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储能

搜索文档
合康新能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131.13万元,融资余额1.9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7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21% 成交额达1.38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31.13万元 融资偿还1405.57万元 融资净流出274.44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62%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97亿元 处于较高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60%分位[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16万户 较上期增加3.57%[2] - 人均流通股35333股 较上期减少3.29%[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829.95万股 较上期减少87.24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 同比增长163.06%[2]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 同比增长732.83%[2] - 公司上市后累计派现2.69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1日 2010年1月2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光伏EPC类90.41% 高压变频器类6.25% 其他3.00% 户用储能类0.34%[1] - 公司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营高压变频器研发生产及节能环保业务[1]
晶科能源跌3.20%,成交额6.60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4353.93万
新浪财经· 2025-09-10 15: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0日股价下跌3.20% 成交额6.60亿元 换手率1.14% 总市值575.30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3824.05万元 行业排名51/70 [3] - 主力持仓占比7.66% 成交额3.89亿元 筹码分布分散且无控盘 [4]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已量产N型TOPCon电池 同步研发IBC与钙钛矿技术 量产测试效率达24.7% [2] - 安徽合肥16GW产能满产 浙江海宁16GW产能于2022年6月底达产 [2] - 技术工艺储备丰富 提效降本路径清晰 持续投入保持N型技术领先地位 [2]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营收占比100% [2][6]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电池组件 涵盖BIPV概念、BC电池、TOPCon电池等概念板块 [6]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6]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1.25亿元 [7]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6]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持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 较上期减持57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 较上期增持470.99万股 [8] 技术指标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12元 集中度渐增且获筹码青睐 [5] - 股价靠近支撑位5.74元 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晶科能源涨1.60%,成交额13.98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11亿
新浪财经· 2025-09-04 16: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公司股价上涨1.60%,成交额13.98亿元,换手率2.41%,总市值570.3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1亿元,占成交额0.08%,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 [3] - 近3日主力净流入8454.64万元,近5日净流入1.12亿元,近10日净流出3596.29万元,近20日净流出2540.77万元 [4] 技术面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11元,近期出现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5] - 股价靠近压力位5.74元,突破后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5]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86亿元占总成交额6.49% [4] 业务与技术布局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组件收入占比96.33% [2][6] - 已量产N型TOPCon技术,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2] - 合肥16GW TOPCon电池工厂满产,量产效率达24.7%,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 [6]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 [6]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8亿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光伏回收、低价、BC电池、新能源等 [6]
晶科能源涨1.08%,成交额6.4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3709.42万
新浪财经· 2025-09-03 16:06
股价表现 - 9月3日晶科能源股价上涨1.08% 成交额6.42亿元 换手率1.14% 总市值561.29亿元 [1] 技术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 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合肥16GW TOPCon电池产能满产 量产效率达24.7% 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海宁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实现光储协同 [2]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光伏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2][6] - 收入构成:光伏组件96.33% 其他(补充)2.62% 光伏电池片0.89% 硅片0.16% [6] 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 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 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低价股、光伏回收、BC电池、新能源等 [6]
晶科能源涨1.26%,成交额7.25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47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晶科能源股价上涨1.26%,成交额7.25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561.2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87.56万元,占成交额比例0.06%,在行业中排名62/70,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05.93万元,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3]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24亿元,近5日净流出1.47亿元,近10日净流出8321.05万元,近20日净流出1.79亿元 [4] 技术面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18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5] - 股价靠近压力位5.65元,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5]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10亿元,占总成交额8.35% [4] 业务与技术布局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技术应用和产业化 [2] - 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投产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应用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 [6]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光伏组件业务收入占比96.33%,其他(补充)2.62%,光伏电池片0.89%,硅片0.16% [6]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 [6]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光伏回收、BC电池、低价、新能源等 [6]
