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模式创新

搜索文档
3000万人的行业,将被颠覆?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35
行业变革趋势 - 颠覆行业的往往是局外人而非同行,外卖大战背后隐藏着餐饮行业的大变革,影响3000万从业者和7亿消费者[1] - 外卖正从餐饮业的辅助形态升级为主流形态,90后00后生活习惯改变是主要驱动力[10] - 新模式将改变中国人的流向、生活习惯和不动产价值趋势[1][14] 美团浣熊食堂模式 - 采用"无堂食外卖店"模式,通过大数据选址,20-30个品牌商家集中运营,降低租金成本[3] - 消费者可跨店点餐并通过APP直播监督食品制作过程,平台通过动态信用评级分配流量[3] - 平台收入来源包括固定租金、流水抽佣、供应链分成和流量赋能[4] - 目前北京已有十几家门店,计划未来三年全国建设1200家[4] 京东七鲜小厨模式 - 直接参与菜品开发,负责门店租金、原材料和运营,与菜品合伙人共享销售成果[6] - 采用机器操作模式,菜品种类多且价格实惠(如辣椒炒肉盖饭补贴价18.8元)[6] - 目标未来三年落地10000家门店[7] - 与美团共同强调产品为现炒而非预制菜,旨在维护食品安全[7] 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头部餐饮企业受益,尾部企业可能被挤出市场,平台将切走更多行业利润[11] - 大数据提升开店精准度,平台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外卖价格更具竞争力[12] - 堂食进一步萎缩,商家对平台依赖度持续上升[12] - 餐饮业增量部分转向低价物业,商铺租金持续下行,投资者可能面临损失[13]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新模式强化大城市马太效应,生活成本更低且更便捷,小城市人口持续外流[14] - 大城市房产变现和出租更容易,人口流失城市房产流动性降低[14] - 外卖模式成为大城市人口吸引的助推器,加剧城市间人口分化[14] 行业创新特点 - 两大平台深度介入餐饮业的核心目标是维护食品安全和遏制黑外卖[7] - 创新模式获得政策支持,将改变餐饮业生态和商业逻辑[8] - 变革影响范围超出餐饮业,涉及消费者、城市发展和不动产价值[18]
刘强东谜底揭晓 京东亲自炒菜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00:58
京东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启动 - 公司宣布投入10亿元现金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 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 后者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 [2] - 公司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品牌作为制作平台 进行现炒制作与品控 餐品以外卖、自提两种形式销售 [2] - 首家七鲜小厨门店已在北京市东城区长保大厦开业 作为"即提堂食"新店入驻京东外卖平台 目前已售超1000单 [2]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 - 七鲜小厨着重体现公司生鲜供应链逻辑 选择生鲜食材供应商 通过源头直采后进入净菜工厂 进行标准化工序后在24小时明厨直播的后厨炒制出餐 [3] - 门店采用透明后厨设计 取餐区通过分格外卖柜体分为外卖区与自提区 [3] - 计划在全国进行1000道招牌菜的菜品合伙人招募 大厨配方由平台现炒现做 [2] 合作伙伴与市场反应 - 已有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等餐饮品牌报名首批合伙人招募 [4] - 某餐饮品牌商家透露 公司创始人已与多家知名连锁品牌创始人见面交流 探讨合作可能 [4] - 部分商家对模式持观望态度 认为有待市场验证 并担忧未来可能与第三方商家形成博弈 [6] 运营数据与未来规划 - 七鲜小厨商品单价多在10元-40元 提供补贴券码 最高可满15元减10元 [6] - 公司计划未来3年投入超百亿资金 在全国建设超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6] - 合伙人无需承担开店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 即可实现菜品全国规模化销售 [6] 用户体验与配送时效 - 七鲜小厨出餐时效较其他外卖品牌慢 晚餐高峰期配送时长接近一小时 自提快40多分钟 [2] - 开业以来收获44条评论 其中包含首条差评 因用户备注要求被忽视 [6]
拼好饭等外卖创新模式获央媒认可,成餐饮增长新亮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14:17
行业创新与增量市场挖掘 - 美团拼好饭通过产品和模式创新推动外卖行业规模效应释放,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助力餐饮商家寻找增量空间 [1] -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其中拼好饭日订单量已超3500万单,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增速位居前列 [1] - 肯德基单款"全鸡套餐"通过美团"神抢手"半日售出约百万单,国际快餐品牌积极与平台合作优化供应链定制产品 [1] 拼好饭模式对商家的影响 - 90%入驻拼好饭的商家实现销量提升30%以上,叠加出餐效率提升带动成本下降20%以上 [2] - 拼好饭帮助品牌分摊人工、房租成本,规模化采购摊薄食材成本,省下的成本让利于顾客 [1] - 蜜雪冰城表示拼好饭带来的增收效果显著,消费者能以更低成本买到优质产品 [1] - 临沂朝阳糁馆通过拼好饭销售本地特色小吃,日销量100多单占总营业额三分之一,月增收5000元 [1] 品质保障与标准化建设 - 拼好饭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并在商家APP公示,定期抽检并汰换不符合标准的商家 [2] - 定期开展商家食品安全培训,通过APP发送通知和视频课程,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2] - 商家表示拼好饭产品与堂食品质、分量、包装完全一致 [2] - 平台通过"透明化"机制推动商家提升食品安全和运营规范性,形成"认证驱动优化"良性循环 [2] 品牌专区与规模化效应 - 拼好饭启动品牌专区实现业务升级,规模化采购使品牌能获取更好原材料 [1] - 蜜雪冰城、华莱士等连锁品牌通过拼好饭实现显著订单增长 [1] - 中小商家通过拼好饭拓展市场空间,典型案例显示新模式对本地特色餐饮带动作用明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