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政策问答:提升农村公路质量,还有哪些新举措?
人民日报· 2025-11-19 08:32
从增量看,按照《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部署,到2035年还要新建30余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将 稳定在500万公里左右。增量建设总体放缓,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精准有序,更好适应村庄布局和人 口迁移需要。 从存量看,新建任务逐步减少,养护、管理、运营的比重相对提升。以养护为例,全国农村公路中技术 状况为差的路段约18.4万公里,已有179.4万公里农村公路使用年限超15年。集中进入养护期,存量更新 改造提升的空间很大。 新一轮改造提升,重点在哪? 这几年,家门口的农村公路越来越平坦宽阔。接下来,良好路况能保持住吗?还会不会进一步改造提 升?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补齐农村现代生活条件 短板,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一路通,百业兴。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城乡交通运输 一体化,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保障。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公 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实现了约3万个乡镇、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 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 ...
提升农村公路质量,还有哪些新举措(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11-15 06:51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与成就 - 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实现约3万个乡镇和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里,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3.4亿元 [1] - 农村公路发展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 [1] 未来增量与存量发展目标 - 到2035年计划新建30余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将稳定在500万公里左右,增量建设总体放缓 [1] - 全国农村公路中技术状况为差的路段约18.4万公里,已有179.4万公里农村公路使用年限超15年,集中进入养护期 [2] - 存量更新改造提升空间巨大,养护、管理、运营的比重相对提升 [2] 新一轮改造提升重点方向 - 优化完善公路路网:做优增量按三级及以上标准建设骨干路网,优化存量实施老旧公路改造和拓宽 [3] - 切实加强安全保障:重点推进危旧桥梁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强化运营安全和超限超载治理 [3] - 全面强化养护质量:年度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列养率达100%,加大养护资金投入 [3] - 扎实提升运输品质: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促进交旅融合和客货邮融合发展 [3]
2027年北京“美丽乡村路”总里程将拓展至2000公里以上
新京报· 2025-11-11 19:08
北京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 - 北京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到2027年将“美丽乡村路”总里程拓展至2000公里以上[1][6] - 北京市已累计创建“美丽乡村路”370条共1542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近十分之一,并评选出“最美乡村路”96条723公里[6] - 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深化“公路+”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产业能级提升[1][6] 怀黄路项目概况与经济效益 - 怀黄路全长36.11公里,是怀柔区一条贯穿西部山区的公路,连接4个乡镇与30多个行政村,串联多个标志性景区[2][4] - 该公路年带动板栗产业5000余户农户增收3000万元,沿线23家标准化采摘园年产值约1500万元[2] - 公路串联起沿线260余家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77.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48亿元,形成“长城民宿集群”[1][3] 公路提升改造与特色功能 - 公路部门对怀黄路实施了全方位提升改造,包括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打造慢行系统、设置路侧停车服务设施等[4][5] - 针对山区路况特点,采取了修复破损路面、整治山体滑坡隐患、增设波形钢板护栏等措施[5] - 创新设置彩色“慢行系统”与骑行驿站,既满足日常通勤,又适配市民休闲需求[5]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怀黄路构建了交通、农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消费生态,突破单一交通功能[3] - 道路促进了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乡村咖啡馆、农事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兴起[3] - 公路的精细管养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3] 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 - 公路部门着力提升怀黄路道路景观,持续推进沿线绿化补植,依托沿线70%的森林覆盖率和93%的林木绿化率进行生态保护[4] - 北京市完善“快进慢游”网络,密云区水库南线、延庆区松闫路等入选各类最美公路评选,有效串联乡村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资源[6]
我说变化丨“路修好了,生活更方便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1-10 08:17
道路质量与监管 - 湖北省通城县马港镇程坳村的农村水泥路在建成不到两年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路面千疮百孔、坑坑洼洼 [1] - 道路质量问题导致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混着烂泥,影响车辆通行和居民出行安全 [1] - 县纪委监委介入后,县交通运输局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测,通过钻芯机检测路面并核查施工图纸 [1] 问题处理与整改 - 因道路存在质量问题,相关村干部受到严肃处理,施工方被勒令重新修路 [1] - 再次施工过程中,村里纪检委员加强现场监督,包括材料进场过磅、路面浇筑厚度和排水沟坡度测量 [1] - 整改后道路路面平整、车道宽敞、排水沟畅通,从“糟心路”转变为“舒心路” [2] 经济效益与生活改善 - 道路修好后,汽车可直接开到地头,村民种植的油茶收购价每斤提高两毛钱 [2] - 道路改善使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2]
河北今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4870.4公里 农村路网基本形成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19:40
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 截至10月底,河北省今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里程达4870.4公里,完成投资99.2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 - 河北省连续五年将“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列入全省民生工程 [1] - 今年共下达省级及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补助资金29.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3.1亿元、省燃油税资金16.1亿元 [1] 路网与治理体系 - 通村畅乡的农村路网已基本形成,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加快完善 [1] - 科学精细的管养能力明显增强,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1] - 成立督导组赴各地一线现场督导建设进度,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公路建设 [1] 公路养护与安全提升 - 扎实开展日常养护和安全提升,优良路率达到82.28% [2] - 18座危桥全部开工改造,确保“动态清零” [2] - 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23.4公里,路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 [2] - 以提高农村公路防灾减灾体系韧性为基础,加强农村公路隐患治理 [2]
