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用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合康新能背靠美的集团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7 19:4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已构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并借助EMS能源管理系统的调度技术,助力工商业园区实现绿色能源的高效应用 [1] - 业务涵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户用储能及光伏并网逆变器两大领域,2024年实现收入39.15亿元,同比增长512.04%,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1.98% [1] - 变频器业务方面,公司在以高压变频器为主的工业传动领域深耕多年,稳居国内高压变频器品牌第一梯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受益于光伏EPC业务的持续高增长、高压变频器业务盈利能力回暖以及费用的有效管控 [1]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全球户储累计装机量为51GWh,同比增长48%,新增装机超过16GWh [1] - 海外户储需求提升,主要受鼓励政策与经济性驱动 [1] 战略与股东支持 - 公司为美的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业务发展 [1] - 美的集团在品牌、渠道、供应链、制造等方面有望为公司带来强有力的赋能,助力公司持续夯实产业基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价值链运营效率 [2] 业务优化与增长驱动 - 公司完成对非核心业务的调整与优化,聚焦高压变频器、分布式光伏EPC与户用储能三大主业 [2] - 户储、光伏EPC双轮驱动,新能源业务持续高增长 [2] - 海外毛利结构优越,费用控制效果良好 [2] 产品与产能布局 - 高压变频业务稳健运行,产品矩阵丰富,产能扩张推进有序 [2] - 低压变频器聚焦暖通、石化等专机应用场景,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2] - 新能源业务放量显著,分布式光伏依托集团渠道与项目资源快速布局 [2] 发展前景 - 公司重塑成效初显,核心业务协同发展节奏加快,成长性与盈利弹性同步释放 [2]
超4亿元!远东电池拿下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02 17:51
公司中标及订单情况 - 2025年6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金额合计为人民币2.59亿元其中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中标山东储能系统项目合同总价7674.42万元 [1] - 2025年过半公司披露的千万级别以上储能项目有6个涉及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金额总计约4.28亿元主要承接储能业务的子公司为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远东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1] - 2024年公司智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6.54亿元同比增长180.47%获得超千万储能订单13.75亿元同比增长5605%涵盖国内外多个储能项目 [3] 项目详情 - 6月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中标山东储能系统项目金额7674.42万元 [3] - 5月远东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中标中国工商业储能项目金额26072.55万元 [3] - 5月远东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中标广州工商业储能项目金额2508万元 [3] - 5月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中标深圳户用储能项目金额1152.9万元 [3] - 3月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中标青岛储能系统项目金额3912.8万元 [3] - 1月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中标欧洲户用储能项目金额1442万元 [3] 国内外市场布局 - 国内已在广东、河南、江苏、安徽、重庆、西藏、浙江、青海等省份完成工商储项目交付 [4] - 海外已在保加利亚、挪威、斯洛文尼亚、捷克、以色列、德国、爱尔兰等国家开始批量交付 [4] - 2月河北衡水建设总规模为200MW/8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4] - 5月在欧洲发布业内首个-45°C超低温设计的PowerSTROM7000液冷储能集装箱并在保加利亚首个工商业储能项目稳定运行 [4] 行业动态 - 海博思创连签两大重要订单规模超1.4GWh [7] - 融和元储等10大储能项目上新规模近30GWh [7]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储能新动作规模超200亿元 [7]
锂电上市公司斩获3.2亿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6-06 19:15
公司中标订单情况 - 5月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达4.1939亿元,主要由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业务贡献 [1] - 智能电池板块5月订单达3.2亿元,包括工商业储能端2.61亿元(中国客户)和2508万元(广州客户)、户用储能端1152.9万元(深圳客户)、锂电池端2200万元(湖州客户) [2] - 合同订单若顺利履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智能电池业务布局 - 公司实现从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深耕储能及轻型动力市场 [5] - 储能产品覆盖便携式、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满足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需求 [5] - 轻型动力产品包括18650-4000mAh和21700-6000mAh圆柱电芯,全球首款量产300Wh/kg圆柱电芯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展 - 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6] - 已成为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供应商,量产4.5μm、5μm铜箔,与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海辰储能等合作 [6] 智能电池业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智能电池业务营收16.54亿元,同比增长180.47%,获超千万合同订单25.07亿元,同比增长411.41% [6] - 储能订单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5605%,交付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6] - 海外市场在波兰、乌克兰、意大利、罗马尼亚占有率快速提升 [6] 2025年业务动态 - 2月助力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并网,5月在欧洲发布-45°C超低温PowerSTROM7000液冷储能集装箱 [7] - 欧洲首个工商业项目在保加利亚交付,5月推出21700-5000mAh全极耳电芯和21700-6500mAh圆柱锂离子电池 [7] - 行业认为新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有望重塑圆柱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7] 公司背景 - 创办于1985年,围绕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布局,已成为赛道领跑企业 [4]
