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瑞孚迪2025年Q3营收6.99亿美元,批准10亿美元股票回购新计划
仪器信息网· 2025-10-29 11:58
摘要 : 其中,生命科学业务营收3.43亿美元,诊断业务营收3.56亿美元。鉴于近期外汇汇率变化,瑞孚迪将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 28.3~28.8亿美元,并重申2%至4%的有机增长预期。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 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日 前 , 瑞 孚 迪 ( Rev v it y ) 发 布 2025 年 三 季 度 财 报 。 2025 财 年 第 三 季 度 营 收 6.99 亿 美 元 , 其 中 , 生 命 科 学 业 务 营 收 3.43亿 美元,诊断业务营收 3.56亿 美元 。 鉴于近期外汇汇率变化,瑞孚迪将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28.3~28.8亿美 元,并重申2%至4%的有机增长预期。 Rev v it y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99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6.84亿美元。本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 GAAP 营业利润为 82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9800万美元。持续经营业务的 GAAP 营业利润率占营收的 11.7%,去年同期为 14.3%。 | | | | Three Months Ended ...
全球瞭望丨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应持续加强对华经贸合作
新华网· 2025-10-25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英国经济学家主张英国应与中国不断加强在贸易、投资、金融及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建立牢固稳定的双边关系 [1] - 在全球经济面临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背景下,英国迫切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 [1] - 英国需要利用自身在金融、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寻求更多合作机遇,政策应具有连贯性 [2] 双边经贸关系现状与潜力 - 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在货物与服务贸易及投资方面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1] - 双方在2024年举行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互联互通,包括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七年来的首次中英经贸联委会会议 [1] - 英国作为主宾国派出100多家企业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1] 重点合作领域 - 绿色金融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被确定为可以深化合作的关键领域,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 [1] - 英国可发挥优势的领域包括金融与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清洁能源以及创意产业 [2] - 中国已成为众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伙伴 [1]
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应持续加强对华经贸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0-25 15:39
文章核心观点 - 英国经济学家主张英国应与中国在贸易、投资、金融及绿色发展等领域不断加强和深化经贸合作,建立牢固稳定的双边关系 [1] - 在全球经济面临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挑战的背景下,英国迫切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不能孤立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外 [1][2] 双边经贸关系现状与潜力 - 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在货物与服务贸易及投资方面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1] - 双方在2024年举行了一系列促进互联互通的活动,包括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七年来的首次中英经贸联委会会议 [1] - 英国作为主宾国派出100多家企业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1] 重点合作领域 - 绿色金融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被视为英中两国可以深化合作的重点 [1] - 英国可利用自身在金融与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清洁能源以及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寻求更多合作机遇 [2] 合作背景与依据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25年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1] - 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成就瞩目,并已成为众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伙伴 [1] - 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需要具有连贯性以支持合作的持续加强 [2]
全球瞭望|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应持续加强对华经贸合作
新华社· 2025-10-25 15:17
莱昂斯说,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在货物与服务贸易及投资方面仍有较大合作空间。今 年,双方举行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互联互通,包括年初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以及中 英经贸联委会在夏季举行的七年来的首次会议。9月,英国作为主宾国,派出100多家企业组成的代表 团,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莱昂斯认为,英中经贸合作需要持续加强,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当具有连贯性。英国不能孤立于 世界主要经济体之外,应利用自身在金融与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清洁能源以及创意产业等 方面的优势,寻求更多合作机遇。 新华社伦敦10月25日电 (记者 赵阳)英国经济学家杰拉德·莱昂斯日前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表 示,英国应与中国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在贸易、投资、金融及绿色发展等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建立牢 固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 他认为,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同时,中国已成为众 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伙伴。英中两国在绿色金融等领域可以深化合作。 莱昂斯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25年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自由贸易 受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威胁 ...
一扇理解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21 05:57
中国的"十四五"成就超越了经济领域,在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和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实现了系统性进步。 特别在绿色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方面,中国实践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的发展实践印证 了一个深刻道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推 进的。这一认识为当今动荡世界注入了信心,中国的绿色转型经验为拉美等资源型经济体探索发展新路 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十四五"时期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在开放、创新和互利共赢上的坚定信念;"十五五"时期,必将推动中 国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中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向世界展示了一条具有远见的发展之路。作为中国发展的长期观察者, 我认为,"十四五"不仅是一份国家发展的蓝图,也是一扇理解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十四五"时期,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向世界展 示了由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形态。"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源自中国的理念,正在成为国际 社会思考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 理念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为其他国家探索可持 ...
