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驱动增长

搜索文档
跨越五千里山河,汾酒以品质之约铸就清香新史诗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22:35
从山西杏花村到新疆奇台,跨越五千多里山河,汾酒将"汾酒第一车间"布局在北纬45°的大麦黄金产区,以一场跨越山海的品质之约,寻找中国白酒的黄金 起点。 第一车间IP升级,原粮战略铸酒魂 汾酒的原粮基地建设是其品质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汾酒在北纬36°到45°之间的"黄金种植带"上,总共布局了约140万亩原粮基地。这些基地分布在山 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多个省份,主要种植高粱、大麦、豌豆等酿酒所需的核心原料。 在清香型白酒不断开疆拓土、整个品类向20%市场份额奋勇进发的当下,品质已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汾酒以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全链标准的系统性实 践,共同熔铸为"品质驱动增长"的底层逻辑。这不仅为清香白酒的可持续增长注入澎湃且确定的动能,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品质白酒宏大叙事中,深深刻下 了无可替代的汾酒坐标。 天山沃野启种源,科研匠心链品质 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的核心工艺依赖优质大曲。大麦是制作大曲的关键原料,其发达的酶系和适中的淀粉含量为固态发酵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 生长环境,直接决定了酒曲的发酵效率与风味物质转化能力。为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汾酒将制曲专用大麦的制种基地锁定在新疆奇台县——这座被国家认 证 ...
跨越五千里山河,汾酒以品质之约铸就清香新史诗
经济观察报· 2025-08-08 19:26
在清香品类的整体复兴下,高品质给汾酒增长提供了强劲动 力,汾酒对品质的坚守和追求,也将引领一个全新高质量发展 的清香时代。 作者: 周远 封图:图虫创意 从山西杏花村到新疆奇台,跨越五千多里山河,汾酒将 " 汾酒第一车间 " 布局在北纬 45° 的大麦黄金产区,以一场跨越山海的品质之约,寻找中国 白酒的黄金起点。 在清香型白酒不断开疆拓土、整个品类向 20% 市场份额奋勇进发的当下,品质已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汾酒以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全链标准的系统 性实践,共同熔铸为 " 品质驱动增长 " 的底层逻辑。这不仅为清香白酒的可持续增长注入澎湃且确定的动能,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品质白酒宏大叙事 中,深深刻下了无可替代的汾酒坐标。 天山沃野启种源,科研匠心链品质 " 这里的气候条件几乎为大麦量身定制。 "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指出,奇台大麦以 " 高产、优质、抗逆 " 著称,其蛋白质含 量、淀粉结构等指标天然契合白酒酿造需求,成为汾酒选定此地作为制种基地的核心原因。 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的核心工艺依赖优质大曲。大麦是制作大曲的关键原料,其发达的酶系和适中的淀粉含量为固态发酵微生物提供了理 ...
跨越五千里,“汾酒第一车间”一粒种子的产业价值革命样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2:48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白酒行业迈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阶段,清香型白酒品类正向20%市场份额进发[1][4] - 公司选择逆向布局产业链上游,通过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和全链标准构建"品质驱动增长"模式[1] - 行业竞争维度正从后端酿造向前端种源延伸,种源创新成为破局关键[7] 原粮基地建设与种植管理 - 公司在北纬36-45度黄金种植带建设140万亩原粮基地,覆盖高粱、大麦、豌豆等作物[4] - 采用"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形成"种、酿、藏"全产业链体系[4] - 新疆奇台县基地年日照3000小时、无霜期160天,具备得天独厚的麦类种植条件[2] 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汾酒大麦1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具有亩产高、抗逆性强特点,精准匹配酿酒需求[3] - 该品种在奇台试种表现优异,经受住极端天气考验,计划大面积推广[3] - 公司是行业少数对原料种子进行标准化命名并投入定向培育的企业[7] 产业链协同与价值创造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保障农户收益,如李俊山1300亩大麦种植获得定金支持[6] - 原粮基地被视为"第一车间",既保障品质又带动农户增收和区域产业兴旺[6][7] - 形成"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优质原粮-消费产品"的完整价值链[7] 未来发展计划 - 将持续扩大原粮基地规模并优化种植布局[7] - 通过原粮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提升产品力与竞争力[7] - 目标破解行业"品质焦虑",实现土地与时间的长期价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