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冲击

搜索文档
书单 | 货币与权力:读懂国际货币体系(20本经典著作) (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7-21 14:46
国际货币体系历史与现状 - 2025年初美元指数持续下行,最大回撤达12.5%,4月"对等关税"冲击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 [3] - "特里芬两难"揭示单极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1959年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1年尼克松冲击和1973年美元自由浮动印证该理论 [3] - 类似逻辑解释1931年英镑危机:英国债务扩大导致法国变现英镑储备,最终迫使英国退出金本位制 [4] 稳定币与货币本质探讨 - 稳定币作为新型货币形态需回归货币本质讨论,包括与金银纸币的形式/本质差异、货币职能角色、与美元的互补替代关系及对美元权力的强化作用 [5]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讨论需避免宏大叙事陷阱,应结合事实、历史与理论框架 [5] 货币政治经济学 - 联盟政治、货币关系与战略高度关联,美元黄金问题本质是政治问题,涉及北约政策、德国问题及核问题等 [6] - 经济政策、战略与外交政策不可孤立看待,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混乱更需重视这一方法论 [6] 推荐书目分类 经典货币体系研究 - 《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分析金本位制与大萧条关联 [7] - 《布雷顿森林货币战》揭示美元统治世界的过程 [9] - 《英镑美元外交》探讨国际经济秩序起源 [11] 石油美元专题 - "石油美元三部曲"涵盖石油英镑、石油央行及石油美元的历史作用 [13][14]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全球失衡与布雷顿森林的教训》总结布雷顿森林体系经验 [16] - 《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系统梳理货币体系发展脉络 [21] 美元霸权研究 - 《关闭华尔街》分析1914年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崛起 [25] - 《嚣张的特权》探讨美元兴衰与货币未来 [23] 货币政治维度 - 《货币与强制》研究国际货币权力的政治经济学 [27] - 《美元与国家安全》揭示硬权力的货币维度 [35] 历史危机案例 - 《管理美元》记录广场协议全过程 [37] - 《世界经济萧条》剖析1929-1939大萧条成因 [41]
“特朗普冲击”的最佳对标: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18:01
历史相似性分析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 当前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类似1971年尼克松金融震荡的市场动荡 [1] - 奥纬咨询副董事长指出特朗普关税与尼克松政策高度相似 两者均试图通过贸易施压减少美国逆差 但1971年措施导致商业信心丧失和滞胀 [2] - 尼克松冲击包含三大措施 放弃金本位 实施10%进口关税 引入临时价格管制 最终引发70年代严重通胀 [2][4] 市场行为转变 - 美元指数从11018点跌至10010点 跌幅超9% 投资者加速转向黄金和实物资产保值 [4][7] - 企业融资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银行贷款占经济总借贷份额持续下降 债券市场活动显著增加 [7] - 当前出现美股 美债与美元同步抛售现象 显示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心减弱 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8] 政策效果评估 - 尼克松关税仅实施四个月即取消 短期促进美元升值但未改善进口 长期经济冲击持续数十年 [10] - 历史经验表明 政治驱动的关税措施往往带来长期经济痛苦 欧元诞生即源于此轮冲击 [10][11] - 现代债券市场反应速度远超1971年 可能更快迫使政策调整 史密森尼安协议式的解决方案或难再现 [12] 货币政策干预 - 尼克松政府曾通过匿名泄密等方式施压美联储主席 要求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抵消关税冲击 [13] - 政府试图扩大美联储规模以安插支持者 显示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历史先例 [13]
“特朗普冲击”的“最佳对标”: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09:03
正如央视新闻报道称,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在采访中表示,"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如今市场担忧,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可能会让尼 克松1971年金融震荡再度重演,美元将迎来历史性挑战。 被称为"新美联储通讯社"的Nick Timiraos已经在周四发表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这个观点,美国正试图亲手推翻自己构建的全球贸易秩序,开启一个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他认为,如果这些关税政策长期实施,影响可能堪比1971年尼克松总统放弃金本位制的决定,后者终结了美国与二战盟国 共同确立的战后金融架构。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副董事长Huw van Steenis也在周末文章中直指这一历史相似性。当时尼克松让美元脱离金本位,实施了10%的进口关 税,并引入了临时的价格管制。 Steenis认为,"尼克松冲击"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还导致了商业信心的丧失并且带来了滞胀。尼克松的价格和工资控制措施严重失败,引发了 商品短缺,并助长了工资-价格螺旋。这一整个事件是上世纪70年代严重通胀的关键推手。 Steenis表示就像特朗普关税一样,尼克松的措施也是为了逼迫各国改变贸易条款,以帮助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时任财政部长约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