四季度权益投资风格切换!“双创”掉头,红利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四季度,股市进入调整期,三季度直冲向上的指数斜率开始变得平缓。 截至10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10月以来的涨幅为-0.49%,深证成指的涨幅为-5.27%,沪深300的涨幅 为-2.21%。而此前三季度,整个大盘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观":上证指数上涨12.73%,深证成指上涨 29.25%,沪深300上涨17.90%。 尽管整体出现下滑,但"板块之间的悲欢各不相同"。 Wind数据显示,贵金属、煤炭、电力、银行、保险等在三季度回落的板块迎来了"出头之日",重回增 长曲线,10月以来分别上涨4.24%、9.49%、3.23%、5.26%、4.47%。 另一边,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原件、通信设备、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等三季度贡献主 要增长力量的板块掉头向下,10月以来分别下跌10.21%、8.71%、8.99%、11.74%。 为何股票涨势会在四季度出现回落,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 事刘煜辉认为,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在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的氛围中,全球风险资产,尤其是中国 的"双创"及大科技板块,实现了显著的上涨,累积了丰厚的获利盘,市场已 ...
综述丨在绿色转型中寻求共赢——中英商界共话经贸合作新机遇
新华网· 2025-10-17 08:55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正成为未来中英经贸关系的三大关键词 [1] - 中英两国商界认为在绿色转型中寻求共赢是开辟新增长路径的重要方向 [1] 中国地方产业优势 - 江苏、青岛、上海、深圳等地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海洋工程等产业具有优势与活力 [1] 英国绿色转型目标 - 英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95%的清洁电力目标 [1] - 英国计划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扩大三倍,并大幅提升光伏与储能规模 [1] 中英合作潜力领域 - 合作潜力存在于高端工程、环境基础设施、软件与金融服务等领域 [1] - 具体高成长赛道包括海上与陆上风电、光伏、氢能、储能 [2] - 新兴产业合作部署包括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先进制造与生命科学 [2] - 中资企业可关注东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地的产业链、人才与能源资源 [2] 合作价值与效应 - 中国企业带来的就业与技术溢出效应已显现在电动汽车及相关供应链投资方面 [1] - 将环境基础设施、先进制造和金融服务结合能创造真正价值 [2] - 真正的合作应体现在具体、可持续的项目上 [2] 投资新标准与新机制 - ESG理念正成为跨境投资的新标准 [2] - 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正探索将ESG标准纳入项目审批、融资和信息披露机制 [2] - 中英双方正在探讨“自然与生物多样性金融”等新机制以推动可持续投资 [2]
海尔生物:未来,海尔生物将持续深耕四大产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0:38
公司股权变动 - 本次增持股东为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 - 国资股东增持是基于对生命科学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长期看好以及对公司表现的认可 [1] - 本次投资基于股东自身投资计划安排和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旨在实现未来发展的协同共赢 [1] 公司战略与前景 - 公司将持续深耕四大产业 [1] - 公司将强化AI科技体系与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场景的深度融合 [1] - 公司计划加快全球化进程,为投资者带来回报 [1]
2025科学家创新大会11月30日将在成都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6:21
大会概况 - 2025科学家创新大会将于2025年11月3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引领新质未来” [1] - 主办方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 [1] 大会目标与定位 - 旨在搭建汇聚顶尖科学家、院士专家、科技企业家和投资机构的高端对话平台 [1] - 通过深度交流与产业对接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推动产业升级 [1] - 定位为全球协作应对挑战的智慧枢纽并以解决具体科技问题为导向 [1] 会议环节与内容 - 设置多元环节包括院士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分享研究成果 [1] - 开幕式将发布《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为数字经济转型提供参考 [2] - 圆桌对话以“新质生产力的全域协作”为主题探讨科技金融赋能硬科技及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 [2] - 同步举办10场平行论坛覆盖智能装备、绿色低碳、农业科技、生命科学等十大领域 [2] - 平行论坛将形成“技术研发+产业应用+资本对接”的全链条协作机制 [2] 举办地产业基础 - 四川省作为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为大会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2] - 四川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件 [2] - 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万家 [2] - 大会将对接四川省“9+X”未来产业技术领域并为四川引进高端人才提供支持 [2] 配套活动 - 与会者将实地考察天府实验室、成都科学城等创新载体 [2] - 体验“超算中心赋能药物设计”、“无人农场智慧管理系统”等科创成果 [2]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东增持股份达到5%的权益 变动提示性公告
核心事件概述 - 青岛久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管理的“久实优选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持海尔生物股份达到总股本的5% [2][4] - 本次增持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完成,共计增持15,897,909股 [4] - 增持行为不触及要约收购,且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2][3] 权益变动细节 - 增持行动发生在2024年8月14日至2025年10月14日期间 [4] - 增持资金来源于久实优选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自有资金 [4] - 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成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11] 增持方背景与意图 - 增持方为青岛久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久实优选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4][9] - 增持目的是基于对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海尔生物在公司治理、行业地位、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认可 [10] - 增持方意在通过本次投资实现与上市公司的协同共赢 [10] 股份权利与未来计划 - 信息披露义务人所持有的海尔生物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 [11] - 截至报告书签署日,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未来12个月内尚无明确的增持或减持计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