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柱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上市公司斩获3.2亿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6-06 19:15
公司中标订单情况 - 5月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达4.1939亿元,主要由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业务贡献 [1] - 智能电池板块5月订单达3.2亿元,包括工商业储能端2.61亿元(中国客户)和2508万元(广州客户)、户用储能端1152.9万元(深圳客户)、锂电池端2200万元(湖州客户) [2] - 合同订单若顺利履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智能电池业务布局 - 公司实现从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深耕储能及轻型动力市场 [5] - 储能产品覆盖便携式、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满足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需求 [5] - 轻型动力产品包括18650-4000mAh和21700-6000mAh圆柱电芯,全球首款量产300Wh/kg圆柱电芯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展 - 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6] - 已成为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供应商,量产4.5μm、5μm铜箔,与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海辰储能等合作 [6] 智能电池业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智能电池业务营收16.54亿元,同比增长180.47%,获超千万合同订单25.07亿元,同比增长411.41% [6] - 储能订单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5605%,交付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6] - 海外市场在波兰、乌克兰、意大利、罗马尼亚占有率快速提升 [6] 2025年业务动态 - 2月助力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并网,5月在欧洲发布-45°C超低温PowerSTROM7000液冷储能集装箱 [7] - 欧洲首个工商业项目在保加利亚交付,5月推出21700-5000mAh全极耳电芯和21700-6500mAh圆柱锂离子电池 [7] - 行业认为新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有望重塑圆柱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7] 公司背景 - 创办于1985年,围绕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布局,已成为赛道领跑企业 [4]
金杨股份扩产!
起点锂电· 2025-05-29 17:52
金杨股份可转债发行及项目布局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9 8亿元 用于厦门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4 5亿元募资)、孝感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3亿元募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两项目实际需求分别为6亿元和8亿元 显示运作压力 [1] - 厦门和孝感项目将优化产能布局 产品覆盖大圆柱、小圆柱、方形电池结构件 有助于业务面拓展和影响力提升 [1] - 2023年公司电池精密结构件收入占比超80%(圆柱结构件为主) 归母净利润中该业务占比过半 [1] 业绩与市场前景 - 2024年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 6% 圆柱电池需求预计随两轮车市场兴起而增长 [2] - 公司同步推进马来西亚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 建设周期36个月) 旨在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但存在审批及竞争等不确定性 [3] 战略与技术优势 - 三大核心战略:押注圆柱电池、深度绑定小米等下游客户、积极出海 [4] - 在全极耳技术领域已布局 客户包括ATL、力神、亿纬、LG化学等 大圆柱电池精密结构件技术获客户端技术验证 [5] - 与小米合作深化(持股2 51%) 机器人业务进展显著 计划通过自建产能和股权投资重点培育该方向 [6] - 马来西亚布局契合国内锂电企业出海趋势 当地政策支持能源转型 [6] 沧州中孚新能源技术亮点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兼容传统产线 降低固载率至安全阈值 提升能量密度和热失控耐受等级 [8] - 技术优势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推动动力电池安全升级 [9][10]
创明32系列大圆柱电池正式出海!
起点锂电· 2025-05-29 17:52
公司动态 - 公司绵阳基地首批32系列宽温全极耳长寿命型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正式启航出海,该产品内阻降低90%,可在-30℃至60℃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使用寿命超十年[1] - 该批电池产品将于5月29日从上海港出口海外,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家用储能等多个领域[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科院物理所孵化的首家锂电池量产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18650锂电池的民营企业[1] 技术优势 - 公司采用全极耳技术使电池内阻降低90%,在60℃高温下性能优异[1] - 绵阳基地拥有全国首条宽温准固态大圆柱数字化高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2] - 产线兼容多种材料体系,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多种产品[2] 产能布局 - 绵阳基地规划2条生产线(32系列和46系列),满产后年产能达10GWh[2] - 32系列产线正处于量产爬坡阶段,46系列产线正在加速推进建设[3] - 公司已拥有五大数字化智能工厂,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全场景能源方案[2] 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151.2GWh(同比增长24%),公司出货量位居行业第十[3] - 在大圆柱电池(30系列及以上)领域,公司出货量位居第八[3] - 公司3214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已通过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国家强制性CCC认证[3] 战略规划 - 公司重点布局欧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潜力市场,与海外客户进行技术对接和商务谈判[3] - 绵阳基地是公司西南地区重要生产基地,也是绵阳市百亿级重点招商项目[2]
LG新能源连获两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2-08 17:42
活动信息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聚集新材料 探索新工艺" 活动规模500+人 [2][6] LG新能源业务动态 - LG新能源与特斯拉签订2170三元锂圆柱电池供应协议 电池单体容量5300mAh(提升6%) 由南京厂生产并交付上海工厂 同时德国Model Y车型电池也由南京厂供应 [3][4] - 公司与太阳能电动车企业Aptera Motors达成4.4GWh圆柱电池供应协议(价值4.9亿美元) 2025-2031年独家供应2170电池 用于续航643公里的太阳能车型 [7] - 北美市场获得SpaceX火箭电池订单及Rivian电动车4695大圆柱电池5年供应协议 [11] 中国市场战略 - 南京工厂是LG在华主要业务支柱 2024年以1.5%份额位列中国电池市场第十 客户包括特斯拉/大众/通用 [7] - 2024年追加南京投资57.7亿元 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的中国总部(爱尔集新能源) 统筹研发/资金池等业务 [9] - 加码中国主因:配合特斯拉上海工厂需求 规避北美建设延迟风险 实现2025业绩逆转目标 [9] 财务表现与规划 - 2024年营收25.6万亿韩元(同比降24.1%) 营业利润5754亿韩元(同比降73.4%) Q4净亏损4110亿韩元(约19.6亿元) [13] - 业绩下滑主因:欧洲电动车市场放缓 金属价格波动导致ASP下降 但计划通过高压中镍/磷酸铁锂/46系电池技术突破改善竞争力 [13] - 2025年目标营收增长5-10% 通过北美新厂投产/新产品放量实现 同时削减资本支出20-30% [14] 技术路线 - 重点布局高压中镍电池/磷酸铁锂电池/46系电池 优化低成本材料与制造工艺 扩展BMS领域OEM订单 [13] - 计划利用闲置产线提升磷酸铁锂和高压中镍电池产能利用率 实现动力/储能电池产线灵活转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