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力

搜索文档
中国存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先进存储占近三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5:13
存力建设现状与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存力总规模达1580EB 其中先进存储占比提升至28% [1] - 存力从传统"数据容器"升级为支撑数字经济的战略基座 通过"存力中心"重构数据资源化到资产化的核心链路 [1] - 存力建设仍面临"存而不用 用而不深" 核心芯片(软件 介质)短板 存力算力运力协同效率不足等挑战 [1] 政策与产业协同方向 - 工信部等六部门明确将存力纳入国家新基建全局 构建"算力 存力 运力"一体化发展体系 [2] - 存力建设需坚持创新驱动与安全根基 优化全国布局 深化区域协同 推进绿色集约发展 [2] - 建议聚焦存力服务普惠与效能提升 强化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生态构建 [1][2] 企业技术实践案例 - 华为构建覆盖核心生产系统 AI训练推理 分布式存储及数据保护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2] - 华为全闪存技术提升存储韧性与先进性 AI存储技术助力大模型高效训练推理及数据安全 [2] - 华银康集团通过压缩技术降低存储压力 多层防勒索技术保障患者数据安全 高效存储系统支撑病理AI模型迭代 [2] - 广电五舟创新国产化存储技术 实现全国产分布式存储与全闪存系统在广州政务云等项目落地 [3]
“存力中国行”启动 多方共探存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36
存力中国行活动概况 - "存力中国行"启动仪式暨首站活动在广东举行,通过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探讨存力高质量发展路径[1] - 活动由中国信通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及多省通信管理局领导参与,电信运营商、华为等企业专家代表参会研讨[3] 存力产业战略价值 - 存力是保障数据要素高效配置与安全可控的核心底座,对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5] - 中国信通院指出存力已从"数据容器"升级为战略基座,全国存力总规模达1580EB,先进存储占比28%[5] - 工信部将存力纳入国家新基建全局,强调需构建自主可控生态并推进绿色集约发展[6] 企业技术实践与案例 - 华为提出存力中心需实现"聚数、治数、供数、用数"闭环,重点发展全闪存和AI存储技术[6] - 华银康集团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压缩和防勒索技术满足医疗数据安全需求,支撑病理AI模型训练[8] - 广电五舟开发全国产分布式存储和全闪存系统,在广州政务云等项目中实现国产化存力落地[8]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华为构建覆盖核心生产、AI训练、分布式存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具备EB级弹性扩展能力[9] - 分布式存储技术通过高密硬件设计和极致压缩满足高性能计算与AI业务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9] 存力应用场景 - 存力技术赋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如华银康的病理AI诊断服务[8] - 存力支撑政务云等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广电五舟案例显示自主可控技术已实现突破[8]
共筑先进存力中心,激活AI时代数据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6-14 19:58
行业趋势与数据增长 - AI时代数据进入黄金时代,全球数据以每年36%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30年数据总量将突破1YB [3] - 中国年数据产量高达41.06ZB,但仅有5.1%被有效保存,约95%的数据因存储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利用 [4] - 多模态数据(文本、视频、图像等)的涌现使传统数据孤岛架构难以应对,需通过数据汇聚和统一治理发挥规模效应 [4] 政策与基础设施发展 - 国家各部委推动建设行业和区域数据归集平台,促进数据从"碎片化"向"集约化"转变 [4] - 存力中心作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通过全流程管理(规模聚数—高效治数—安全供数—产业用数)实现数据资源到资产的闭环 [4] - 广东省发布省级先进存力中心,标志着数据资源整合与价值释放进入新阶段 [5] 技术解决方案与实施 - 华为Omini-Dataverse全局文件系统支持跨数据中心、城市、区域的数据高效流动,实现全局数据可视、可管、可用 [5] - 华为ModelEngine工具链通过数据使能、模型使能、应用使能提升数据预处理效率,降低模型成本,缩短AI应用上线周期 [5] - 华为在存力中心构建软硬协同的可信数据空间,通过统一信任机制、30+数据控制策略及全流程日志记录确保数据流通安全 [5]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提升先进闪存应用比例,鼓励新型温冷介质研发 [5] - 加强AI存储设施统筹部署,提高高性能AI存储使用比例 [5] - 推动"数据+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形成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正循环 [5]
