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周期

搜索文档
看懂周期赚大钱!巴菲特早年靠这波行情封神,普通人也能学
商业洞察· 2025-08-28 18:08
巴菲特早期投资表现 - 1957-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持续超越道琼斯指数 其中1968年领先50个百分点 [1][2] - 1957年收益10.4% 同期道琼斯指数下跌8.4% 1965年收益达47.2% 指数仅14.2% [2] - 1966年停止接纳新投资者 1967年坦言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968年宣布退出投资界 [1] 美股超级周期特征 - 1949-1968年战后爆发增长:婴儿潮需求扩张 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复苏 [6]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通胀率从20%下降 道琼斯指数年化实际回报率达15% [7]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标普500从高点下跌57%后开启长牛 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8] - 共同特征包括低起始估值 低资金成本 低初始收益率 配合经济增长与监管改革 [9] 市场弱周期表现 - 1968-1982年高通胀时期:标普500名义总回报-5% 年化-0.4% 债券回报低于股票 [11][12] - 2000-2009年泡沫周期:科技股泡沫破裂叠加9/11事件 房地产繁荣与金融危机交替 [13] - 弱周期特点为长期低增长 高波动 实际回报率低迷 [9] 后现代周期驱动因素 - 资金成本从历史低位回升 量化宽松转向量化紧缩 [17] - 经济增长受人口增速放缓制约 人工智能或提升生产率 [18] - 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 供应链重构催生新商业机会 [16][18] - 劳动力与大宗商品供给趋紧 成本压力上升 [18] - 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提高 企业利息支出与税收负担加重 [18] - 资本支出向实体基础设施倾斜 国防与ESG需求成为新驱动 [19] - 人口老龄化推高政府债务 地缘政治多极化增加不确定性 [19]
新周期来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06 10:56
巴菲特早期投资表现 - 1957-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年均收益显著超越道琼斯指数,1968年领先幅度达50个百分点[1] - 1957年收益10.4% vs 道琼斯-8.4%,1958年40.9% vs 38.5%,1965年45.9% vs 22.2%,1968年59% vs 9%[2] - 1966年停止接受新投资者,1968年在业绩巅峰时期宣布退出投资界[1] 美股超级周期特征 - 1949-1968年:战后经济爆发增长,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复苏,婴儿潮刺激需求[4] - 1982-2000年:通胀问题解决推动牛市,道琼斯年均复合回报15%,估值扩张明显[4] - 2009-2020年:量化宽松政策下股市复苏,标普500从2007高点下跌57%后开启长牛[4] 超级周期驱动因素 - 资金成本下降或维持低位[5] - 初始收益率处于低位[6] - 供给侧改革、技术变革与全球化共同推高收益率[6] - 经济增长强劲与监管改革降低风险溢价[6] 弱周期表现 - 1968-1982年:标普500名义回报-5%(年化-0.4%),债券回报低于股票,仅实物资产正回报[7] - 2000-2009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后标普500下跌57%,"9·11"事件与次贷危机加剧调整[8] 后现代周期新特征 - 资金成本上升:利率与通胀从历史低位回升[11] - 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速下降抵消AI生产力提升[11] - 全球化转向区域化:供应链重构带来新商业机会[11] - 资本支出增加:ESG需求推动基础设施投资[12] -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提高:多极化世界增加不确定性[13]
【有本好书送给你】下一个超级周期什么时候来?
重阳投资· 2025-07-16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 阅读是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径,重阳推崇通过阅读获得成长 [2][3] - 专栏每期围绕书籍展开,包括书评、书单或书摘,并设置互动话题 [4][5] - 精选优质好书赠送给高质量留言的读者 [6] - 阅读能带来思考的力量,帮助思想更有厚度和方向 [7] - 本期推荐书籍《周期与财富》,探讨财富与周期的关系 [9][31] 超级周期 - 1949-1968年:二战后爆发式增长,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婴儿潮增强需求端 [15]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解决通胀是关键,美联储基准利率从10%提高到20%,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复合实际回报率达15% [16]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推动股市复苏,标普500从2007年高点下跌57%后开启长牛市 [17][18] - 超级周期的共同点:低估值、下降或低的资金成本、初始低收益率,强劲增长和监管改革降低风险溢价 [19] 肥而平时期 - 1968-1982年:高通胀和低回报率,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名义回报率-5%,年化-0.4%,债券回报率更低 [21] - 2000-2009年:科技股泡沫破灭,"9·11"冲击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高风险溢价,房地产繁荣和银行业危机引发大熊市 [22] 后现代周期 - 可能反映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特点,同时受碳减排、区域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影响 [25] - 驱动因素包括资金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转向区域化、劳动力和大宗商品价格升高 [27] - 其他驱动因素:政府开支和债务增加、资本性和基础设施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紧张加剧 [28][29] - 供给冲击如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供应链,企业关注点从效率转向抗压能力 [26] 书籍信息 - 书名:《周期与财富》,作者彼得•C.奥本海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 [9][32] - 作者是高盛集团全球投资研究部门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近40年宏观研究经验 [33] - 书籍探讨超级周期的驱动因素、拐点判断和技术进步影响,分析后现代周期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31]
好书推荐 | 下一个超级周期什么时候来?
点拾投资· 2025-07-08 15:04
巴菲特早期投资表现 - 1957-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远超道琼斯指数 1968年业绩领先道琼斯指数50个点 [1] - 1966年停止接受新投资者 1967年表示难以适应市场形势 1968年获评"全美最优秀的投资经理"后宣布退出投资界 [1] 超级周期特征 - 战后1945-1968年黄金年代: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爆发增长 婴儿潮刺激需求端 [7]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通胀问题解决(利率从20%降至10%) 柏林墙倒塌提振信心 道琼斯指数年化实际回报达15% [8]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标普500从高点跌57%后开启最长牛市 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10] - 共同驱动因素:低估值起点 下降的资金成本 初始低收益率 叠加技术变革与全球化 [11][12] 肥而平时期特征 - 1968-198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引发高通胀 标普500名义回报率-5%(年化-0.4%) 仅实物资产正回报 [15][16] - 2000-2009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叠加9·11事件 房地产繁荣后崩盘引发银行业危机 [17][18] 后现代周期驱动因素 - 宏观转向:资金成本上升(量化紧缩) 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速下降) 全球化转为区域化 [23][24] - 成本结构变化:劳动力/大宗商品价格升高 政府债务及税收增加 ESG需求推高资本支出 [24][25] - 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区域化重构 多极化世界提升风险溢价 人工智能与碳减排催生新机会 [2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