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翻新

搜索文档
消费建材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2 23:05
行业概述 - 消费建材行业在经历2021年高峰后回调,但受益于存量房翻新需求增长,未来十年将迎来增长,住宅翻新比例已提升至50%,市场潜力巨大[1] - 与传统建材(水泥、玻璃等)不同,消费建材具有周期成长特性,业绩改善时估值同步提升,形成双击效应[2] - 行业CR3(前三大企业市场份额)较十年前显著提高,未来十年将兼具增长和份额提升[2] 房地产政策影响 - 房地产政策通过销售、新开工和竣工直接影响消费建材需求,政策出台后板块短期上涨但会因基本面未改善回调[3] - 2025年新房销售、竣工和新开工预计均下滑10%,新开工下滑幅度更大(因库存过高),判断新开工应优先参考房产销售数据而非拿地数据[1][5] - 房地产销售、新开工和竣工传导关系:新开工传导需1个季度,竣工传导需1-2个季度[3] 存量市场与翻新需求 - 中国存量住宅面积超300亿平米,若翻新周期从40年缩短至20年,年均翻新面积可达25亿平米[6] - 2005-2015年住宅高峰期后的5-10年将是住宅翻新黄金阶段,翻新比例从20%-30%提升至50%[6][7] - 翻新市场中,外墙涂料、外墙防水、保温材料及管道建设等品类受影响较大,工装市场翻新比例可达30%[10] 需求结构 - 建筑材料需求中住宅占比50%-60%(含商品房7-8亿平米、保障房1-2亿平米、旧房翻新8-9亿平米及农村新建5亿平米),公共装修占比相对较小[7] - 公共装修市场潜力大,老旧小区改造面积已达10亿平米/年,政策支持(如专项债)推动城市更新项目[9] 品类与竞争格局 - 消费建材市占率提升由消费属性(市场总量及离散度)和功能属性(产品差异)决定,涂料、零售五金、马桶等品类发展前景良好[4][12] - 行业下行期表现突出公司:三棵树(净利率7%-8%)、汉高集团、兔宝宝、伟星、北新等[4][20] - 推荐龙头企业:北新建材(石膏板)、三棵树(涂料)、箭牌家居(卫浴)、兔宝宝(板材)、汉高集团(五金)[11] 供给与盈利 - 工程占比高、资产较重品类(瓷砖、防水、涂料、五金)供给退出明显,需求较顶峰下滑25%-30%,市场萎缩30%-40%[19] - 零售业务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上升,但大幅修复需需求回升,计提较高公司(雨虹、科顺、三棵树)未来表观业绩弹性更大[4][21] - 中期利润展望:涂料市场或从1,000亿增至1,300-1,400亿,东方雨虹利润或从15亿回升至45亿,三棵树潜力达五倍,汉高集团或从5亿增至30亿[22] ROE与跟踪指标 - 行业ROE有望回到20%(净利润率10%左右),重点关注三棵树、汉高集团、兔宝宝、伟星、北新等[23][24] - 需高频跟踪单月数据,研究供给变化及企业转型反应程度[25] 海外经验借鉴 - 美日经验显示存量市场潜力大(日本新开工降60%但存量增长),中国应关注市占率提升与格局优化[17] - 美国商业模式护城河优势显著,中国可参考其规模经济与品牌壁垒[18] 功能属性与规模经济 - 建材功能属性源于犯错成本高(如100平米房子建材更换成本低但频次低),消费者倾向品牌产品[13] - 规模经济依赖固定成本摊薄(如运输半径),需平衡生产基地数量与运输成本[14][15] 需求结构变化 - 翻新面积或从8亿平米增至20亿平米,C端(消费者)需求占比或从35%升至50%,小B端从45%降至35%,大B端从20%降至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