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协同

搜索文档
一图读懂《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7:30
世界天然气发展 - 2024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增速较上年0.1%显著提升 [4] - 亚太地区消费同比增长4.5%,欧洲和北美分别增长1.4%和1.3% [5] - 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 [5]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支出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跌 [5] - 世界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管道气贸易量占比55.4%且增长2.2%,LNG贸易量增长1.4% [5][6] - TTF现货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5.3%;东北亚LNG到岸均价1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3.3%;HH现货年均价格2.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3.6% [8][9] 中国天然气发展 - 2024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8%,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0][11] - 全国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增量141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11] - 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11] - 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LNG进口量10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放缓4.9个百分点 [12] - 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总里程超12.8万千米;新建4座LNG接收站及多个扩建项目投产 [12] 政策与技术进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颁布实施,明确天然气行业发展要求 [13] - 修订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延续支持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 [13] - 深层煤层气富集机理、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成藏理论取得突破;陆上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成功应用 [13] - 全球首套175MPa电动压裂装备、国内首台1422mm磁电融合内检测器研制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样机达到国际水平 [13][14] - 多能互补模式推进,包括四川盆地多能互补、长庆油田绿色开采、青海油田气电支撑新能源并网等项目 [14][15] 市场化改革进展 - 上游矿业权全面实行竞争性出让,矿权登记企业增至70家以上;LNG进口主体增至20余家 [18] - 国家管网集团独立运营,管网托运商数量从2019年5家增至2024年765家,中小托运商管输资源占比从2.1%提升至10.2% [19] - 8个省网市场化融入国家管网,实施"一区一价"管制定价机制 [19] - 门站价格市场化除部分气源外全面实施;建立终端价格联动机制 [21][22] - 上海、重庆交易中心2024年单边交易量分别达617亿立方米和483亿立方米 [23] 2025年展望 - 预计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0.9%,其中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工业用气负增长 [27] - 国内天然气产量预计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29] - 中俄东线进气投计划全面试产 [30]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7:30
2024年全球天然气发展形势 - 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消费量972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4.5% 中国和印度增速分别为7.3%和13.0% [11] - 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5% 美国产量1.03万亿立方米 与上年持平 俄罗斯产量增量435亿立方米 增幅7.1% 全球新发现气田94个 新增储量6702亿立方米 [11][13] - 全球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9% LNG贸易量同比增长1.4% 美国LNG出口121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7% 亚洲LNG进口量4056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1% [13] - 全球LNG接收站总接卸能力10.94亿吨/年 新投运项目13个 新增能力4368万吨/年 平均利用率37.3% 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14][15] - 国际气价持续下跌 TTF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15.3% 东北亚LNG现货到岸均价1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26.6% [15] 2024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状况 -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8.8% 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1.1% 工业燃料消费同比增长6.1% 发电用气同比增长9.5% [18] - 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6.0% 增量141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占总产量44.5% 页岩气产量257亿立方米 煤层气产量138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7% [19] - 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9.9% 管道气进口量76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3.1% LNG进口量105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7% [20] - 新建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 全国管道总里程超12.8万千米 新增储气能力80亿立方米 [21][22] - 深层超深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两个千亿立方米级深部煤层气田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 [19] 天然气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 - 持续推进上游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矿权登记企业增至70家以上 民企持有矿权占比提升 LNG进口主体由2017年近10家增至20余家 [27] - 国家管网集团托运商数量由2019年5家增至765家 中小托运商管输资源占比由2.1%提升到10.2% 完成8个省网市场化融入 [29] - 门站价格市场化取得显著进展 除部分气源外已全面实施市场化定价 上海交易中心单边交易量617亿立方米 重庆交易中心483亿立方米 [32] -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修订出台《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 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 [22][33] 2025年发展展望 - 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2%-3% 产量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LNG进口量随国际气价波动灵活调节 [34] - 上半年消费量同比微增0.9% 发电用气较快增长 工业用气负增长 进口量同比减少7.8% 其中管道气进口同比增长10.5% LNG进口同比下降20.6% [34] - 全球市场供需延续脆弱平衡态势 面临地缘冲突和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 [34] 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突破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四线建成投产 [21][52] - 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径1422毫米磁电融合内检测器 国产管网离线仿真软件规模应用 首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样机达到国际主流水平 [24] - 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陵水36-1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发现 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深度 [24][39] 低碳转型与多能协同 - 气电对能源转型支撑作用凸显 美国在建天然气发电装机85吉瓦 日本明确天然气发电仍是重要电力组成 [16][17] - 油气田推进绿色低碳化生产 四川盆地促进水风光氢多能互补 长庆油田打通绿色开采零碳链条 [25] - 下游创新开发天然气新业态 广东投产国内首个H级天然气掺氢发电机组 河北张家口实现掺氢天然气供居民用户 [26]
中国华能:多能协同 汇聚迎峰度夏保供合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19:03
台风应对与能源保供 - 公司启动自然灾害Ⅲ级预警,系统各单位高度戒备,各机组、场站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正常 [1] - 公司构建覆盖水、火、风、光等多种能源形式的保供网络,全力守稳能源保供安全线 [1] - 云南澜沧江流域水电站通过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汛前节水增发电量达10.91亿千瓦时,蓄能转化电量超86亿千瓦时 [2] 水电调度与发电表现 - 澜沧江上游梯级电站单日发电量最高达4.92亿千瓦时,单月发电量最高达120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突破55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 [5] - 小湾、糯扎渡水电站最大日出力峰谷差高达1100万千瓦,最大调峰量相当于11座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能力 [2] - 澜上6座电站连续20天满负荷顶峰运行,为电力系统安全提供关键调节资源 [2] 新能源发展与表现 - 公司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744万千瓦,包括97个光伏项目、10个风电项目和2个共享储能项目 [7] - 风电和光伏可利用率分别提升至99.54%和99.97%,新能源项目累计贡献绿色电能超4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 [6][7] - 公司构建"128"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6] 火电运营与精细管理 - 河北上安电厂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储煤能力提升至50余万吨 [8] - 电厂采用国产化DCS睿渥系统,机组可靠性和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8] - 江苏淮阴电厂开展12类典型场景演练,单班卸煤超3500吨,南京燃机电厂四台燃机同时运转应对电网负荷新高 [10] 区域电力供应 - 湖南岳阳电厂6台燃煤机组全力运行,当月累计发电量超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 [10] - 重庆两江燃机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厂装机将达241.86万千瓦,占重庆市火电装机14.5% [10] - 公司通过多能协同布局和精细管理措施,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