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非咖双引擎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星巴克中国25年首降价的背后:市场压力下的转型与股权出售疑云
新浪证券· 2025-06-18 10:10
星巴克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首次主动下调10款非咖啡饮品价格,最高降幅达6元,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由31元降至26元,大杯白桃星冰乐从41元调整为35元 [1][2] - 此次降价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优惠券的"曲线降价"模式,标志着公司直面本土品牌的价格战 [2] -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收入29.68亿美元,同比下跌6.13%,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6%,平均客单价下跌4%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瑞幸咖啡2024年营收344.75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88.65亿元,同比上涨41.2%,库迪咖啡京东外卖订单突破1亿单 [2] - 星巴克"第三空间"优势被消解,外卖业务占比达47%,门店密度饱和导致单店客流分流 [3] - 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门店突破1800家,库迪咖啡成立3年已有10050家门店 [8]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着力加码"非咖啡"消费场景,构建"咖啡+非咖"双引擎模型,通过完善非咖啡产品矩阵实现体验精准定制 [4] - 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689亿元,比现磨咖啡高出超1000亿元 [4] -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门店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共7758家门店,2024财年新增166个县级市场 [4] 运营调整与挑战 - 公司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店长开始"一拖二"管理两家门店,但后来承认减少门店人力的假设不准确 [5][6] - 非咖产品配方仍脱离不开全球研发系统,需研发更多贴近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饮品 [8] - 小幅降价难以建立"高性价比"感知,需平衡高端定位与价格竞争力的难题 [8] 股权变动与管理层调整 - 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等多家私募基金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华润集团、美团等中资企业也作为潜在买家 [7] - 若达成特许经营协议,星巴克中国估值将超过10亿美元 [7] - 执掌中国业务多年的王静瑛退休,公司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由杨振担任 [7]
星巴克首次直接降价,并非放弃“咖位”
财富FORTUNE· 2025-06-13 21:19
星巴克中国战略调整 - 星巴克中国采取与全球市场不同的战术 未纳入全球精简菜单、减少折扣等战略调整计划 [1][2][3] - 中国市场对星巴克愈发重要 2025财年Q2中国营收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 同店交易量增长4% 而北美同店交易量下降4% [4][5] 价格策略变化 - 首次主动降价 针对星冰乐等非咖产品推出"夏日心动价" 大杯平均降幅约5元 但优惠后仍不低于23元 [6] - 降价目的为抢夺市场注意力而非价格战 与瑞幸等品牌保持价格区隔 [6][7] - 非咖产品战略意义重大 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689亿元 比现磨咖啡高出1000亿元 [7] 产品战略调整 - 构建"咖啡+非咖"双引擎模型 完善非咖产品矩阵以适应不同消费场景 [8] - 面临产品同质化挑战 其他品牌已模糊咖啡与茶饮边界 且低价选择众多 [8] - "第三空间"差异化优势受冲击 竞品纷纷推出环境优化的旗舰门店 [8] 门店扩张计划 - 逆势扩张门店 2025财年Q2中国门店数同比增长9% [8] - 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 计划将中国门店从8000家扩至20000家 高盛牵头股权出售事宜 [9][10] - 公司重申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 认为该市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