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迭代
icon
搜索文档
内外市场双拓技术产能双优 天宏锂电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66.47%
全景网· 2025-08-27 08: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7亿元 同比增长9.82% [1][3] - 净利润545.73万元 同比增长66.47%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 同比增长66.67% [1] - 电池组业务营收2.19亿元 同比增长13.78% 毛利率11.07% [3] - 境外市场营收395.79万元 同比增幅139.69% [1][3] 市场拓展与布局 - 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大增139.69% 成为重要增量点 [1][3] - 境内市场营收2.23亿元 同比增长8.77% [3] - 美洲市场电摩终端客户需求显著增加驱动增长 [3] - 工商业储能业务稳健发展 积极推进中大型储能电站业务 [1] - 产品获欧盟CE、美国UL、日本PSE等国际权威认证 [5] 产能与技术投入 - 研发费用778.15万元 同比增长42.43% 占营收比重3.43% [7] - 拥有30项国家授权专利 技术成果转化显著 [7] - 募投项目电池模组扩产投入6149.94万元 进度88.95% [8] - 研发运营展示中心投入2301.75万元 进度54.05% [8] - 扩产项目预期2026年2月完工 研发中心2026年6月完工 [8] 行业背景与竞争优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17500亿元 同比增长25% [2] - 固态电池市场2025年预计达29亿元 同比增幅70% [6][7] - 构建柔性生产体系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需求 [4] - 客户包括金轮信德、富士达集团、安徽合力等头部企业 [5] - 深度布局电动交通工具、工业叉车、工商业储能三大领域 [2]
2025年H1 三元材料盘点:数码+小动力等年均增长超15%
鑫椤锂电· 2025-07-17 17:08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NCM/NCA)凭借高能量密度(≥250Wh/kg)、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性能,在高端数码和小动力领域展现出强劲成长性 [1] - 叠加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和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三元材料在高端应用场景的性价比壁垒将持续巩固 [3] 高端数码领域 - 5G设备、高端笔记本和AR/VR设备对轻薄化与长续航需求提升,三元材料逐步替代钴酸锂成为旗舰消费电子首选 [2] - 预计未来三年渗透率将提升至40%以上 [2] 小动力领域 - 在电动工具、两轮车及无人机市场,三元材料通过高镍化和掺杂改性技术实现快充与低温性能突破 [2] - 2024年全球小动力锂电池中三元占比达35%,年增长率超20% [2] 市场数据 - 2024年国内数码+小动力等非动力储能市场三元材料出货量4.7万吨,同比增长11.9% [3] - 2025年1-6月出货量2.8万吨,同比增长13.4%,天力锂能、盟固利新材料、浙江海创、陕西红马为前四供应商 [4] -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达10.8万吨 [3] - 2025年全年预计出货量5.3万吨,同比增长12.8% [5]
数码+小动力等年均增长超15%,龙头企业格局稳定
鑫椤锂电· 2025-07-17 14:25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分析 - 三元正极材料(NCM/NCA)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在高端数码和小动力领域展现出强劲成长性 [1] 高端数码领域应用 - 5G设备、高端笔记本和AR/VR设备对轻薄化与长续航需求提升 推动三元材料逐步替代传统钴酸锂 成为旗舰消费电子首选 [2] - 三元材料单体能量密度优势显著(≥250Wh/kg) 预计未来三年渗透率将提升至40%以上 [2] 小动力领域应用 - 在电动工具、两轮车及无人机市场 三元材料通过高镍化和掺杂改性技术实现快充与低温性能突破 [2] - 2024年全球小动力锂电池中三元占比达35% 年增长率超20% 成为替代铅酸和磷酸铁锂的关键力量 [2] 技术迭代与市场增长 - 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和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 进一步巩固三元材料在高端应用场景的性价比壁垒 [3] - 2024年国内数码+小动力等非动力储能市场三元材料出货量为4 7万吨 同比增长11 9% [3] - 预计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10 8万吨 [3]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 2025年1-6月国内数码+小动力等非动力储能市场三元材料出货量为2 8万吨 同比增长13 4% [4] - 天力锂能、浙江海创、陕西红马、巴斯夫杉杉四家企业出货量排名前四 格局稳定 [4] 未来需求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国内数码+小动力等非动力储能市场三元材料需求将保持高位 全年预计出货量5 3万吨 同比增长12 8% [5]
首条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出样!电车续航千公里将成常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7:57
2025年7月,安徽芜湖经开区的一座无尘厂房内,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产线产出了首批工程样件。 固态电池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意味着新能源车电池燃烧、爆炸的风险可能成为历史,而充电10分钟补能 续航1000公里或将成为常态,低空飞行器也不再受制于飞半小时就得换电的现状。 传统锂电池生产流程中所需的11道核心工序,如今被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瓦") 压缩至5步,在其首创的干法电极制造技术下,烘烤、注液环节都被省去,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三成。 据悉,这条可以兼容三元锂、磷酸铁锂、钠离子三种电池的产线,将承载年产1.25GWh的初期目标,而 其背后是更为庞大的野心:60-100GWh全球产能布局。 资本市场的推力,是这场技术迭代的核心引擎。在2025年启动的B轮融资中,安瓦计划募集3亿元,用 于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据悉,芜湖基地仅是其第一落子,山东烟台福山的60亿元10GWh基地已 进入建设阶段,将成为安瓦辐射华北市场的战略支点。 而安瓦的股东阵容也凸显了"技术-资源-市场"的三角联盟:奇瑞新能源提供整车应用场景,国轩高科输 出电池制造经验,美国24M贡献干法电极技术,泰国GPSC则打开东南亚市场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