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质驱动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跨越五千里山河,汾酒以品质之约铸就清香新史诗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22:35
行业趋势 - 清香型白酒品类正向20%市场份额目标进发,品质成为市场竞争关键因素 [2] - 白酒行业进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品质驱动转型趋势明显 [12][15] - 行业竞争规则或将重塑,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驱动"发展模式 [11] 公司战略 - 汾酒实施"品质驱动增长"战略,通过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全链标准构建底层逻辑 [2] - 在全国布局140万亩原粮基地,覆盖北纬36°-45°黄金种植带,采用"土地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 [8][9] - 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产区"种源创新模式,实现从种子到酒曲的全链条品质闭环 [6][7] 技术创新 - 在新疆奇台推出定制化"汾酒大麦1号"品种,亩产提升15%,糖化效率提高20% [6] - 该品种具备抗逆性强、酿造适配性优、风味物质匹配清香型需求三大优势 [6] - 通过定向育种将科研资源与产业需求结合,实现种源标准化建设 [7] 产品布局 - 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品牌及玻汾、老白汾、青花20、青花30四大单品 [12] - 青花30·复兴版和青花40作为高端标杆产品,带动品牌价值提升 [15]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实施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精准策略 [12] 发展前景 - 公司营收实现"三级跳"重回行业前三甲,即将进入稳健增长第二阶段 [11][15] - 方正证券预测25-26年为调整期,27-30年将全面提升产品价格释放增长潜力 [15] - 作为清香品类龙头,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引领行业高质量复兴 [15] 品质体系 - 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管控体系,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 [13] - 传承非遗酿造工艺,结合智能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 [13] - 通过140万亩原粮基地建设实现"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产品目标 [9][13]
跨越五千里山河,汾酒以品质之约铸就清香新史诗
经济观察报· 2025-08-08 19:26
清香品类复兴与汾酒增长动力 - 清香型白酒品类正向20%市场份额目标进发,品质成为决胜关键[2] - 公司通过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全链标准的系统性实践构建"品质驱动增长"底层逻辑[2] - 高品质为汾酒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将引领高质量发展清香时代[1][17] 原粮战略与品质保障 - 公司在北纬45°新疆奇台建立"汾酒第一车间"大麦制种基地,利用当地3000小时年日照和160天无霜期气候优势[4][6] - 推出定制化"汾酒大麦1号"品种,亩产提升15%,糖化效率提高20%,发酵周期显著缩短[6] - 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产区"种源创新模式,实现从田间到酒曲的品质闭环管理[6][7] - 在全国布局140万亩原粮基地,采用"土地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保障原料品质[9]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品牌及玻汾、老白汾、青花20、青花30四大单品[13] - 青花30·复兴版及青花40等高端产品表现突出,成为清香高端标杆[16] - 营收实现"三级跳"重回行业前三甲,即将进入持续稳健增长第二阶段[13][17] 发展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坚持"品质+文化"发展公式[13] - 建立全产业链品质管控体系,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14] - 作为清香品类"领头雁",肩负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使命[17] - 方正证券研报预计25-26年进入复兴纲领第二阶段,27-30年全面提升产品价格[17]
跨越五千里,“汾酒第一车间”一粒种子的产业价值革命样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2:48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白酒行业迈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阶段,清香型白酒品类正向20%市场份额进发[1][4] - 公司选择逆向布局产业链上游,通过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和全链标准构建"品质驱动增长"模式[1] - 行业竞争维度正从后端酿造向前端种源延伸,种源创新成为破局关键[7] 原粮基地建设与种植管理 - 公司在北纬36-45度黄金种植带建设140万亩原粮基地,覆盖高粱、大麦、豌豆等作物[4] - 采用"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形成"种、酿、藏"全产业链体系[4] - 新疆奇台县基地年日照3000小时、无霜期160天,具备得天独厚的麦类种植条件[2] 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汾酒大麦1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具有亩产高、抗逆性强特点,精准匹配酿酒需求[3] - 该品种在奇台试种表现优异,经受住极端天气考验,计划大面积推广[3] - 公司是行业少数对原料种子进行标准化命名并投入定向培育的企业[7] 产业链协同与价值创造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保障农户收益,如李俊山1300亩大麦种植获得定金支持[6] - 原粮基地被视为"第一车间",既保障品质又带动农户增收和区域产业兴旺[6][7] - 形成"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优质原粮-消费产品"的完整价值链[7] 未来发展计划 - 将持续扩大原粮基地规模并优化种植布局[7] - 通过原粮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提升产品力与竞争力[7] - 目标破解行业"品质焦虑",实现土地与时间的长期价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