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传感器龙头豪威集团也玩财技?业绩承压时商誉未计提减值 行业集中度高市场竞争胶着
新浪证券· 2025-08-15 16:1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通过外延式并购切入CIS赛道,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为基本盘,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6.75亿元、155.36亿元、191.90亿元,占营收份额分别为68.3%、74%、74.7% [2][3] - 全球CIS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84.1%,公司以27亿美元营收排名全球第三,市场份额13.7%,与龙头公司A(44%份额)和公司B(16.4%份额)差距显著 [4][5] - 在智能手机CIS领域,公司以14亿美元营收排名全球第三,市场份额10.5%,落后于索尼(46.4%)和三星(21.6%)[5] - 在汽车CIS领域,公司以8亿美元营收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32.9%,与第二名公司C(30.4%)竞争胶着 [7][8] 财务表现与行业压力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0.4亿元、209.84亿元、257.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8亿元,2022-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6.78%、4.64%,净利润跌幅达78.05%、43.88% [9][10] - 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公司存货激增至2022年123亿元,存货周转水平显著下滑,2022-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3.6亿元、3.98亿元 [11][13] - 2024年公司业绩回升,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43%-49.67%,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21] 财务操作争议 - 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显著上升,2022年达7亿元,较2020年不足4亿元大幅增加 [14][16] - 公司商誉余额超36亿元,主要来自图像传感器业务和触控与显示业务,其中北京豪威商誉占比超50% [18] - 北京豪威2022年净利润从2021年超30亿元暴跌至7.49亿元,但公司未进行商誉减值计提,引发报表调节质疑 [20][21]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全球智能手机CIS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2%至44亿颗,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14%排名第三,落后于格科微(34%增速)和索尼 [6] - 汽车CIS市场成为新增量,自动驾驶等级提升推动图像传感器需求增长,应用场景从行车记录仪扩展至ADAS、DMS等 [7] - 行业马太效应突出,公司市场份额增长不显著,与头部企业差距持续存在 [5][6]
豪威集团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等
智通财经· 2025-08-08 20:38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豪威集团补充说明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 并需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 - 证监会同时要求说明控股股东或受支配股东所持股份质押情况 及其对公司控制权和业务开展的影响 需评估是否构成不得境外上市情形 [1] - 豪威集团已于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中金公司、PASCHK及GFSHK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豪威集团位列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 [1] - 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线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及模拟解决方案 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领域 [1]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 豪威集团为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是该技术领域的先驱 [2] 市场拓展方向 - 公司正持续扩大产品品类和解决方案覆盖范围 重点布局机器视觉、智能眼镜及端侧AI等高增长新兴市场 [1]
新股消息 | 豪威集团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0:16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豪威集团补充说明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并要求就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 - 证监会要求说明公司控股股东或受其支配的股东持有股份的质押情况,及其对公司及下属公司控制权和业务开展的影响,是否构成不得境外上市的情形 [1] - 豪威集团于6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中金公司、PASCHK、GFSHK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豪威集团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1] - 公司主要从事三大产品线: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以及模拟解决方案 [1]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豪威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2] - 公司持续扩大产品和解决方案品类,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机器视觉、智能眼镜及端侧AI)等高增长行业 [1]
新股消息 | 豪威集团(603501.SH)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24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豪威集团补充说明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并要求就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 - 证监会要求说明公司控股股东或受其支配的股东持有股份的质押情况,及其对公司控制权和业务开展的影响,是否构成不得境外上市的情形 [1] - 豪威集团于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中金公司、PASCHK、GFSHK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豪威集团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1] - 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以及模拟解决方案,并持续扩大品类以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机器视觉、智能眼镜及端侧AI)等高增长行业 [1]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豪威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2]
新股前瞻|千亿芯片巨头新动作,豪威集团(603501.SH)港股上市能否带来更多想象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09:45
公司动态与资本市场动作 - 公司近期更名为豪威集团并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已在上交所及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当前A股市值达1500亿元,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1] - 2024年公司收入达257.07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32.79亿元 [2][4] 业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191.9亿元,占总收入74.7%,同比增长显著 [2][4] - 智能手机CIS产品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26%,汽车CIS产品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30% [2] - 半导体分销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15.3%,公司业务重心转向CIS设计 [3][4] 财务指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8.2%,净利率12.8%,均为近年最高水平 [4]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7.41亿元、41.84亿元、72.39亿元,呈现显著回升趋势 [4]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CIS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95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2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6% [5] - 中国作为消费电子制造中心,智能手机、汽车、AI等终端需求推动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 [5] 技术优势与研发布局 - 公司在LED闪烁抑制、全局曝光、Nyxel®近红外等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 [7] - 技术复用性强,已拓展至智能眼镜、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 [8] - 机器视觉技术领先,全局曝光技术适配AR/VR终端需求 [8]
“芯片首富”虞仁荣再次征战资本市场,1500亿巨头赴港IPO
36氪· 2025-07-09 17:41
