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罚制

搜索文档
全链条监管!上半年64家券商收超200张罚单,剑指投行、经纪业务“痼疾”
新浪财经· 2025-07-07 08:05
监管力度升级 - 2025年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64家券商累计开具超200张罚单,涵盖经纪、投行等核心业务领域 [1] - 监管体系特征包括一案多罚、重罚关键责任人、全流程穿透监管 [1] - "一案双罚(多罚)"成为常态,例如中信证券因员工违规操作被连开三张罚单,涉及分公司及个人 [1] 公司治理与关键少数处罚 - 针对券商公司治理"关键少数"的处罚案例明显增多,例如国都证券原总经理违规持股被罚15万元 [1] - 湘财证券前总裁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行为被罚没1842.29万元,并被实施5年市场禁入 [1] - 多家券商的业务分管高管、质控负责人因关联违规行为受到连带处罚 [1] 投行业务监管 - 投行业务呈现穿透全链条监管模式,例如华林证券因尽职调查浮于表面等问题被罚 [2] - 浙商证券因质控现场核查走过场、内控流程漏洞多被严肃问责 [2] - 2025年投行业务仍是违规"高发地",中信证券、国投证券等因违反再融资分类审核机制被监管警示 [2] 经纪业务违规 - 经纪业务中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问题屡禁不止,例如华源证券山西分公司员工违规操作客户账户被警示 [4]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员工因违规炒股分别被罚没426.27万元、107.57万元 [4] - 违规原因包括员工守法意识淡薄、券商内部管控漏洞、违规成本较低 [4] 监管政策调整 -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突出"打大打恶"导向 [5] - 修订内容包括优化评价结果下调手段、调整扣分分值,强化监管惩戒与风险化解效能 [5] - 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导致证券公司评价结果下调,影响市场声誉和业务开展 [5]
私募展业多环节问题被点名 上半年收到180张罚单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11
本报记者 方凌晨 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私募基金行 业监管,《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梳理,今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共对130余家私募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开出180 张罚单(根据处罚日期统计),私募展业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问题"被点名"。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私募基金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 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未来,私募机构仍需合规展业。 被罚事由涉及展业多个环节 还有一些罚单指向私募机构内部治理不完善。多家私募机构因为未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未建立关联交易制度、实际 执行的产品等级分类与制度不符、从事与私募基金无关的其他业务等问题被处罚。 "双罚制"增强监管威慑力 从证监局披露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证监局对在展业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的私募机构及其相关负 责人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公开谴责以及罚款等措施。 今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共开具180张私募罚单,处罚事由覆盖私募机构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多个环节的问题。 在私募基金的募集和销售方面,基金销售人员、 ...
金融严监管驱动机构完善内部治理
金融时报· 2025-05-14 09:43
进入2025年,金融监管坚持"长牙带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减。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截至4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 共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各分支机构)开出727张罚单,涉及商业银行主体超300家,被罚没金额达到 5.62亿元(按处罚公告日统计)。 在业内专家看来,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将进一步持续和深化,金融管理部门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 求,深入实施"五大监管"。"严监管将会促进金融行业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推动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 理能力,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增强市场信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金融监管总局4月份公布的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中,提到修订《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办法》,并包含制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9部规章,释放出加快补齐制 度短板、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的信号。 透视727张罚单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减。截至4月末,相 关主体共收到罚单1916张,其中机构收到罚单727张。 从机构类型来看,各类商业银行都有涉及。从罚单数量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