得一微定义“AI存力芯片”,让每比特数据创造更多智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0 09:55
计算范式变革 - AI技术推动计算范式从运算器为中心转向存储器为中心,重新定义"先进存力"边界[1] - 得一微电子首创"AI存力芯片"概念,旨在通过芯片实现智能化的先进存力,为GPU/NPU提供计算卸载和数据洞察,提升系统效率[1] 公司技术升级与市场突破 - 得一微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存储控制芯片自研能力的企业,产品已导入手机头部厂商,PCIe SSD主控持续突破[3] - 工规和车规存储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车规产品连续多年实现翻倍增长[3] - AI时代下存储核心数据转变为大模型参数、神经网络权重等,GPU取代CPU成为存储主导者[3] AI存力芯片的技术路径 - 当前AI系统存在HBM成本性能瓶颈、SSD/UFS以CPU为中心等关键问题[4] - 得一微提出以存算一体为核心的存力芯片将改变神经网络计算方式,解决GPU带宽瓶颈[4] - AI-MemoryX显存扩展卡将单机显存从几十GB提升至10TB级,支持32B至671B大模型微调训练,减少GPU需求[6] 产品战略与行业影响 - AI-MemoryX是完整微调训练机解决方案,包含训练框架、软件栈及X200系列硬件,已应用于DeepSeek等大模型优化[6] - 公司三步走战略:快速落地AI存力解决方案→固化软件创新为芯片能力→推动应用生态建设[7] - 通过AI存力芯片开辟新赛道,推动存力从被动支撑算力转向主动驱动算力,提升数据价值密度[9]
突破存力瓶颈,平头哥镇岳SSD主控芯片:全面赋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9 08:54
如今,随着AI向生产生活全链条渗透,算力、存力、网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其中,存力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现出来,事实上,如果说算力是AI的"大脑",那么存力就是支撑其运 转的"血液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AI全生命周期对存力都有显著需求,但不同阶段的要求也有不同侧重点:数据采集阶 段需要高带宽吞吐,清洗阶段依赖低时延响应,训练阶段追求极致能效比,推理阶段则强调成本与可 靠性的平衡。这种多维度、动态化的存储需求,使得传统存储架构面临严峻挑战,行业亟需一场从芯 片底层出发的技术革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 平头哥半导体的镇岳510 SSD主控芯片,凭借着在架构和算法层面的创新 ,正在 破解存力瓶颈这一AI生态难题。 在MemoryS 2025峰会上,平头哥半导体产品总监周冠锋为观众详细介绍了 镇岳510主控芯片——这 颗通过架构与算法的双重突破,真正成为"六边形战士"的主控芯片 。 镇岳510:六边形战士 什么是六边形战士?他指出,镇岳510在: "低时延" ,可以做到随机写4微秒; "高能效" ,实现每瓦特提供420K IO处理能力; "高带宽" ,达到大于等于3400K IOPS,属于性能第一梯队; "高可靠" , ...
低调平头哥,吹响先进存力商业化号角
量子位· 2025-03-17 12:3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认为在AI时代需全面提升先进存力,平头哥凭借镇岳510方案成为存储设施建设重要力量,其在多方面取得进展并具备技术优势,有望引领存力设备升级换代潮 [1][26] 分组1:AI存力发展现状与需求 - 存储设备在AI基础设施中受关注少,存力发展不充分,但会制约AI等大规模数据应用 [1] - SSD的I/O延迟远高于DRAM延迟,数据从存储到内存的传输是大模型训练数据供给速度的瓶颈 [7] - 推理阶段行业大模型需更高数据访问速度和更低数据时延,AI大模型训练和部署中存储设备需具备高写入吞吐量 [8][9] 分组2:镇岳510商业化进展 - 镇岳510已在阿里云的EBS规模化上线,提升系统IOPS和吞吐带宽,优化IO延迟,助客户承载更多访问量,实现降本增效 [2] - 镇岳510让阿里云EBS业务上的客户应用获得更快响应,赢得更好用户体验 [3] - 忆恒创源的PBlaze7 7A40系列SSD产品基于镇岳510打造,成为业界首款具有100万IOPS的4K随机写性能的企业级SSD产品 [5] - 得瑞领新的PCIe 5.0高性能企业级NVMe SSD D8436/D8456系列利用镇岳510,相比上一代PCIe4.0产品实现了70%性能功耗比的提升 [5] 分组3:镇岳510对AI应用的意义 - 提高存储设备的数据供给速度能拉高单位算力的利用效率,节省算力时间,提升存力对AI训练降本增效更经济 [10] - DeepSeek的3FS刺激AI从业者升级存储设施,激励存力厂商提高产品性能,推动改善存力设备不足,贴合SSD行业演进节奏 [10] 分组4:镇岳510研发与市场匹配 - 2025年是PCIe 5服务器大规模上线的崛起之年,匹配基于镇岳510的SSD大规模上线的节奏 [11] - 镇岳510早在2021年立项,定下PCIe 5的接口方案,产品上市后匹配市场需求 [11] 分组5:镇岳510技术创新 - 镇岳510研发中进行芯片架构和算法的全面创新,采用自研紧耦合芯片架构,适应AI等高性能应用场景 [16][17] - 镇岳510每秒可处理高达340万次IO,数据带宽达到14GByte/s,支持最新的PCle 5.0主机接口以及DDR5.0内存接口 [18][19] - 镇岳510实现4μs的超低时延,比业界主流降低30%以上,在阿里云EBS上实测将读写混合99.99%长尾延时降低92% [19] - 镇岳510实现低至10^-18的UBER,比业内标杆领先一个数量级,采用自研高性能LDPC纠错算法等 [21] - 镇岳510更加节能,每瓦功耗可提供42万笔的IO访问,以10万块SSD的数据中心为例,每年节省260万度电 [22] 分组6:镇岳510行业应用拓展 - 公司希望推动存力生态建设,拓展行业合作,将先进存力带到更多应用场景 [23] - 镇岳510集容量、时延、成本、能效、可靠和带宽于一体,结合灵活性设计,可根据行业特点专门化增强关键因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