琏升科技:穿越光伏周期,就靠补助与重组
格隆汇· 2025-05-16 02:06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部分曾经的大牛股如金刚光伏、海源复材、泉为科技、沐邦高科已陆续变为*ST或ST股票 [1]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过剩局面,市场化条件下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 [8] - 光伏电站运营类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跌破净资产,光伏电站正在变成不受欢迎的资产 [24] 琏升科技概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明良,同时控制两家上市公司(琏升科技和华神科技),产业布局覆盖多个领域 [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37%,2025年一季度升至75.14% [4] - 2024年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21.7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下降177.65%) [5]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合计8.91亿元,其中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达5.43亿元 [6] - 2024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毛利率为-27.08%,电池片销售量950.8MW,销售收入2.67亿元 [7][16] 琏升科技光伏业务 - 公司规划建设20GW异质结电池产能(眉山8GW、南通12GW),但实际产能仅1.8GW [11][12] - 光伏业务进展缓慢、不及预期,被描述为"饼很大,蓝图很美,但雷声大雨点小" [14] - 公司获得大量政府补助,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2572万元 [15] 兴储世纪概况 - 兴储世纪原为中兴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兴系旗下储能平台,创始人侯为贵也是中兴通讯创始人 [17]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0.37亿元和9.80亿元,净利润0.76亿元和1.92亿元 [17]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80MW)和储能产品(户用、工商业储能等) [23][27] - 历史估值显示2021年约21.74亿元,2022年31.14亿元,2023年31.20亿元 [28][29][31] 并购交易分析 - 琏升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兴储世纪69.71%股权 [16] - 交易构成"蛇吞象",琏升科技市值仅25亿元,一季度末净资产2.2亿元,而标的对应估值至少21.75亿元 [32] -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海南琏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5.47元/股 [34] - 公告称并购后将推进光储一体化战略,但实际业务协同性存疑 [33]
银河电子(002519) - 002519银河电子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7:22
业绩亏损原因 - 2024 年净利润亏损,主要因同智机电受特定领域合同审价审核调查影响,发生重大审价退款、部分金融资产受限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 [1][2] -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延续压力,由于同智机电军品收入减少以及去年同期因诉讼和解收到大额货款 [7][8] 业务发展规划 智能特种装备业务 - 围绕军用技术保障装备等技术提升,加大军工业务投入,扩大业务领域和销售规模 [2][14] - 以武器装备智能化等为契机,坚持预研、科研、生产一代的发展模式,提升技术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和规模 [15][16] 新能源业务 - 聚焦储能、充电桩等行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销售队伍能力,整合资源拓展业务渠道 [2][14] - 新能源轻量化精密结构件业务立足长三角,严控成本,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精耕大客户需求,寻求新领域布局 [4] - 储能业务加大销售队伍建设,提高销售能力,拓展市场渠道 [4] 智能终端业务 - 2025 年利用数字电视智能终端业务积累,围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4]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 年应收账款较年初增加 8.60%,主要因同智机电应收款回收减少,公司将加强对客户经营及信用状况跟踪,优化管理机制,加快回款速度,控制坏账风险 [5][6] 核心竞争力 - 拥有 300 余人研发团队,多地建立专业研发中心,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预研开发,截止报告期末拥有授权专利 342 项,其中发明专利 48 项 [10] 协同发展规划 - 各子公司、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协同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和效益 [10] 新兴技术应对 - 未来三年保持现有产业稳定增长,积极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股权和业务合作,形成投资与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1] 流动性情况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 4.7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5.6 亿元,应付票据等合计低于货币资金,流动性安全可控 [12] 管理层情况 - 管理层目前保持稳定,无变更计划,若调整将履行决策程序并及时披露 [13] 外部影响 - 目前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低,出口贸易业务较少,美国对中国产品收取关税影响不大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