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储能

搜索文档
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出口增长83.5%
长沙晚报· 2025-08-12 16:53
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湖南省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113.2亿元 同比增长83.5% 实现连续10个月正增长 [1] - 其中电动汽车出口73亿元 增长83%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36.7亿元 增长104.6% [1] - 1月、2月、6月和7月呈现三位数高速增长 同比分别增长104.1%、129.5%、138.8%、166.2% [1] - 7月单月出口额24.8亿元 增长166.2% 出口额及增速均创2024年以来新高 [1] 企业主体与市场分布 - 民营企业出口"新三样"产品110.9亿元 增长93% 占全省出口总值97.9% [2] - 前三大出口市场为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美国 出口额分别为27.3亿元、16.1亿元和9.1亿元 分别增长23.9倍、85.6%和56.4% [2] - 对东盟、欧盟和非洲等市场实现成倍增长 [2] 区域出口表现 - 长沙市出口99.7亿元 增长94.1% 占全省出口总值88% [1][2] - 湘西自治州出口3.7亿元 增长29.8倍 衡阳市出口2.6亿元 增长38.3% 邵阳市出口1.7亿元 增长11.5倍 [2] 重点企业动态 - 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出口占比超五成 增长95.7% [3] - 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量增加15.1倍 通过自有汽车运输船队提升物流效率 水路运输方式占比98.4% 同比增加113.6% [3] - 湖南安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美国出口增长73.7% 对德国出口增长71.3% [3] 政策与产业链发展 - 自2025年8月1日起允许进口锂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 该原料富含镍、钴、锂等成分 具有极高回收价值 [3] - 黑粉进口政策有助于解决国内电池资源缺口和降低成本 [3]
锂电上市公司斩获3.2亿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6-06 19:15
公司中标订单情况 - 5月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达4.1939亿元,主要由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业务贡献 [1] - 智能电池板块5月订单达3.2亿元,包括工商业储能端2.61亿元(中国客户)和2508万元(广州客户)、户用储能端1152.9万元(深圳客户)、锂电池端2200万元(湖州客户) [2] - 合同订单若顺利履行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智能电池业务布局 - 公司实现从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深耕储能及轻型动力市场 [5] - 储能产品覆盖便携式、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满足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需求 [5] - 轻型动力产品包括18650-4000mAh和21700-6000mAh圆柱电芯,全球首款量产300Wh/kg圆柱电芯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展 - 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6] - 已成为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供应商,量产4.5μm、5μm铜箔,与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海辰储能等合作 [6] 智能电池业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智能电池业务营收16.54亿元,同比增长180.47%,获超千万合同订单25.07亿元,同比增长411.41% [6] - 储能订单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5605%,交付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6] - 海外市场在波兰、乌克兰、意大利、罗马尼亚占有率快速提升 [6] 2025年业务动态 - 2月助力河北衡水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并网,5月在欧洲发布-45°C超低温PowerSTROM7000液冷储能集装箱 [7] - 欧洲首个工商业项目在保加利亚交付,5月推出21700-5000mAh全极耳电芯和21700-6500mAh圆柱锂离子电池 [7] - 行业认为新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有望重塑圆柱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7] 公司背景 - 创办于1985年,围绕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布局,已成为赛道领跑企业 [4]
中能电气(300062)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17:42
财务表现与亏损原因 - 2024年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变动,主要原因包括计提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费用 [1][2] - 新能源行业政策变化(光伏并网接入政策、补贴退坡等)导致子公司中能祥瑞电力施工收入下降,合并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2] - 出售光伏发电子公司上海熠冠股权导致高毛利率的光伏发电收入减少 [2] - 配电设备制造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叠加下游价格战,产品毛利率下滑 [2] - 新业务(便携式储能、移动储充)研发投入增加但短期未盈利 [2] - 福清生产基地数字化改造影响产能并增加成本 [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8.15亿元,资产负债率57.27% [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0.93亿元 [3]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研发能力、营销团队、客户资源及生产能力方面保持竞争力 [3] - 未来战略聚焦智能电网设备制造,同时布局新能源发展和"一带一路"电力设备出海 [4] - 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矩阵优化及智能化生产强化主业 [4]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将通过提升经营质量、完善信息披露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3][4] - 2025年坚持"稳中求进"策略培育新增长点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