公司动态 - "芯片首富"虞仁荣近期资本动作频频 其投资的新恒汇电子成功登陆创业板 旗下韦尔股份正式更名为"豪威集团" [1] - 豪威集团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瑞银集团等担任联席保荐人 截至7月9日收盘市值约1503亿元 [2] - 虞仁荣及其弟弟控股豪威集团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33.57% 2022年曾以950亿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2名 [2] 业务概况 - 豪威集团采用Fabless营运模式 专注于半导体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 按2024年收入计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2] - 公司主要从事三大产品线: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以及模拟解决方案 [3][4][5]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 终端客户包括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等 [5] - 按2024年智能手机相关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计 公司是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CIS供应商 市场份额10.5% [8] - 按2024年汽车相关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计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CIS供应商 市场份额32.9%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0亿元、210亿元、257亿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9亿元 [8]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3.7%、19.9%、28.2% 2023年毛利率下降主要因消化库存时面临价格压力 [8]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4.7%、4%、5.5% 半导体分销业务收入占比15.3% [10][11] - 近3年研发投入累计约94亿元 各报告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6%、10.7%、10.4% [13] 行业前景 - 全球CIS市场由2020年的17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9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2% 预计将以8.6%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扩大 2029年达到295亿美元 [5] - 半导体行业技术更新迭代较快 下游客户会不断寻求新的产品及服务 [12]
中国芯片首富掌舵,国产手机CIS巨头豪威集团冲刺A+H
观察者网· 2025-07-01 18:20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韦尔股份,由董事长虞仁荣于2007年在上海成立,2025年6月正式更名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 [3] - 初始注册股本为人民币500万元,A股上市前注册股本达人民币3.744亿元,201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4160万股A股占发行后股本10% [4] - 公司市值突破1500亿元,董事长虞仁荣持股27.4%被称为"中国芯片首富" [4] 业务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市场份额10.5%,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CIS供应商 [3] - 终端客户涵盖全球领先智能手机OEM/ODM、汽车制造商、笔记本电脑OEM/ODM、医疗设备公司、安防设备制造商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 [3]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5]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200.40亿元、209.84亿元、257.0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9亿元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5.19亿元、22.39亿元、26.86亿元 [5] - 2022-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36.75亿元、155.36亿元、191.9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68.3%、74.0%、74.7% [6] 技术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5300名全球员工及超过4800项知识产权 [6] - 主要产品线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等高增长行业 [6] 行业格局 - 全球CIS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84.1%,公司稳居全球前三 [8] - A股半导体龙头企业正掀起赴港上市潮 [8]
豪威集团正式递表港交所,中国芯片首富冲刺“A+H”
是说芯语· 2025-06-30 12:29
公司上市动态 - 豪威集团于2025年6月27日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瑞银证券、中金公司、中国平安资本、广发融资 [1] - 公司证券代码为603501 SH,上市申请资料已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 [1]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算,豪威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1] - 在智能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豪威集团位居全球第三,2024年市场份额达10 5% [1] - 豪威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CIS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32 9%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三大产品线业务: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以及模拟解决方案 [1] - 上海韦尔半导体于2019年完成对北京豪威科技的收购,逐步构建起三大业务体系 [2] - 2025年6月20日公司正式更名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更契合战略规划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收入约257 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 51% [1] - 2024年毛利约72 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3 04% [1] - 2024年净利润约为32 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2 75% [1]
新股消息 | 豪威集成递表港交所 为Fabless半导体公司 主要从事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等三大产品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17:13
上市申请 - 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UBS、CICC、PASCHK、GFSHK [1] 发行信息 - 发行股数为H股,面值为每股H股人民币1.00元 [2] - 最高发行价为每股港元,另加1%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 [2]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豪威集成为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4] - 按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计,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数字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4]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三大产品线: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以及模拟解决方案 [4] - 产品和服务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机器视觉、智能眼镜及端侧AI)等高增长行业 [4] - 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全面的产品线和强大的设计能力的IC设计公司之一 [4] 产品细分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包括CIS、微型图像模块包(CameraCubeChip)、LCOS及ASIC产品,服务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安防及新兴市场 [5] - 显示解决方案包括LCD-TDDI、OLED DDIC和TED(集成式显示驱动芯片),普遍用于智能手机及PC,并持续开发汽车显示驱动解决方案 [5]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200.4亿元、209.84亿元、257.07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44亿元、32.79亿元人民币 [5] - 2024年毛利率为28.2%,较2023年的19.9%显著提升 [6] - 2024年研发费用为26.858亿元,占收入的10.5% [6] - 2024年税前利润为32.728亿元,同比增长373.2% [6]
A股公司密集更名折射四大现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今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 - 2025年以来超60家A股公司完成或启动名称变更,其中超30家涉及证券简称调整,仅5月就有10余家拟变更[1] - 证券简称变更反映业务调整、战略转型或资本运作动向,折射出A股公司主动拥抱市场变化的发展逻辑[1] - 变更原因包括业务扩展涉足多元领域、重大资产重组注入新动能、契合科技创新定位、规避行业估值影响等[1] 业务拓展引发"更名潮" - 韦尔股份拟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因其构建了图像传感器/显示/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2024年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191.9亿元占比74.76%[2] - 湘油泵更名为"美湖股份",因业务结构变化:2023年机油泵产品收入占比降至50.05%,新能源车用零部件占比提升至20.66%[3][4] - 上交所规定新业务收入占比低于30%需披露合理性及实施进展[3] 借力并购重组"焕新颜" - 格力地产通过资产置换置入珠免集团51%股权,更名为"珠免集团",战略定位变更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5] - 卧龙地产收购多家新能源企业股权后更名为"卧龙新能",新能源业务将成为利润重要支撑[5] - 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并购重组,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5] 证券简称更"智能"更"科技" - 郑煤机拟更名为"中创智领",反映其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业务全面转向智能化[6] - 玉马遮阳更名为"玉马科技",因其功能性遮阳材料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7] - 多家公司提升简称中"科技"含量,如建科股份更名"联检科技"、龙星化工更名"龙星科技"[6] 去"环保"特色案例 - 朗坤环境更名为"朗坤科技",天源环保更名"武汉天源",中金环境更名"南方泵业"[8][9] - 奥福环保更名"奥福科技",因"环保"无法涵盖其在材料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布局[9] - 更名反映业务重心转移或行业定位调整,部分企业借此拓宽市场边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