业的模式与美国的模式可能构成绝佳的互补关系 [7]
AI泡沫破裂?中国例外
新浪财经· 2025-11-05 13:06
全球AI市场震荡与电力瓶颈 - 华尔街大空头Michael Burry加码做空美股AI概念股,引发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超2%,英伟达、Palantir等明星AI股大幅下跌,恐慌情绪传导至亚太市场 [1] - 市场震荡的核心原因是市场认识到电力资源正成为中美AI竞争的真正胜负手,而非AI技术迭代遇阻 [1] - 微软、谷歌、Meta等七家核心科技巨头凭借AI概念支撑起近几万亿美元市值,但其高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未上市公司OpenAI约130亿美元的年度收入支撑,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和商业生态 [1] 美国AI产业的电力困境 - 微软首席执行官坦言公司不缺AI芯片,但没有足够的电力,库存中大量GPU因无法获得稳定电力供应而闲置 [2] - 根据斯坦福报告,大语言模型GPT-3一次训练的耗电量为1287兆瓦时,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Model Y每辆车跑20万英里的总耗电量,且数据中心40%的电力需用于设备冷却 [3] -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全球AI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是2022年的十倍,美国能源部报告显示到2028年数据中心年用电量可能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6.7%到12%,2024年该比例已达4% [3] - 美国老化的电网无法承载AI数据中心的瞬时高负荷,新建发电设施面临高成本和审批流程等阻碍,OpenAI呼吁每年新建100吉瓦发电设施,相当于美国当前核电总装机容量的1.2倍 [3] 中国在AI发展中的能源与基础设施优势 - 中国2024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万亿千瓦时,达到10.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是美国总发电量4.3万亿千瓦时的约2.3倍,并超过了印度、美国、欧盟的总和 [4] - 电力并非中国AI发展的瓶颈,国内完善的能源基建与战略布局,配合"东数西算"工程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算力补短板、电力强支撑"的发展格局 [4] - 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AI芯片已逐步实现应用突破,为芯片约束解除后的加速发展奠定基础 [4] 中美AI发展路径与应用落地差异 - 美国采用算法优先、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的战略,OpenAI耗资5000亿美元推进"星际之门"计划,但电力约束导致集中式数据中心投资减速,算力潜力无法释放 [5] - 中国走"应用驱动"的务实路线,在自动驾驶、创新药、游戏等领域已形成生态正循环 [5] - 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20个试点城市完成道路数字化全域改造,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模式实现车辆200米内实时感知与全局路况预判,基于5G-A技术路径降低能耗并提升效率 [6] - 在创新药领域,AI辅助药物研发平台实现靶点发现周期缩短50%,游戏产业则依托本土算力网络打造沉浸式体验生态 [6] 基础设施与发展模式的竞争格局 - 美国受制于电力基建短板与资本驱动的短视性,陷入"有芯片无电力"的尴尬局面 [7] - 中国凭借电力保障优势与应用场景红利,实现AI产业的稳健进阶,未来在芯片突破后可实现跨越式发展 [7] - 电力资源正在重新定义AI时代的竞争规则,全球资本市场大跌标志着美国AI产业发展模式出现重大缺陷,全球AI产业态势开始重大调整 [7]
卫宁健康(300253.SZ):已全面接入了华为鲲鹏、昇腾、鸿蒙、高斯四大生态领域
格隆汇· 2025-11-04 15:15
合作状态与生态整合 - 公司与相关方的合作处于正常持续进行中[1] - 公司目前已全面接入华为鲲鹏、昇腾、鸿蒙、高斯四大生态领域[1] 鲲鹏生态合作 - 公司新一代产品WiNEX与鲲鹏进行全方位的适配[1] - WiNEX底层组件采用鲲鹏原生开发[1] - 公司全国首家国产化项目案例基于鲲鹏体系[1] 昇腾生态合作 - 公司医疗大模型WiNGPT适配了昇腾并完成相互技术兼容性认证[1] - WiNGPT目前已经上架[1] 鸿蒙与高斯生态合作 - 公司WiNEX MY移动端和互联网医院移动端全面接入鸿蒙生态[1] - 相关移动应用鸿蒙版已上架[1] - 公司有基于高斯数据库的大数据技术合作[1] 解决方案与项目合作 - 双方联合发布智慧医疗数据湖解决方案[1] - 公司联合华为云共同推出卫宁健康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解决方案[1] - 在全国各类医疗信息化商机和项目上,公司与华为方面有广泛合作[1]
