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芯片首富掌舵,国产手机CIS巨头豪威集团冲刺A+H
观察者网· 2025-07-01 18:20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韦尔股份,由董事长虞仁荣于2007年在上海成立,2025年6月正式更名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 [3] - 初始注册股本为人民币500万元,A股上市前注册股本达人民币3.744亿元,201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4160万股A股占发行后股本10% [4] - 公司市值突破1500亿元,董事长虞仁荣持股27.4%被称为"中国芯片首富" [4] 业务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市场份额10.5%,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CIS供应商 [3] - 终端客户涵盖全球领先智能手机OEM/ODM、汽车制造商、笔记本电脑OEM/ODM、医疗设备公司、安防设备制造商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 [3]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5]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200.40亿元、209.84亿元、257.0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9亿元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5.19亿元、22.39亿元、26.86亿元 [5] - 2022-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36.75亿元、155.36亿元、191.9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68.3%、74.0%、74.7% [6] 技术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5300名全球员工及超过4800项知识产权 [6] - 主要产品线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等高增长行业 [6] 行业格局 - 全球CIS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84.1%,公司稳居全球前三 [8] - A股半导体龙头企业正掀起赴港上市潮 [8]
长光辰芯港股IPO递表:毛利率3年下降17%,研发费用增长专利却下降,今年1月从上交所科创板撤单
新浪财经· 2025-06-19 20:03
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30日冲刺科创板,2025年1月7日主动撤回申请,IPO终止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以及相关定制服务,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 [1] - 在机器视觉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国内第一,科学仪器领域全球第六、国内第一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44亿元、6.048亿元和6.730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1.3% [2] - 2024年定制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大幅增长64.9%至1.62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6.3%提升至24.1% [2] - 2022年净亏损8410万元,2023年净利润1.698亿元,2024年增长至1.970亿元 [3] - 经调整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的-24%回升至2024年的11.9%,但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 [3]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76.2%连续降至2024年59.0%,三年下滑17.2个百分点 [4] -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毛利率从78.2%降至65.3%,面阵传感器平均售价从4467元/片降至2014元/片,降幅55% [4] - 线阵传感器毛利率从81.8%骤降至54.0%,定制服务毛利率从50.3%降至39.1% [4] - 研发投入从2022年8420万元增至2024年1.302亿元,占收入比重先升至21.7%后回落至19.3% [5] 研发与专利 - 研发团队201人占员工总数50.1%,但专利数量从2022年2650项降至2024年2050项 [5] - 2022年软件资产283.2万元,2023年增至1104.3万元,2024年回落至617.9万元 [6] 股权结构与创始人背景 - 实际控制人为王欣洋、张艳霞夫妇,合计持股49.54% [7] - 创始人王欣洋拥有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微电子及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 [7] - 张艳霞拥有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等职 [7] - 曾获高瓴创投、高瓴资本、CPE源峰等机构多轮融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