经营态势良好 合康新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中证网· 2025-08-25 18:5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 同比增长163.06% [1]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 同比增长732.8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亿元 [1] 业务板块发展 - 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市场拓展 涵盖户用光伏EPC、工商业光伏EPC及美墅绿电解决方案 [1] - 依托美的集团全产业链优势推进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建设 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及充电桩资源 [1] - 户用储能业务通过美的海外渠道建立欧洲、澳洲本地化团队 海外设仓优化物流配送 [2] - 北京生产基地户储产量爬坡 安庆新工厂将成主要生产基地 四季度推新一代产品 [2] - 高压变频器业务战略升级为"设备+系统+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推动改造订单显著增长 [2] - 与国核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研发核电智能化高压变频器调速系统 [2] 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 - 承接美的集团绿色能源战略布局 专注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1] - 获授权使用"美的"品牌开展光伏EPC、储能等业务 [3] - 获得美的在研发、制造、供应链及全球销售领域的全方位赋能 [3] - 构建价值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实现自主研发与自主生产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1] - 推动电力电子、电力传动及能源管理等领域技术创新 [3] - 设立两个研发基地 与美的研究院及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协作 [3]
晶科能源涨0.72%,成交额5.0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0 17:11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0日股价上涨0.72% 成交额5.09亿元 换手率0.91% 总市值561.29亿元 [1] 技术布局与产能进展 - 公司量产高效电池聚焦N型TOPCon技术 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合肥16GW N型TOPCon电池工厂已满产 量产测试效率达24.7% 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海宁尖山工厂于2022年6月底实现满产 [2] 主营业务构成 - 光伏组件业务占比96.33% 其他业务包括光伏电池片(0.89%)和硅片(0.16%) [6] - 向全球提供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及光伏技术产业化应用 [2] 储能业务拓展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2] - 实现光储协同的多元化智慧能源应用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 同比减少40.03% [6] - 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 同比减少218.20%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36万户 较上期增加1.12% [6] - 人均流通股136,012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18.2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1亿股 较上期增加4299.67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6亿股 较上期减少3735.33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1亿股 较上期减少651.62万股 [8]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涵盖BIPV、光伏回收、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等 [6]
晶科能源跌2.61%,成交额4.58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4 17: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4日股价下跌2.61% 成交额4.58亿元 换手率0.87% 总市值522.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907.14万元 占成交额0.13% 行业排名59/70 [3] - 近20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42亿元 主力持仓占比4.75% 筹码分布分散 [4]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31元 股价靠近支撑位5.20元 [5] - 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 若跌破支撑位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光伏技术应用产业化 [2] - 光伏组件收入占比96.33% 电池片0.89% 硅片0.16% 其他补充业务2.62% [6]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2] 技术研发进展 - 已量产N型TOPCon高效电池 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合肥16GW TOPCon电池工厂满产 量产测试效率达24.7% 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海宁尖山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持续加大N型技术投入保持领跑地位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 同比减少40.03% [6] - 归母净利润亏损13.90亿元 同比减少218.20%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36万户 较上期增加1.12% 人均流通股136012股 增加218.2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1亿股 较上期增加4299.67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6亿股 减少3735.33万股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1.61亿股 减少651.62万股 [8]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光伏回收、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等 [6]
晶科能源跌2.01%,成交额3.40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12.00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16:01
股价表现 - 8月12日晶科能源股价下跌2.01%,成交额3.40亿元,换手率0.63%,总市值535.28亿元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组件占营收96.33% [2][6] - 已量产N型TOPCon技术电池,量产测试效率达24.7%,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投产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合肥工厂已满产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产品解决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同比减少40.03% [6] - 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减少218.20%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36万,较上期增加1.12%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81亿股,较上期增加4299.67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6亿股,较上期减少3735.33万股 [8] 资金与技术面 - 8月12日主力净流入-812.00万元,行业排名36/70 [3] - 近20日主力净流入-1.86亿元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32元,股价靠近支撑位5.33元 [5]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07 18:12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将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与产业新生态[2][6] - 论坛由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主办,聚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论技术痛点与创新成果[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占比75%[3] - 欧洲为最大成熟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派能科技等中国品牌[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美国为最大市场[4] -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应急用电需求激增[4] - 2030年全球出货量预计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极端事件[4] - 竞争格局中EcoFlow、BLUETTI、Jackery等品牌在欧美领先,正浩创新、大疆主导乌克兰市场[5] - 小米、华为等数码品牌入局将加剧未来2-3年竞争[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加速迭代,但电池安全问题突出[5] - 新国标将对便携式储能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安全要求[5] 论坛议程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智能BMS技术等[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新国标安全标准、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出海认证壁垒等[9] - 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钠电池应用等[9] 参会规模与企业 - 线下汇聚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10][11]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系统集成商(华为、比亚迪)、便携式储能品牌(正浩创新、华宝新能)、电池厂商(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及材料设备供应商(贝特瑞、恩捷股份)[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