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化

搜索文档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改革金融领域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4:33
退休储蓄投资私人资产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允许普通美国人将退休储蓄投资于私募股权、加密货币和私人房地产等私人市场资产 [1][2] - 该举措为华尔街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提供了接触401(k)退休福利计划庞大资金池的机会 [2] - 蓝猫资本联合首席执行官马克·利普舒茨称此行政令是"朝着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 [2] - 投资私人市场通常伴随较高费用和较低流动性 可能影响雇主在401(k)计划中加入私人市场选项的意愿 [2] - 穆迪公司全球私募信贷负责人警告 若新投资未能兑现预期回报 资产管理公司可能面临诉讼和监管压力 [2] - 养老金计划早期已开始投资私人市场以追求更高回报 随着401(k)计划取代传统养老金 华尔街对该市场兴趣将增长 [2] 银行去银行化问题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调查银行是否存在基于政治或宗教原因的歧视行为 [1][4] -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大银行被指控因"声誉风险"剔除火器制造商、石油天然气公司等客户 [4] - 命令指示监管机构停止使用"声誉风险"作为剔除客户的理由 特别是基于政治背景的决策 [4] - 银行政策研究所认为监管过度和监督裁量权使用是该问题核心 [4] - 共和党人指出银行常利用模糊法律风险或内部规则为政治性决策提供理由 [4] - 堪萨斯州总检察长克里斯·科巴赫曾领导州总检察长向美国银行发函 关注其"歧视保守派"问题 [4]
特朗普指责银行歧视:摩根大通要求20天内关账户,美银拒绝他10亿美元存款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04:57
特朗普与银行的纠纷 - 特朗普指责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因意识形态原因拒绝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称银行业对他存在严重歧视 [1] - 摩根大通要求特朗普在20天内关闭持有数十年的账户,美国银行拒绝了他存入超过10亿美元的要求 [1] - 特朗普表示最终只能求助于各地的小银行 [1] - 特朗普指责拜登政府期间的银行监管机构被指示"竭尽所能摧毁特朗普" [1] - 纽约民事欺诈案的败诉限制了特朗普在纽约州的商业活动能力,包括三年内禁止特朗普集团从纽约特许银行获得贷款 [1] 行政令内容 - 特朗普政府准备签署行政令,要求银行监管机构调查金融机构是否违反联邦法律关闭特定客户账户 [2] - 行政令将要求银行在120天内审查关闭客户账户的理由,金融监管机构进行120至180天的自查 [2] - 行政令预计本周内提交,任何刑事调查结果将直接提交给司法部 [2] 银行回应 - 摩根大通表示不会因政治原因关闭账户,支持监管改革 [3] -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表示特朗普追求的是正确目标,重新审视法律法规是正确的 [4] - 银行政策研究所表示需要重新制定规则,认为问题的核心是监管过度和监管自由裁量权 [5] "去银行化"争议 - 保守派长期抱怨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对枪械制造商、化石燃料公司等行业存在"去银行化"做法 [6] - 美国银行表示遵守政府规则法规有时会导致退出客户关系的决定,但不因政治原因关闭账户 [6] - 2018年佛罗里达州枪击事件后,美国银行限制向制造非军用突击步枪的公司放贷 [7] - 花旗集团今年6月结束了对零售客户枪支销售限制的七年政策 [7] 其他相关事件 - 特朗普集团今年3月起诉第一资本金融公司,指控其在2021年因政治原因关闭了该房地产公司数百个账户 [7] - 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称将在银行审查中去除"声誉风险"这一考量因素 [7]
“去银行化”!美国银行业成为特朗普的下一个目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19:57
美国大型银行面临的政治与监管压力 -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被共和党州政府指控出于政治动机歧视枪支制造和化石燃料等行业,并因此被列入州政府合同黑名单 [1][2] - 银行辩称业务决策基于财务、法律和声誉风险评估,而非政治立场,并已与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官员会面以澄清立场 [1][2] - 花旗集团与德克萨斯州州长讨论其停止向21岁以下人群销售枪支的公司提供服务的政策,摩根大通等银行更新政策强调不基于政治立场歧视 [2] 银行政策调整与行业影响 - 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已取消或考虑取消对煤炭行业的合作限制,美国银行于2023年末取消对煤炭公司的禁令 [3] - 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退出"净零银行联盟",该气候组织此前被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质疑 [2] - 摩根大通表示与政策制定者沟通有助于改善银行运营,美国银行强调政策调整符合现有惯例 [3] 特朗普政府的潜在干预 - 特朗普政府考虑推出"去银行化"行政命令,可能由国内政策委员会起草,其他白宫部门参与 [3][4] - 行政命令可能危及银行与联邦政府的核心业务关系,如国债销售,佛罗里达州法律甚至提及对基于政治决策的银行采取"解散或重组"措施 [3][4] - 特朗普集团起诉Capital One银行,指控其2021年关闭公司账户出于政治分歧,银行否认该指控 [3] 监管环境变化与银行应对 -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Tim Scott提出立法禁止监管机构考虑声誉风险因素,美联储等机构已从银行检查中移除该概念 [5] - 大型银行向共和党州政府及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表示,监管机构曾要求其评估客户构成的声誉风险,包括负面报道的影响 [5] - 俄克拉荷马州财政部长呼吁银行在投资决策中避免政治意识形态介入,强调中立立场 [6]
金融监管新动向:美联储牵头 三大监管机构剔除银行“声誉风险”考核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7:33
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去银行化"争议再度被提及,该术语特指金融机构单方面终止特定客户服务的做 法,但消费者权益团体认为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存在夸大成分。曾在美联储及拜登政府财政部任职的格雷 厄姆·斯蒂尔分析指出:"声誉风险过去仅作为监管考量因素之一存在,实践中极少成为要求银行整改的 唯一依据。" 监管改革动向已引发连锁反应: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代理主席特拉维斯·希尔三月致函国会议员 时明确表示,该机构计划将声誉风险从监管体系中"彻底移除";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亦于年初宣布从审 查手册中删除相关表述。这场由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推进的规则调整,标志着美国银行业监管框架正 在经历重要转向。 美联储于本周一宣布,将正式停止在银行审查中纳入声誉风险评估,此前银行业团体与共和党议员曾多 次批评这一机制存在不公平性。该机构表示,已着手修订监管文件中的相关表述,未来将以更具体的金 融风险分析替代原有框架,但强调此举不会削弱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严格要求,各机构仍需维持稳健运营 以保障金融安全。 这一政策转向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二月的承诺形成呼应。当时鲍威尔曾表态将删除监管文件中允许 官员追踪所监管银行"争议性言论或活动"的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