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用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合康新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1.82亿行业第二,超行业平均148%
新浪证券· 2025-10-31 11:4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1日,于2010年1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均为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高压变频器行业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在节能和环保领域表现出色 [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高压变频器,以及开展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共享经济、股权转让、垃圾分类、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61.82亿元,在30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位,高于行业平均的24.94亿元和中位数的8.67亿元,但与行业第一名汇川技术的316.63亿元存在差距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光伏EPC类收入40.66亿元,占比高达90.41%,高压变频器类收入2.81亿元,占比6.25%,其他业务收入1.35亿元,占比3.00%,户用储能类收入1546.12万元,占比0.34%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134.2万元,行业排名第13位,行业第一名汇川技术净利润为43.17亿元,第二名大豪科技为6.34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2.71亿元,中位数为4740.7万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1.56%,高于去年同期的59.88%,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4.21% [3] - 当期毛利率为8.66%,低于去年同期的15.02%,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3.30%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何享健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78万,较上期减少12.2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06万,较上期增加14.7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613.5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83.59万股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陆剑峰,1973年出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本科,澳州国立大学国际管理硕士,1997年加入美的集团,2023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 [4] - 其薪酬从2023年的280.62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61.12万元,同比增加80.5万元 [4] 未来业绩展望与业务亮点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5亿元、83.75亿元、97.6亿元,增速为36.09%、28.84%、16.55%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2.16亿元、3.31亿元,增速为1316.6%、48.4%、53% [5] - 光伏EPC业务持续放量,同比增长超200%,工商业光伏EPC推出多款产品与服务,户用光伏EPC业务覆盖省份增加 [5] - 逆变器和户储新品陆续推出,借助美的渠道赋能有望放量 [5] - 核电领域高压变频器实现突破,产品在核电机组中市占率有望提升 [5] - 新能源业务在美的集团赋能下有望快速发展,虚拟电厂商业化运营蓄势待发 [5]
广交会上的“中国能量”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1月至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到48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 [1] - 在第138届广交会上,锂电池企业成为展会焦点,展示前沿技术与多样化方案 [1] 公司产品与技术展示 -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厚度仅0.8毫米的EPT超薄弧形电池,能量密度达137Wh/kg,支持0.5C充放电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不低于80% [2]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圆柱、软包、扣式三种形态的锂电池产品,提供全场景消费电池解决方案 [2] - 鹏辉能源Secu系列电池采用自主研发的不燃电解液,消除电池热失控安全隐患 [3] - 鹏辉能源Sky系列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相比传统三元电池重量减少60%,适用于无人机等低空经济设备 [3] 市场拓展与客户需求 - 量能科技首次参加广交会,目标为开拓海外市场并与客户直接交流以优化产品 [2] - 鹏辉能源产品矩阵涵盖无人机、3C数码、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 [3] - 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户用储能产品针对欧洲独栋房屋设计,采用落地或加轮移动模式以适应墙壁承重不足的特点 [4] 创新解决方案 - 锂智慧能源户用储能搭配智能APP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管理,助力家庭能源自给 [4] - 锂智慧能源与英国Brill Power联合推出HELIOS智能电池组,采用主动均衡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约60% [4][5]
晶科能源跌0.19%,成交额3.75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728.12万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43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下跌0.19%,成交额为3.75亿元,换手率为0.70%,总市值为534.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30.63万元,占成交额的0.03%,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53位,且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728.12万元,近20日净流出3.09亿元,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5.75%,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4]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并储备了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N型TOPCon技术量产测试效率已达24.7%,可用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安徽合肥16GW产能已满产,浙江海宁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公司推出了覆盖户用(1kWh-50kWh)、工商业(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的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6][8] 公司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向全球客户提供光伏产品 [2][6]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TOPCon电池、HJT电池等 [6]
晶科能源涨0.00%,成交额3.84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17亿
新浪财经· 2025-10-23 17:54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无涨跌,成交额为3.84亿元,换手率为0.72%,总市值为535.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24.10万元,占成交额比例为0.04%,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55位,且连续3个交易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亿元,近20个交易日净流出4.14亿元 [4]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电池聚焦N型TOPCon技术,并储备了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量产TOPCon电池的测试效率已达24.7%,可用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公司推出了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以及源网侧储能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海宁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公司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分别为第四和第七大流通股东 [8]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2][6]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涉及BC电池、BIPV概念、TOPCon电池等多个概念板块 [6] - 公司致力于保持其在“N型时代”的领跑者地位,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 [2]
晶科能源涨0.18%,成交额4.14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028.56万
