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
搜索文档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期货日报网· 2025-11-20 09:03
会议核心内容 - 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浙江嘉兴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1] - 强调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 - "千万工程"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学好用好该经验 [1] 工作原则与要求 - 强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多办顺民意 惠民生 暖民心的实事 [1] - 坚持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决不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 [1] - 需统筹提升乡村产业 建设 治理水平 协同推进乡村"五个振兴" [1] - 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保持战略定力 久久为功 不断积小胜为大成 [1] 重点任务方向 - 提高村庄规划质量 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1] -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1] - 提高粮食产能和特色产业质量效益 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1] - 做好常态化精准帮扶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1] 实地调研 - 会议期间 刘国中副总理实地调研了嘉兴市"千万工程"实施现场 [2]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社· 2025-11-19 18:48
会议核心观点 - 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浙江嘉兴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强调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1] 政策方向与要求 - 必须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1] - 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决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1] - 要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治理水平 协同推进乡村五个振兴 [1] - 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保持战略定力 久久为功 不断积小胜为大成 [1] 具体工作部署 - 要提高村庄规划质量 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1] - 要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1] - 要提高粮食产能和特色产业质量效益 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1] - 要做好常态化精准帮扶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1] 会议活动 - 会议期间刘国中实地调研了嘉兴市千万工程实施现场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统筹抓好近期“三农”重点工作
郑州日报· 2025-11-10 09:06
会议核心部署 - 会议核心为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当前农业生产工作 重点包括农播田管 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1] - 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 落实全国相关会议精神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 [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体措施 - 抓好精准监测帮扶 强化筛查预警 紧盯重点群体落实帮扶措施 确保不落一户一人 [2] - 抓好基本民生保障 聚焦义务教育 医疗健康 住房安全 饮水安全等领域 排查薄弱环节 [2] - 抓好群众稳定增收 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做好重点地区增产增收 [2] - 抓好项目资金使用和帮扶资产管理 加力推进项目实施 开展帮扶项目资产清查 提升资产运营管护水平 [2] - 抓好问题整改整治 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 确保各类问题清零销号 [2] 当前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重点 - 全力推进秋冬农业生产 把落实小麦面积作为秋冬种首要任务 确保应种尽种 加强麦田管理 [3] - 加快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统筹开展农田沟渠修复整治 利用冬春施工黄金期争取完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有效投资 [3] -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工资性 经营性 财产性 转移性收入 [3] - 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对标对表中央规划建议 谋实谋细重大政策举措和工程项目 [3]
刘国中在内蒙古、辽宁调研时强调 扎实抓好“三农”和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新华网· 2025-11-05 19:22
农业与农村发展 - 毫不放松抓好秋粮收获、烘干晾晒和收购收储等工作 确保秋粮丰收到手 [1] - 抢抓农时压茬推进秋冬种 确保秋冬种面积稳定 [1] - 加强黑土地保护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以提升耕地产能 [1] - 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 加强生猪产能调控 落实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以保障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 [1]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1] -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并促进农民增收 [1] -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 医疗卫生与健康 - 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期要坚持多病同防 加强监测预警和科普宣传以确保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2] -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2] -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加大协同攻关和政策支持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2] - 落实已出台的生育支持措施 实施好育儿补贴政策 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2] - 抓好居民医保集中参保和医保服务、监管等工作以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2]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3次全体会议召开
海南日报· 2025-11-01 07:15
会议核心部署 - 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省级党委农办主任座谈会精神 听取部分市县 单位工作汇报和相关问题整改情况 研究部署今年目标任务冲刺和涉农考核迎考工作 [1] - 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增效益 补缺口 推动四季度农业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确保完成今年"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1] -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各市县 [3] 种业发展 - 会议指出要深化"向种图强" 提升创新能力 完善产业链条 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2] 渔业发展 - 会议研究谋划现代渔业发展目标 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 推动渔业加快转型 绿色发展 [2] 农村社会治理 - 会议指出要坚持"疏堵集合 以疏为主" 抓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 [2] - 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 落实整治方案 完善长效机制 切实维护村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2] 垦地融合 - 会议指出要深化垦地产业和民生融合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 [2]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镇江日报· 2025-10-28 07:53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主题为学习贯彻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精神 并部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工作 [1] - 会议强调要落实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要求 并统筹抓好秋收秋种 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项重点工作 [1] - 会议指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1] 乡村片区建设策略 - 建设策略强调坚持系统思维 科学把握片区目标定位 要求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1] - 策略坚持问题导向 要求加快项目建设 重点做好"宜居" "宜业" "和美"三方面文章 [1] - 策略要求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以确保片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 实地调研情况 - 会前集中调研了句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创中心 东乡花果园项目建设现场 丁庄自然村等项目 [1] - 调研目的是深入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的实际情况 [1]
