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收支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重磅报告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30 21:17
9月30日,国家外汇局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 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941亿美元,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货物贸易保持韧性,国际 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服务贸易更加活跃,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服务贸易 逆差同比收窄13%。 《报告》指出,展望下一阶段,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全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面临重 构,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较大。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持 续提升宏观政策效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继续为国际收支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预计经常 账户继续保持合理均衡水平,跨境双向投融资有望稳中向好。 《报告》显示,投资收益向好,我国对外投资收益、外资在华投资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3%和7%。非储 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与经常账户顺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上半年,境内主体各类对外投资有序、活跃; 我国吸收各类来华投资向好,股权性质的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增长,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外资投资境内 债券总体稳定。2025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超过11万亿美元和7.2万亿美元,对外净资 ...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8:05
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状况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 [1] - 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规模超过10万亿元 [1] - 外汇储备规模在“十四五”以来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举措 - 推进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规模近3000亿美元 [2] - 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 [2] -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协助办理企业近16万家,付汇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70%为中小企业 [2] - 近期新推出涵盖跨境投资、融资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 [2] 未来发展方向 - 展望“十五五”,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2]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20
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稳健性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1] - 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规模超过10万亿元[1] - 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发挥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1]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进展 - 推进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3000亿美元[2] - 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2] -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近16万家,付汇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70%为中小企业[2] - 新推出涵盖跨境投资、融资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2]
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9:51
外汇管理政策方向 - 建立健全更加便利 更加开放 更加安全 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1] - 推动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1] - 建设开放多元 功能健全 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 [1] 汇率与收支平衡目标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 - 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 发挥外汇储备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1] 监管与法治建设 - 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 [1] - 构建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 加强监管协同 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 [1] - 加强外汇领域法治建设 [1]
香港:二季度录得1055亿港元国际收支盈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6:43
国际收支平衡 - 2025年第二季香港国际收支盈余达1055亿港元 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4% 储备资产同步增加同等数额 而第一季为854亿港元赤字(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7%)[1] - 经常账户盈余92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8%) 反映储蓄多于投资 有利于累积对外金融资产[2] - 金融账户非储备资产整体增加211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7%) 主要源自证券投资净增加[3] - 储备资产在第二季增加1055亿港元 与第一季减少854亿港元形成对比[4] 经常账户明细 - 货物贸易赤字从2024年第二季141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同季380亿港元[2] - 服务贸易盈余由275亿港元微增至300亿港元[2] - 初次收入净流入1070亿港元(流入6246亿港元/流出5176亿港元) 较2024年同季902亿港元净流入有所增长[2] 国际投资头寸 - 2025年第二季末对外金融资产总值572,443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7.7倍) 负债总值388,79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2.0倍)[5] - 对外金融资产净值达183,64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7倍) 较第一季末169,229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3倍)显著提升[5] - 资产净值与GDP比率为全球最高水平之一 为经济应对外部冲击提供缓冲[5] 对外债务结构 - 2025年第二季末对外债务总额154,63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8倍) 较第一季末149,488亿港元增加5,148亿港元[6] - 银行界别债务占比53.1% 其他界别占29.1% 直接投资的公司间借贷占16.6%[6] - 债务增长源于所有界别债务增加 其中银行界别、公司间借贷及其他界别为主要驱动因素[6]
外汇局: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25
2025年二季度国际收支 - 经常账户顺差1351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顺差2191亿美元 [1] - 服务贸易逆差465亿美元 [1] - 初次收入逆差414亿美元 [1] - 二次收入顺差40亿美元 [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51亿美元 [1]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收支 - 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顺差4566亿美元 [1] - 服务贸易逆差1059亿美元 [1] - 初次收入逆差569亿美元 [1] - 二次收入顺差67亿美元 [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758亿美元 [1]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7:21
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751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345亿元,初次收入逆差2978亿元,二次收入顺差287亿元 [1]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715亿元,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158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2798亿元,服务贸易逆差7604亿元,初次收入逆差4089亿元,二次收入顺差485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9810亿元 [1] 美元计值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35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9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65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14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0亿美元 [1]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51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56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059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69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67亿美元 [2]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758亿美元 [2] SDR计值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96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15亿SDR,服务贸易逆差343亿SDR,初次收入逆差305亿SDR,二次收入顺差29亿SDR [2]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96亿SDR [2]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257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425亿SDR,服务贸易逆差796亿SDR,初次收入逆差423亿SDR,二次收入顺差50亿SDR [2]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065亿SDR [2]
国家外汇管理局: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8 17:11
经常账户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751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3345亿元 初次收入逆差2978亿元 二次收入顺差287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1589亿元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2798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7604亿元 初次收入逆差4089亿元 二次收入顺差485亿元 [1] 资本与金融账户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9715亿元 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状态 [1]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9810亿元 [1]
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7
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人民币[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094亿元人民币[1] - 按美元计值经常账户顺差1654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07亿美元[1] - 按SDR计值经常账户顺差1260亿SDR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68亿SDR[1] 经常账户细分项目 - 货物贸易顺差2375亿美元[1] - 服务贸易逆差593亿美元[1] - 初次收入逆差155亿美元[1] - 二次收入顺差28亿美元[1] 资本和金融账户构成 - 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1] - 金融账户逆差1406亿美元[1]
利多星智投:揭秘外汇储备—国家经济安全的 “隐形盾牌”
搜狐财经· 2025-08-05 14:52
外汇储备定义 -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产 用于干预外汇市场 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支付国际债务和稳定货币价值[3] - 包括外国货币现金 外国政府债券 特别提款权 国际银行存款及黄金储备等国际资产[3] 外汇储备构成 - 外国货币以美元 欧元 日元为主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46%-52%[5] - 外币有价证券以外国政府债券为主 中国约60%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形式持有 规模达数千亿美元[5] - 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末报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 价值2429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余额7.32%[5] 外汇储备作用 -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通过支付进口资金填补贸易逆差缺口[5] - 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央行通过买卖本币调节货币供应量[5] - 增强国家信用和偿债能力 确保外债本息支付 维护国际信用评级[5] - 应对国际金融风险 在资本外流等危机中稳定国内市场[5] - 支持经济发展 进口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业水平[5]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 - 储备过多可能增加货币供应引发通胀 且存在汇率波动导致资产缩水风险[6] - 储备过少难以应对国际收支风险和维持汇率稳定[6] - 浮动汇率制国家一般认为外汇储备规模以GDP的10%较为合适[6] 中国外汇储备情况 - 2025年6月末规模达33174亿美元 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 首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7] - 美元资产占比较大 因国际贸易2/3以美元结算 国际金融交易主要采用美元[7] - 正优化储备结构 适当下调美元比例 增持欧元等其他货币资产以实现保值增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