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空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制定进展 - 中国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获ISO批准发布 包括《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和《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1][2] - 中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 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1] 技术标准内容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规定了发射窗口分析和安全发射时机识别程序要求 以及碰撞规避风险评估矩阵约束[1] - 该标准适用于新发射物体与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风险分析 包括运载火箭级段、航天器及其他物体[1]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规定了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的定义和能力构建原则[2] 国际合作与参与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标准由中国联合美国、法国、日本共同提出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承担具体起草工作[1]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导编制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作为技术对口单位和参编单位参与全过程[2] 行业意义 - 标准制定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外空治理 共建外空活动规则 推动构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1] - 标准发布彰显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技术贡献[1]
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两项国际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8-12 07:5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由ISO正式发布 截至目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 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 [1] - 《航天系统—发射窗口估计与碰撞规避》(ISO 21740:2025)规定了发射窗口分析和安全发射时机识别程序的相关要求 以及碰撞规避风险评估矩阵的相关约束和要求 适用于单次发射任务中新发射物体与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风险分析 [1] - 该标准由我国联合美国 法国 日本共同提出 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是我国积极参与外空治理 共建外空活动规则的实践 [1] 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国际标准 - 《航天系统—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ISO 16615:2025)规定了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的定义 根据影响因素规定了对系统在轨稳定运行能力的构建原则和要求 [2] - 该标准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导编制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作为技术对口单位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技术协调 并全程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技术修改和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