乡村振兴新动向: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8:18
会议核心部署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 农业现代化与质量效益提升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是“十五五”期间农业发展核心动能的转变,更加强调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赋能作用[2][6] - 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新引擎[2][6] - 具体措施包括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推广智能农机与农业大数据应用,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推动规模化经营[7] 城乡融合发展 - 促进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4] - 城乡融合工作重点包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资源更多向乡村倾斜[4] - 逐步打破各种制度壁垒,促进人财物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是稳定农村人口、吸引人才下乡的关键举措[4] 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建设 - “十五五”时期特别强调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5] - 建设重点将从“硬件”基础建设更多转向“软件”和“硬件”并重,突出“内涵”和“活力”[7] - 目标是让乡村不仅能安居,更能乐业,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创造更多本地就业和创业机会[7] 政策支持与效能提升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0.8万亿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8] - 会议明确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未来可能出台产业引导基金、乡村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等[8] - 需完善政策体系,例如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优化粮价形成与补贴机制,强化对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支持[8] 农业现代化基础与成就 - “十四五”时期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3]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96%[3] - 需继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
乡村振兴新动向: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丨四中全会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8:15
农业现代化与核心动能转变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1] - “十五五”期间农业发展核心动能转变,更加强调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赋能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 [2][5] - “十四五”时期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 [2] 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城乡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 - 城乡融合工作重点包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资源更多向乡村倾斜 [3] -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顺畅流动,实现城乡产业协同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7] 乡村建设与生活条件提升 - “十五五”时期工作重点包括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4]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从“硬件”基础建设转向“软件”和“硬件”并重,突出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以创造本地就业机会 [6] - 建设重点不仅是修路、改厕等基础设施,更要培育乡村产业,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 [6]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产业发展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5] - 具体落实路径包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攻克种业问题,推广智能农机,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并推动规模化经营 [5] -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如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 政策支持与效能提升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7] -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需完善政策体系,例如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优化粮价形成与补贴机制 [7] - 未来可能出台产业引导基金、乡村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等针对性政策 [6]
前三季度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8:32
秋粮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 [2] - 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2] - 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2] - 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和补贴,扩大保险投保面积 [2] - 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大部农区光温水条件良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 [2] -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新疆等地秋粮生产形势较好,部分地区遭遇自然灾害但影响有限 [2] 畜牧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3] - 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增长3.0% [3] - 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3.3% [4] - 禽肉产量2053万吨,同比增加137万吨,增长7.2% [4] - 羊肉产量341万吨,同比减少15万吨,下降4.3% [4]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 [3] -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加986万头,增长2.3% [3] - 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035万头,同比减少28万头,下降0.7% [3]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 [5] - 农业产品价格下降2.5%,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5.4% [5] - 谷物价格下降3.3%,其中小麦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 [5] - 生猪价格下降6.9%,活牛价格下降0.6%,活羊价格下降2.1% [5] - 9月末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粮食价格稳中略降 [5] - 畜禽价格以涨为主,活牛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活羊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 [5] - 蔬菜价格普遍上涨,水果价格有涨有跌 [5]
魏锋华:前三季度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7
农业经济总体形势 - 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稳产增产 [1]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2] - 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2] -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国家政策支持及耕地保护措施为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奠定基础,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2] 畜牧业生产 - 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3]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猪肉产量4368万吨,增长3.0% [3] -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长2.3%,能繁母猪存栏4035万头,同比下降0.7% [3] - 肉牛出栏3564万头,增长2.0%,牛肉产量550万吨,增长3.3% [4] - 羊出栏21155万只,下降5.7%,羊肉产量341万吨,下降4.3% [4] - 家禽出栏132.7亿只,增长6.4%,禽肉产量2053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2646万吨,略增0.2% [4] 农产品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其中三季度下降4.5% [5] - 分类别看,农业产品价格下降2.5%,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5.4% [5] - 分品种看,谷物价格下降3.3%(小麦降2.5%,稻谷降1.6%,玉米降5.3%),生猪价格下降6.9% [5] - 9月末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畜禽价格以涨为主,生猪价格环比下降4.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