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10-30 07:20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在“十四五”收官和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部署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旨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 “四好农村路”被定义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行业需按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开展工作 [1] - 行业应将农村公路发展融入交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1] - 行业需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难点问题 [1] 行业发展重点 - 行业需坚持建养协同以筑牢农村公路质量安全根基 [1] - 行业需推动管养联动以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民生效能 [1] - 行业需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大投入 [1] 具体工作部署 - 会议期间组织开展了《农村公路条例》宣贯培训 [1] - 会议现场观摩了长武县农村公路发展成效 [1] - 各级部门需对标补短强弱,统筹发展和安全,谋实谋准“十五五”建设发展工作 [1]
前9月我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里
人民日报· 2025-10-28 15:04
农村公路投资与建设进展 - 2025年1至9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3.4亿元 [1] - 同期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里,达到年度任务目标的75.4% [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 1至9月全国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总里程14.8万公里 [1] - 养护工程具体包括预防养护3.4万公里、修复养护7.9万公里、专项养护2.4万公里及应急养护1.1万公里 [1]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 - 1至9月全国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7万公里,完成全年目标的93.5% [1] - 同期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238座,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9% [1] 以工代赈实施情况 - 1至9月全国实施农村公路以工代赈项目1180个,完成投资42.4亿元 [1] - 项目发放报酬总额2.9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3.2万人,其中脱贫户8804人 [1]
推动解决堵点回应百姓关切 建好护好民心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17 08:12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 “两大路”改扩建后路面状况显著改善,由坑洼不平变为平坦宽阔 [2] - 公路畅通连接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熊猫谷等多个自然生态景观 [2] - 道路改善带动沙窝村发展农家乐、民宿近20家,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3万人次 [2] - 佛坪县农村公路通达总里程达665.2公里,近十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68.5公里,镇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5]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道路畅通后游客车辆可直接抵达店门口,促进了沿线农家乐生意红火 [2] - 村民种植的山茱萸等药材因运输条件改善得以顺利外销 [2] - 农村公路被定位为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和幸福民生路,旨在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5][6] 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 针对夜间照明不足问题,新安装投用430盏路灯,覆盖道路20公里以保障出行安全 [4] - 对全镇老化、年久失修的入户道路实施修复工程,预计11月底竣工 [4] - 县、镇、村三级均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并实行“路长制”进行持续养护 [5] 项目监督与推进机制 - 纪检监察机关将项目列入监督重点,聚焦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及工作作风 [3] - 运用“室组”“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 [3] - 对入户道路修复工程从立项、资金审批到材料采购、路面铺设进行全程跟进监督 [4] - 监督目标为确保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保障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6]
“四好农村路” 给这个乡带来蝶变
每日商报· 2025-10-15 10:27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 - 桐庐县自2018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以来累计投资超20亿元[3] - 合村乡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农村公路项目40个,总投资近1亿元,新改建公路45.405公里[1] - 桐庐县已实施新改建项目800公里、大中修项目45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89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612公里[3] 核心交通线路与功能 - 全长9.273公里的合大线串联红色教育基地并直抵滑雪场景区,成为集交通、生态、教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美丽走廊[1] - 32.539公里的分老线通过持续景观提升,营造出“畅、安、舒、绿、美、谐”的路域环境,成为交旅融合精品示范线[1] - 公路建设实现了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行政村通双车道、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等目标[3] 旅游业发展成效 - 2024年合村乡全乡接待游客近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营收1.2亿元[2] - 合村乡民宿发展到140余家,平均每家年收入超15万元[2] - 牛水坞小木屋度假项目年租金超20万元,接待游客4000余人,成为盘活乡村资产的样本[2] 物流网络与电商发展 - 桐庐县农村物流网点已达200余个,新改造升级客货邮农村物流网点41个[2] - 合村乡瑶溪村和三源村各新增一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源村服务点平均一天接收50多个快递[2][3] - 杭州町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町言农品”品牌,开发出100余种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走向全国[2] 乡村经济多元化业态 - 合村乡成功培育“水上漂流、冰上滑雪、天上滑翔、山上民宿”等“水陆空”立体多元业态[2] - 牛水坞小木屋项目通过经营权公开拍卖交由专业旅行社运营,实现资产盘活[2] - 公路畅通了农产品上行和电商物流渠道,后溪村青创工坊构建“一馆一堂四中心”的完善生态[2]
昔日“烦心路” 今日“幸福线”
经济日报· 2025-09-11 09:5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入9.6亿元升级农村公路1200余公里 打造示范线路500余公里 构建总里程超3200公里现代化农村路网体系[1] - 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 配备223名村级护路员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管养机制[2] - 建成张周线等示范公路 全长12.6公里 使12个村告别出行难[1] 物流与电商发展 - 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69个 寄递物流点212个 形成山货进城与网货下乡双向流通格局[2] - 小悟乡电商服务站年销农特产品800万元 田堂村土鸡蛋通过物流专线直达武汉商超[2] - 季店乡家庭农场借助交通条件发展直播带货 黄桃旺季日均发货2000箱[2] 产业经济带动 - 300余公里产业路贯穿77.4万亩特色基地 培育苗木花卉与生态养殖等10余个亿元级产业 年产值达60亿元[2] - 丰山镇8.6万亩桃树培育70余个品种 全产业链年产值16亿元 开通至武汉黄陂区2元公交专线[3] - 周巷镇8.8公里产业环线盘活千亩茶场 茶园民宿和露营基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产值突破1500万元[3] 乡村旅游与文旅融合 - 打造红色研学+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精品线路 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51.5亿元[4] - 青界公路串联红色遗址与生态景区 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3] - 七里冲村草莓基地结合夜游经济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王店镇磨山村融合石艺文化与红色研学[3] 民生改善与收入增长 - 公交班次20分钟一班 40分钟直达县城 实现路平车稳的出行条件[1] - 小悟乡高山绿茶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村民人均增收超3万元[2] - 5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