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

搜索文档
方大炭素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 国际市场持续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4: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3.27万元 [1] 运营管理 - 纵深推进精细管理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1] - 优化大宗原材料采购管理并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1] - 主要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且设备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1] 研发与技术合作 - 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并在石墨烯等新产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与宁德时代开展战略合作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加速技术迭代 [1] - 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助力科技研发工作 [1] 市场拓展 - 借高附加值产品和精准营销在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 [1] - 成功打入多个新兴市场且出口额实现稳步增长 [1]
科技创新赋能,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有“智”招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5:51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1]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旨在打造粮食减损机制化全球交流平台 [1] - 汇聚多国农业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及行业专家 围绕粮食减损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 [1] 中国粮食减损成果 -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3] - 会议展示中国粮食全链条减损路径模式 涵盖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各环节 [3] - 山东作为粮食大省 展示从古法传承到智慧农业的减损实践 [3] 种子与种植技术 - 山东农作物种子年销售额超137亿元 居全国首位 [3] - 良种使用可降低用种量5%以上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 [3] - 推广"北斗导航+小麦复式精量条播"技术 亩均增产30公斤 [3]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00公斤 [3] 农业机械化与灾害防控 - 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7% 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 [3] - 依托立体遥感监测精准预警灾害 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4] 仓储与加工技术 - 建成超4600万吨现代粮仓 创历史新高 [4] - 采用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技术 全省地方储备粮综合损耗率降至0.38% [4] - 五大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扎根山东 制定15项粮油团体标准 [4] - 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4] 粮食深加工 - 玉米梯次开发产出百余种产品 大豆循环利用产出二百余种产品 [4] - 小麦深加工演绎近千种可能 [4] 消费端减损 - 智慧食堂与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供需 减少浪费 [5] - 通过半份餐、个性定制等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5] - 全谷物推广与节粮科普深度融合 促进节约理念转化为消费选择 [5]
中国华能:多能协同 汇聚迎峰度夏保供合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19:03
台风应对与能源保供 - 公司启动自然灾害Ⅲ级预警,系统各单位高度戒备,各机组、场站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正常 [1] - 公司构建覆盖水、火、风、光等多种能源形式的保供网络,全力守稳能源保供安全线 [1] - 云南澜沧江流域水电站通过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汛前节水增发电量达10.91亿千瓦时,蓄能转化电量超86亿千瓦时 [2] 水电调度与发电表现 - 澜沧江上游梯级电站单日发电量最高达4.92亿千瓦时,单月发电量最高达120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突破55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 [5] - 小湾、糯扎渡水电站最大日出力峰谷差高达1100万千瓦,最大调峰量相当于11座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能力 [2] - 澜上6座电站连续20天满负荷顶峰运行,为电力系统安全提供关键调节资源 [2] 新能源发展与表现 - 公司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744万千瓦,包括97个光伏项目、10个风电项目和2个共享储能项目 [7] - 风电和光伏可利用率分别提升至99.54%和99.97%,新能源项目累计贡献绿色电能超4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 [6][7] - 公司构建"128"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6] 火电运营与精细管理 - 河北上安电厂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储煤能力提升至50余万吨 [8] - 电厂采用国产化DCS睿渥系统,机组可靠性和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8] - 江苏淮阴电厂开展12类典型场景演练,单班卸煤超3500吨,南京燃机电厂四台燃机同时运转应对电网负荷新高 [10] 区域电力供应 - 湖南岳阳电厂6台燃煤机组全力运行,当月累计发电量超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 [10] - 重庆两江燃机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厂装机将达241.86万千瓦,占重庆市火电装机14.5% [10] - 公司通过多能协同布局和精细管理措施,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11]
辽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文体旅融合新业态 - 辽宁大连冰山慧谷老厂区改造为文体旅消费集聚区,保留1650平方米专业级冰面和完整铸造生产线,吸引游客体验滑冰、购物、休闲一体化服务 [1] - 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创编舞蹈《簪花仕女图》和开发文创产品(仕女冰箱贴、簪花手捻等)实现文物活化,文创销售火爆 [2] - 鞍山千山景区定向越野活动刷新门票销售纪录,铁岭城市马拉松带动当地美食(铁锅炖、锅包肉)热搜,锦州奉国寺因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成为打卡地 [2] 产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6.52亿人次(同比+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25.9%) [1] - 辽宁省成立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含24家省直单位)和产业发展集团,整合资源并打造20余条精品线路,推动区域联动差异化发展 [2] - 辽宁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玩法,博物馆、纪念馆、演出场馆人气显著提升 [2] 科技与服务升级 - 沈阳老北市运用航空阻燃材料和无人滑翔机技术打造"凤舞"表演,大连部署智慧交通大屏和"海上游大连"管理平台提升出游便捷性 [3] - 辽宁文旅部门采纳网友建议优化服务(如沈阳地铁站名调整、大连港东五街设拍照专区、丹东开放机关停车场),"听劝"成为服务新标签 [3] - 辽宁省委提出加快培育文体旅融合新增长点,目标打造高品质示范地,呼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