华为生态论坛论道“AI+XR”,携手伙伴共绘虚实融合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39
行业宏观背景与活动概况 -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华为生态论坛于2025年10月20日在南昌举行,探讨AI与XR深度融合以赋能各行各业 [1] - 论坛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专家,共同开启数智时代新篇章 [1] 地方政府产业支持与成果 - 江西省推动AI与XR“双螺旋”发展模式,已在滕王阁景区“AI数字人”和元宇宙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应用,番茄产量翻倍 [3] - 南昌市已打造完整VR产业生态链,拥有260家VR企业,2024年整体营收达871亿元人民币 [5] - 华为在南昌的深度布局,包括供应链合作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成,推动了本地产业升级 [5] 华为公司战略定位与技术布局 - 华为定位为打造坚实数字底座,通过“鲲鹏+昇腾”双引擎提供全场景算力,以“欧拉+鸿蒙”操作系统构建软件根基 [7] - 公司承诺持续扎根江西,在产业规划、人才生态等方面深化合作 [7] - 华为认为空间计算正取代移动计算,XR设备是未来核心终端,应具备感知、理解、主动帮助的能力 [10] - 华为利用鸿蒙底座,结合AR Engine和VR Engine开发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南昌实景导览项目 [10] 前沿技术洞察与发展路径 - 实现智能突破需解决“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难题,虚拟现实技术是关键环节 [8] - 大模型基于坚实数学基础,华为的庞大数学专家团队是攻克“0-1”创新难题的关键力量 [8] - 虚拟化身与真实体验结合,使用户成为虚实融合世界的主体 [8] - 提出WebVR大空间轻量化解决方案,通过渐进式细粒度化算-传-渲关键技术,在网页端实现大规模多人在线互动漫游 [10] - 采用高效低成本云烘焙与三维高斯泼溅提升WebVR渲染美观度与真实感 [10] 算力基础设施战略 - AI正迈向更懂物理世界的Physical AI,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11] - 华为昇腾通过“超节点+集群”架构,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强大、高效、绿色的算力底座 [11] - 昇腾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战略,开放CANN异构计算架构和MindSpore等工具链 [11] - 致力于成为全球AI算力的第二选择,为千行百业AI应用提供支持 [11] 生态伙伴应用实践与成果 - 基于昇腾AI算力的“星汉”行业大模型整合视觉、多模态与语言能力,已在金融和电力领域落地,提升场景识别和智能反应能力 [12] - 通过与华为云合作,将高算力应用“云端化”,实现家庭终端“点即玩”体验,方案已在多地规模应用 [12] - 面向“万物互联”的“数字身份”体系赋予实体唯一数字标签,参与“实景三维中国”项目,为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提供基础保障 [12] 未来展望与合作模式 - 华为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携手江西及全球伙伴夯实数字底座,繁荣产业生态 [13] - 共同迎接空间计算时代,智启虚实融合的“新视界” [13]
寒武纪的加单传闻分析
傅里叶的猫· 2025-10-22 19:05