新浪财经· 2025-10-21 15:30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0.18%,成交额为4.14亿元,换手率为0.76%,总市值为546.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8.37万元,占成交额的0.01%,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52位,且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028.56万元,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4亿元 [4]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并储备了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公司推出了覆盖户用(1kWh-50kWh)、工商业(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的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向全球提供光伏产品 [2][6]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分别为第四和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为2.20亿股和1.66亿股 [8]
晶科能源跌0.91%,成交额4.36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5亿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11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下跌0.91%,成交额为4.36亿元,换手率为0.79%,总市值为545.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32.94万元,占成交额的0.05%,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59位,且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公司所属的电力设备-光伏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1.03亿元,同样连续3日被减仓 [3]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并积极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海宁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公司推出了覆盖户用(1kWh-50kWh)、工商业(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的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6]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50亿元,占总成交额的6.51% [4] 技术面分析 - 公司股票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5.92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5] - 当前股价靠近5.40元支撑位,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户储 - 长坡厚雪的高盈利赛道
2025-10-15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户用储能(户储)与工商业储能(工商储)行业 [1] * 公司:提及的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4] 提及的储能系统及逆变器公司包括艾罗、德业、固德威、思格、锦浪、华宝新能 [3][5][17][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增长前景与驱动力 * 全球户用储能未来3-5年复合增速预计为20%-30% [1][2] 工商储能在海外市场基数低,将呈现指数性增长,估值潜力高于户用储能 [1][2] * 欧洲户用储能需求由经济性驱动,当前电价和补贴回归正常,利率下降,预计明年增速10%左右 [1][7][9] 2022年欧洲市场爆发由天然气价格上涨、电价高企及政策补贴共同推动 [8] * 新兴市场户用储能需求由停电驱动,去年巴基斯坦和乌克兰是热点 [6][10] 明年潜力区域包括中东、东南亚、中亚,印尼可能爆发式增长,越南、缅甸、菲律宾及尼日利亚、加纳等也有较高增速预期,整体新兴市场需求增速预计15%-20% [1][12] * 澳大利亚今年实施户储补贴,截至9月6日新增装机达900兆瓦时,超去年全年,当前渗透率不足5%,预计未来保持40%左右增速 [11][16] 技术与产品趋势 * 工商储能技术趋势为多端口适配(发电机、市电、光伏等)和单机功率提升至400-500千瓦等级 [3][4] 因频繁充放电(年循环约700次)对电池寿命要求高,倾向选择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品牌电池 [4] * 户用储能与阳台光伏业务边界模糊,竞争集中在渠道和品牌建设 [1][5] 新兴市场产品偏向高性价比低压产品,欧洲市场更注重品牌和品质 [3][14] 市场竞争与盈利性 * 海外户储市场盈利性高,主要原因包括脉冲式需求、品牌重视和产品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恶性竞争影响小 [3][13] 欧洲市场处于平稳状态 [13] * 新兴市场以德业为主导,其毛利率达35%-45%,其他友商为30%-35%,毛利率差异使得其他友商难以通过极致降价抢占份额 [14] * 工商业储能海外市场增长明显,欧洲协会预计今年新增规模约3.6吉瓦时,增速高 [3][17] 德国强制动态电价将促进工商储发展 [17] 全球工商业光伏配套存量预测显示,从明年到2030年的复合增速预计超过25% [18] 其他重要内容 * 户储板块投资能见度相对较低,依赖月度厂商排产、出货及逆变器出口数据 [15] 需关注全球不同市场底层驱动因素的可持续性和渗透率情况 [15][16] * 在工商储领域,艾罗、德业、固德威等公司已明显起量并具优势,锦浪因专注PCS无自有电池包,业绩增量可能相对较弱 [17][19]
收购兴储世纪告吹 亏损中的琏升科技称仍将关注并购机会
贝壳财经· 2025-10-15 21:53
公司战略与并购动态 - 公司认为并购是扩展经营规模、提升业绩及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经营质量和投资价值[1] - 公司决定终止收购兴储世纪69.71%股份,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3] - 收购计划最初包括兴储世纪与天津琏升,后续将收购标的更改为仅兴储世纪69.71%股份,天津琏升的交易对手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明良和董事王新旗下企业[3] 终止收购标的概况 - 兴储世纪是自贡市为发展钠电产业引入的主要企业,目标是打造以钠电全产业链为代表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3] - 兴储世纪单一第一大股东是自贡国资旗下的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78%,中兴系企业及创始人侯为贵亦持有较大比例股份[3][4] - 兴储世纪是光储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便携式储能,并布局钠电储能,2023年末投运500kW/1MWh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工程50kW/105kWh[4]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N型异质结(HJT)电池,拥有眉山与南通两大生产基地,眉山琏升9.8GW项目总投资45亿元,当前产能3.8GW,江苏琏升20GW项目总投资70亿元,预计2027年达产[5] - 公司2024年亏损1.10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0.5亿元,行业整体处于历史性低谷期,存在阶段性供给过剩[6] - 公司后续将提升HJT电池产品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在技术迭代中占据优势地位[6] 市场表现与收购动机 - 公司股价于10月15日收于6.52元/股,单日下跌4.68%[2] - 公司看中兴储世纪主要关注其带来的光储协同发展机会以及海外渠道资源,交易预案中未披露具体估值[5]
晶科能源涨4.49%,成交额14.07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4448.27万
新浪财经· 2025-10-14 15:43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上涨4.49%,成交额为14.07亿元,换手率为2.37%,总市值为582.3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543.47万元,占成交额0.05%,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1位,且连续2日获主力增仓 [3]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608.03万元,但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54亿元 [4]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并积极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公司推出了覆盖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的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2][6]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BIPV概念、光伏回收等 [6]
晶科能源跌1.42%,成交额5.61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6.05万
新浪财经· 2025-10-13 15: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1.42%,成交额为5.61亿元,换手率为1.02%,总市值为557.2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6.39万元,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9位,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2亿元,近10日净流出1.81亿元,近5日净流入2252.07万元,近3日净流出198.47万元 [4] - 主力成交额为6684.90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39%,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4] 技术与生产进展 - 公司已量产高效电池聚焦N型TOPCon技术,并储备了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宁投产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海宁尖山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公司推出了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以及源网侧储能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2][6]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BIPV概念、光伏回收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