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居民部门降杠杆
icon
搜索文档
非银存款连续两月大幅多增 居民“存款搬家”趋势强化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29
[ M1增速回升带动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8月末该差值为-2.8%,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是2021 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 ] 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现"跷跷板"关系,被市场解读为"存款搬家",并与近期国内股市行情 联系起来。 M1增速回升带动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8月末该差值为-2.8%,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是2021年 6月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进一步印证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 入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在央行的统计口径中,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以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M2则是在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了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包含活期与定期)、其他存款以及非 银金融机构存款。 其中,非银存款具体是指保险、基金、券商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市场之所以 关注非银存款的增减变化,核心逻辑在于:居民若计划参与股市等资本市场投资,通常会先将个人银行 存款转入基金账户、券商保证金账户等非银金融机构账户,这一过程会直接体现为居民存款减少,同时 非银存款相应增加。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M1-M2剪刀差 ...
管涛:股市上涨并非存款搬家,居民仍在“多存少贷”
和讯· 2025-09-11 17:48
管涛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收支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居民境内人民币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 7800亿元。有人将此解读为"存款搬家",并与近期国内股市行情联系起来。 然而,分析结果显示,打开股市涨跌的"密钥"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非居民存款变动。同时,月度 数据波动未改变中国居民超额储蓄的发展趋势,且存贷差进一步扩大显示居民部门降杠杆还在继续演 进。 01 居民存款变动难以解释股市涨跌 从人民银行的统计看,自2009年以来,历年7月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均为负值。因此,当月居民存 款下降更多反映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不必赋予过多的内涵。 有意思的是,2009年以来的7月有11个年份股市收涨(占比64.7%),呈现出当月股市胜率较大的 季节性规律。同期出现过三次单月居民存款降幅过万亿元,对应的股市涨跌规律却不明显:2021年 7月,居民存款下降1.36万亿元,当月万得全A指数下跌3.1%; 2014年7月下降1.08万亿元,当月 万得全A指数上涨7.5%;今年7月下降1.11万亿元,当月万得全A指数上涨4.7%。 用居民存款变动来解释股市涨跌恐有"先有观点再找论 ...
这次的“存款搬家” 有所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35
居民存款与股市关联性分析 - 7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但历史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历年7月存款均为负值 属于季节性波动[1][2] - 居民存款变动与股市涨跌无稳定关联 2009年以来7月股市上涨概率64.7% 但三次单月存款降幅超万亿时股市表现各异:2021年降1.36万亿对应股指跌3.1% 2014年降1.08万亿对应涨7.5% 2024年降1.11万亿对应涨4.7%[2]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变动与股市相关性更强 2024年7月非银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同期万得全A指数上涨4.7%[4][5] 居民储蓄与贷款趋势 - 前7个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同比多增7203亿元 较2015-2019年同期均值扩大4.71万亿元[3] - 同期居民贷款仅增6808亿元 同比少增5794亿元 存贷差扩大至8.98万亿元 同比增加1.3万亿元[3][4] - 2020-2024年前7月存贷差均值较2015-2019年增加5.49万亿元 2024年较过去五年趋势值进一步扩大3.49万亿元[4] 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 - 2024年二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61.1% 较2023年一季度62.3%回落1.2个百分点 其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 2024年二季度降0.4个百分点[7] - 历史上三轮加杠杆中居民贡献显著:1998-2001年贡献45.2% 2009-2010年贡献23.9% 2020年贡献26.1%[8][9] - 2022年一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新一轮加杠杆中居民仅贡献1.2% 企业部门贡献53.6% 政府部门贡献45.2%[10] 国际杠杆率比较 - 2023年底BIS口径中国居民杠杆率60% 高于G20均值58.3%和新兴市场均值46.6% 低于发达经济体均值67.0%[11] - 2009-2024年中国居民杠杆率逆势增长42.4个百分点 同期G20和发达经济体分别下降2.6和8.9个百分点[11] - 房地产调整经济体普遍经历去杠杆:爱尔兰杠杆率降78.3个百分点 西班牙降39.1个百分点 美国降26.8个百分点[12] 房地产与政策影响 - 中国名义住宅价格指数较2021年三季度高点下跌16.6% 2024年一季度环比跌幅收窄至0.9%[13] - 美国楼市2017年后创新高但居民杠杆率反降7.4个百分点 日本楼市2009年企稳后居民杠杆率仍降2.9个百分点[14] - 政策需推动政府部门加杠杆 2009-2024年美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35个百分点 抵消居民部门26.8个百分点降幅[14]
管涛:这次“存款搬家” 有所不同,居民仍然“多存少贷”
第一财经· 2025-09-07 19:30
居民存款与股市涨跌关系 - 7月居民境内人民币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但历史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历年7月居民新增存款均为负值 且64.7%的年份股市收涨 表明存款变动与股市涨跌无稳定关联 [1][2] - 三次单月居民存款降幅超万亿元的年份中 股市表现分化明显 2021年7月存款降1.36万亿元对应万得全A指数跌3.1% 2014年7月降1.08万亿元对应指数涨7.5% 2024年7月降1.11万亿元对应指数涨4.7% [2] - 居民存款与股市指数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0.826) 证伪"存款搬家推升股市"假说 因二者若为替代关系应呈现负相关性 [5]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与股市关联性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变动与股市涨跌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726) 2024年7月该类机构新增存款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4][5] - 2024年2月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新增2.8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同比多增1.67万亿元 同期万得全A指数上涨4.7% 显示其资金流动对股市影响显著 [4]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来源包括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其多增属于广义金融脱媒 但不直接导致居民存款减少 两者余额变动呈正相关(2015-2025年相关系数0.972) [5] 居民部门储蓄与信贷趋势 - 2024年前7个月居民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9.66万亿元 同比多增7203亿元 较2015-2019年同期均值高4.71万亿元 超额储蓄趋势持续 [3] - 同期居民人民币贷款仅增6808亿元 同比少增5794亿元 存贷差扩大至8.98万亿元 同比增加1.3万亿元 "多存少贷"倾向显著 [4] - 2020-2024年前7月存贷差均值较2015-2019年同期增加5.49万亿元 2024年较过去五年趋势值进一步扩大3.49万亿元 [4] 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 - 2024年二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1.1% 较2023年一季度62.3%回落1.2个百分点 近5个季度中4个季度环比下降 [7] - 本世纪以来出现三轮降杠杆周期 当前为第四轮 历时5个季度累计降幅暂列历史第三位 [10] - 中国居民杠杆率60%高于G20均值58.3%和新兴市场均值46.6% 但低于发达经济体均值67.0% [11] 国际杠杆率比较与房地产关联 - 2009-2024年中国居民杠杆率累计上升42.4个百分点 同期G20和发达经济体分别下降2.6和8.9个百分点 [12] - 房地产调整经济体普遍经历强力去杠杆 如爱尔兰楼市跌54.4%后杠杆率降78.3个百分点 西班牙楼市跌36.9%后杠杆率降39.1个百分点 [13] - 中国名义住宅物业价格指数较2021年高点累计下跌16.6% 2024年一季度环比跌幅收敛至0.9% [14] 政策应对与部门杠杆贡献 - 2022年一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上升43.1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部门贡献53.6% 政府部门贡献45.2% 居民部门仅贡献1.2% [10] - 历史危机应对中居民部门杠杆贡献显著 1998-2001年贡献45.2% 2009-2010年贡献23.9% 2020年贡献26.1% [8][9] - 美国2009-2024年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35个百分点 抵消居民部门26.8个百分点的下降 稳住了宏观杠杆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