市场传闻与订单分析 - 市场传闻称三大运营商向寒武纪下达明年每月一万张AI芯片订单 [1] - 据传字节跳动向寒武纪追加500亿人民币订单并要求交付30万颗690芯片 [1] - 公司入股村龙后获得每月8000片晶圆产能支持据称可支撑600亿产值 [1] - 寒武纪今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46亿人民币若传闻订单属实则明年营收可达今年10倍 [3] 国产AI芯片行业逻辑 - 寒武纪客户群体广泛包括CSP大厂国家超算中心头部安防公司和多家车企 [5] - 寒武纪核心优势在于其产品已被客户真实使用并形成反馈闭环有助于产品迭代升级类似CUDA发展路径 [6] - 阿里PPU在阿里云上不仅内部使用也租赁给外部用户昇腾在华为及其他互联网公司被大量使用这些均为真实应用场景 [6] - 若GPU大客户主要为国资或信创项目则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真实的使用反馈 [6] AI推理市场需求 - 某CSP预计今年全年处理27万亿至30万亿Token年底可能达60万亿Token明年或增至400万亿至500万亿Token [6] - 明年推理需求对应需要约330万到350万张推理卡支持其中约200万张用于国内任务占比约三分之二 [6] - 行业趋势显示未来推理需求将远超训练需求可达训练的3至10倍 [6] - 当前仍进行大模型训练的公司已屈指可数大部分公司业务集中于推理环节 [7] 国产芯片竞争力与政策环境 - 国产AI芯片在大模型训练方面优势有限但已能满足推理需求 [7] - 大摩报告指出国内几家GPU公司的芯片设计能力非常强 [7] - 对英伟达H20和RTX Pro 6000D的严格审查除安全考量外根本原因在于已有国产替代产品 [9]
A股部分华为昇腾概念股拉升,常山北明涨停,拓维信息涨超9%
格隆汇APP· 2025-10-16 14: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部分华为昇腾概念股出现拉升行情 [1] - 常山北明股价拉升并涨停 [1] - 拓维信息股价拉升涨幅超过9% [1] - 润和软件股价上涨超过7% [1] - 慧为智能股价上涨超过6% [1] - 深水海纳、天源迪科、软通动力、每日互动等公司股价跟涨 [1] 相关概念 - 上涨公司属于华为昇腾概念股板块 [1]
华为昇腾概念股局部异动,常山北明直线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16 14:27
市场表现 - 华为昇腾概念股出现局部异动 [1] - 常山北明股价直线涨停 [1] - 拓维信息和润和软件股价上涨超过5% [1] - 软通动力和天源迪科股价拉升 [1]
刚刚,两大巨头直线拉升!人工智能,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10-15 18:17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战略合作 -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签署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联合优化并构建开放产业生态[1][2] - 合作后商汤科技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超5%,寒武纪涨幅迅速扩大至近4%[1] - 双方将围绕国产化AI基础设施构建、垂直业务开拓与科技出海等方向开展多层次长期合作[2] 合作具体领域 - 在芯片适配方面将积极推进最新型号软硬件产品适配,联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场的服务方案[3] - 在一体机解决方案上聚焦企业服务等垂直行业场景,结合各自软硬件能力打造领域专用方案[3] - 共同探索优势区域市场深度协同,汇聚地方产业资源构建区域人工智能繁荣生态[3] 人工智能产业链动态 - DeepSeek发布V3.2-Exp模型后寒武纪立即完成适配并开源推理引擎,双方实现"秒级"响应合作[1] - 华为昇腾也宣布适配DeepSeek最新模型,OpenAI近期动作不断将产业链情绪推向高潮[1] - 分析认为当前处于科技股行情第一阶段,涨幅充分但预期未完全定价,"十五五"规划中具身智能等部分值得期待[4] 科技股投资逻辑 - 国产替代逻辑在贸易争端过程中不断强化,成为科技股走强主要动力[4] - 美方拟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关键软件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信创进入新一轮周期[4][5] - EDA、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安全及行业IT等领域将持续受益[5] 硬科技公司发展前景 - 后续将有一批硬科技公司上市包括摩尔线程、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丰富市场投资品种并优化指数成份[5] - 美联储重启降息将驱动跨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反内卷"将修复高端制造未来现金流[5] - 中国逆势降息驱动制造业CAPEX扩张夯实了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