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授权交易

搜索文档
深度:生物医药资产大爆发后 中国创新药能走出“下一个药王”吗
第一财经· 2025-08-17 11:03
中国创新药行业全球认可度提升 - 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交易占全球交易量的27%和交易金额的32% [2] - 中国A/H股上市创新药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78%,较三年谷底反弹182% [2] - 全球临床管线三分之一的创新药物来自中国,2025年贡献全球新进入临床阶段创新药的50% [7]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 港股创新药企出现多个"10倍股",如德琪医药涨幅近10倍,和铂医药涨幅超6倍 [4]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募资总额达155.9亿港元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下半年将迎来一波"热度极高"的IPO潮 [6] 重点领域发展 - ADC和双抗药物是中国主要的差异化领域,肿瘤、减重、心脏代谢类疾病是关注焦点 [2] - GLP-1减重药领域表现突出,银诺医药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85%,歌礼制药股价8个月翻6倍 [3] - 肿瘤药占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数量的60%以上,心血管和代谢领域交易数量逐渐上升 [13] 全球市场布局 - 自2019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307个新药中,来自中国的仅有10个,占比不到3% [2] - 中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总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 [7] - 中国创新药在后期临床开发中占比不到5%,487个3期/新药申请阶段药物中仅24个来自中国 [12] 企业研发进展 -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在肺癌治疗中显示出优于默沙东K药的生存率 [8] - 再鼎医药DLL3 ADC药物在二线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展现同类最优潜力 [9] - 诺诚健华计划年底前公布BTK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b期数据 [9]
医疗与消费周报:2025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概-20250701
华福证券· 2025-07-01 17:46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 6 个子行业均获正收益表现良好,得益于政府支持、资金投入和监管改革,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预计 2024 年后强劲增长 [2] 各目录总结 医疗新观察 -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企业加大技术投资、整合产品创新、提高制造能力,2019 - 2023 年大型生物制药企业收入从 0.3 万亿美元增至 0.5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0.1% [7]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生命科学企业提效节本,预计 2021 - 2032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38.4%,庞大患者群体等因素或推动市场扩张 [8] - 生命科学企业加强海外合作,监管改革使市场对创新药物兴趣激增,2024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同比增 11.1%,2018 - 2023 年内地研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0.5%和 23.8%,创新药市场未来有望大幅增长 [9] - 因经济放缓等因素,更多初创企业选择对外授权交易融资,2020 - 2024 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59.2%,预计 2025 年起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对外授权交易将增长,生命科学领域有望实现增长 [16]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6.23 - 6.27) - 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 6 个二级行业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2.92%和 +2.10%,中药Ⅱ和化学制药排名靠后,分别为 +1.29%和 +0.71%;本周估值水平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靠前,分别为 80.49 倍和 66.16 倍,中药Ⅱ和医药商业靠后,分别为 31.57 倍和 20.50 倍 [17] - 重点关注的医药生物 iFinD 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中,医疗服务、医院、医疗耗材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4.19%、+3.92%、+3.36%;估值水平疫苗、其他生物制品、化学制剂排名前三,分别为 94.60 倍、90.75 倍、87.52 倍 [22]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AI 医学影像取得突破,全球首个平扫 CT 识别早期胃癌的 AI 模型 DAMO GRAPE 公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 85.1%和 96.8%,比人类放射科医生分别提升 21.8%和 14.0%,可提前 2 - 10 个月检测出胃癌,已在多地部署并推广 [26][29] - 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标志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更重要,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重要一步 [30] - 海南自贸港药械“零关税”政策实施后,进口货值达 1.14 亿元,累计减免税款约 1500 万元,特定医疗机构等进口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1]
国产创新药持续出海 中国生物制药标志性授权交易落地在即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3:42
公司战略与对外授权进展 - 对外授权已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有望扩大国际化收入并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已梳理潜在对外授权产品并按优先级接触,多款产品从年初起收到合作意向,潜在交易对象包括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 [1] - 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公司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2024年预计至少达成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更多交易或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达成 [1] 核心产品管线与市场价值 - 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包括PDE3/4抑制剂TQC3721(全球开发进度第二)、HER2双抗ADC TQB2102、EGFR/cMET ADC TQB6411、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等 [1][3] - PDE3/4抑制剂TQC3721于6月9日获CDE批准开展III期临床,同类产品Verona获批后股价累计涨幅达281.49% [2] - ADC平台受国际巨头关注,石药集团EGFR-ADC潜在交易达50亿美元,百利天恒双抗ADC授权BMS创84亿美元单笔交易纪录 [2] 研发进展与全球竞争力 - HER2双抗ADC TQB2102已进入III期临床,EGFR/cMet双抗ADC TQB6411临床申请获受理,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获批在美开展临床试验 [3] - 公司管线覆盖高价值靶点领域:代谢疾病(GLP-1、FGF21)、肿瘤(ADC、双抗)及呼吸系统(PDE3/4),技术布局获国际认可 [3] - 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ROCK2抑制剂TDI01创中国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里程碑,新交易将再创新篇章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4] - 2015-2024年中国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增至3575个,中国生物制药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第15位、中国第2位 [4] - 港股创新药ETF 2024年涨幅约60%,反映行业景气度提升,国产新药全球价值进入持续兑现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