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产不增收
icon
搜索文档
磷酸铁锂“增产不增收”困局如何破?这场研讨会直指成本核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15:26
与此同时,磷酸铁锂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 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 达67.81%。 一家与会企业代表表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并不能有效传导至磷酸铁锂企业。同时,由于下游的电芯企业普遍较 为强势,常常以长期协议等要求磷酸铁锂企业满足订单需求,因此不少企业是亏着排产的。 汤雁表示,现在头部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产能满产,但磷酸铁锂材料成本压力仍未根本缓解,无序竞争叠加产业 链利润分配不合理,正不断瓦解我国来之不易的全球供应链优势。 磷酸铁锂凭借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成本优势,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主流技术选项。但从2022年开 始,磷酸铁锂行业开始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行业"内卷"持续加剧。 为破解磷酸铁锂行业"内卷式"竞争难题,探寻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近日,由中国化学(601117)与物 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锂电 ...
内河航运业务持续承压 凤凰航运2024年亏损8270万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08: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货运量达3,226万吨,同比增加201万吨(增幅6.64%),货运周转量461.50亿吨千米,同比增加43.35亿吨千米(增幅10.3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70万元,亏损扩大,主因包括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及船舶资产减值准备计提[1] - 运输主业收入7.99亿元,整体毛利率首次转负,同比下降3.41%,其中沿海运输业务毛利率降至-7.43%(同比锐减8.49%),远洋运输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71%[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干散货航运及港航物流服务业,涵盖干散货运输、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综合物流、船舶租赁及船员劳务,经营模式包括自营、期租和程租[1] - 自有运力近40万吨,但运力规模与头部航运企业差距较大[1] - 主要资产布局在国内沿海与长江货运市场,受竞争加剧影响导致主营亏损[2] 战略调整 - 启动海轮内改外项目,加速资产出海布局,2024年完成一艘海轮改造并投入远洋市场运营[2] - 通过市场拓展实现运量与周转量增长,但受运价下跌及部分业务收入按净额法确认影响,呈现"增产增量不增收"局面[2]
营收增五成、净利六连亏:至正股份增产不增收,深陷“越卖越亏”怪圈
深圳商报· 2025-04-16 09: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52.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053.38万元,较2023年亏损4442万元有所收窄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58.68万元 [1]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737.39万元 [1] - 连续6年亏损(2019-2024) [1] 业务分析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两大板块的双位数增长 [2] -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贡献超六成营收,但产品价格同比跌幅超三成,导致毛利率压缩 [2] - 半导体设备业务保持增长但未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弥补传统业务利润缺口 [2] - 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领域渗透率不足 [3]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上升 [3] - 财务费用因融资规模扩大同比激增,债务压力加大 [3]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高端材料突破速度滞后于市场预期 [3] 战略调整 - 收缩低效产能,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 [4] -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AAMI 99.97%股权,同时置出至正新材料100%股权 [6] - 核心产品环保型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高分子材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产品种类单一 [3] 公司治理风险 - 2020年发生1670.37万元违规担保事件,涉及原实控人侯海良及多名高管 [5] - 违规担保未经内部审批及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5] - 侯海良、李现春、章玮琴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5][6] - 实控人王强被媒体称为"炒壳玩家",曾低位收购多家低市值公司 [6] 市场与行业 - 新能源、5G等新兴领域对特种材料需求升温,公司需抓住产业升级窗口期 [4] - 传统高分子材料业务面临低毛利困局,半导体设备业务技术壁垒尚未建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