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识

搜索文档
 对话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 为何放弃2K与哈苏?揭秘165Hz高刷背后的“反共识”抉择
 凤凰网· 2025-10-28 13:52
 核心战略 - 公司采取“反共识”打法,极度聚焦于“性能Ultra”战略,旨在为偏好游戏的年轻用户提供极致性能和游戏体验 [1][2] - 战略核心是放弃面面俱到的“水桶机”路线,将资源押注于性能和游戏两大长板,同时在其他方面保持同档位主流水准 [2][7]   产品决策与用户体验 - 关键产品决策包括在旗舰机型一加15上选择1.5K分辨率+165Hz刷新率屏幕,而非传统2K屏,依据是用户数据显示2K分辨率开启率仅20%多,且165Hz比分辨率提升带来更明显的体验改善 [2] - 为强化游戏体验,公司定制了“风驰游戏内核”并采用自研的“超薄手撕钢”材料以提升VC散热效率 [2][6] - 尽管取消了与哈苏的影像联名标识,但公司继承了合作经验,并宣称一加15的实际影像效果为历史最佳 [4]   财务表现与定价策略 - 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了36.7%的同比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将接近50%,增长主要来源于核心年轻游戏用户群体,其数量相比去年翻了一倍 [1][3] - 面对供应链内存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公司坚持“未来三年硬件综合利润可以为零”的承诺,定价逻辑优先考虑产品力和用户体验,将规模提升置于利润之前 [3]   品牌协同与技术布局 - 在OPPO体系内,公司与主品牌的协同不存在障碍,双方锚定的用户原点不同,一加15的产品定义和市场策略清晰,未因主品牌而有所“克制” [4] - 在核心技术上进行深度合作,将首发并与高通联合定义了第五代骁龙8旗舰芯片,该合作历时两年 [6] - 未来业务拓展将继续围绕性能和游戏赛道,人群和核心场景保持不变 [5]
 投资宇树的故事:我的错误、思考和成长
 混沌学园· 2025-03-05 18:37
 核心观点 - 宇树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创新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产品,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非凡魅力 [1] - 宇树科技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和极致降本战略,实现了产品性能与价格优势,奠定市场统治力 [5][10] - 创始人王兴兴具备对产品、成本与定价的深度思考,以及极致主义精神,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 [4][11] - 投资机构通过宇树案例反思了精英主义偏见,调整了人才评估模型,更看重创始人的实际能力而非背景 [6] - 宇树科技的成功验证了"反共识"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的价值 [14]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10月:宇树科技发布Laikago机器人,定价20,000-30,000美元,性能媲美波士顿动力但价格仅为其1/10 [4][5] - 2017年11月:投资机构首次接触创始人王兴兴,对其成本控制能力和定价策略印象深刻 [4] - 2019年9月:南京大学AI实验室证实宇树产品性能优异,国内外AI实验室都首选宇树机器人 [7] - 2020年初:完成Pre-A轮融资 [1][8] - 2023年:公司收入过亿,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采用纯电机技术路径,区别于波士顿动力的液压控制系统,兼顾性能与量产可行性 [4][10] - 产品具备突出的稳定性,平衡算法能力获得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专家高度评价 [4] - 通过类Kickstarter的订单众筹验证需求,采用柔性交付模式,在资金有限情况下保持盈利能力 [10] - 产品在国内外AI实验室广泛应用,获得研究人员高度评价 [7][9]   创始人特质 - 具备清醒的野心和战略规划能力,曾通过大疆实习积累经验、资源和背书 [5] - 对产品、硬件、结构及营销有极致追求,精准把控产品定义和推出节奏 [11] - 对成本与定价有深度思考,坚信未来降本预期 [4] - 毕业于上海大学,打破机器人行业需要顶尖学府背景的刻板印象 [6]   投资方法论演进 - 从依赖创始人精英背景转向更立体的六维度人才评估模型 [6] - 强调"真专家"价值,通过行业一线创业者获取宝贵信号 [8] - 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原则,重视实地考察获取真实信息 [9] - 提出"把握两个真,建立两个网"策略:把握真需求和真专家,建立认知网络和信任协同网络 [8]   市场表现与认可 - 产品在CES展上大放异彩,成为全球科技焦点 [1] - 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以灵动舞姿征服全国观众 [1] - 产品在伯克利和斯坦福的AI实验室及硅谷研究院广泛应用 [9] - 国内外AI实验室都首选宇树机器人,甚至出现"一狗难求"现象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