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降息
icon
搜索文档
和讯投顾陆润凯:周末全球股市出现重大变化,有三个重要消息影响行情
和讯网· 2025-08-04 08:41
8月3日,和讯投顾陆润凯称,周末全球股市出现重大变化,有三个重要消息将影响下周行情。其一,美 国经济数据表现糟糕,降息预期大幅提升。此次非农就业仅增加7.3万人,创下9月以来新低,远不及预 期。9月降息的可能性从40%大幅提高至75%,就连华尔街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都已清空所有美股, 他认为下一次美国经济危机将是他有生以来最严重的。此外,巴菲特也一直持有大量现金,原因不言自 明。数据公布后,美元大幅回落,全球股市也受到波及。其二,很多朋友提及,6公主连续两天播放 《长津湖》。对此不做评判,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五六月份非农数据从14万大幅修正至1万,统计数 据偏差如此之大,若是一两个数据有误尚可理解,但全盘皆错,完全是按需编造数据,如今已被全世界 看笑话。其三,周五盘后有大佬喊话,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旦美国加快降息步伐,而我国引 导更多流动性进入股市,A股在全球的价值将愈发凸显。即便短期市场会因外围波动出现调整,但坚定 看多中国股市的大方向不变。因此,若明天在全球股市调整过程中,A股能走出探底回升的行情,其含 金量将大幅提升,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较大。 ...
欧洲的事,中美已经商量好了,那就是欧洲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搜狐财经· 2025-07-26 01:22
欧洲在全球经济博弈中的定位 - 欧洲在中美博弈中处于夹心饼干的位置,试图通过蹭取利益但面临选择空间收窄的困境 [3][5] - 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和对中国的市场依赖使其立场模糊,难以保持独立性 [3][7] - 欧洲的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尤其是在北约框架下美国的军事存在不可或缺 [3] 欧洲的经济挑战 - 欧洲面临内外经济压力,全球市场波动使其缺乏独立行动空间 [5] - 美国为实现第二轮降息目标,要求欧洲配合采取行动为降息创造条件 [5] - 欧洲的经济被拉入中美博弈框架,不参与的后果将自负 [7] 欧洲的战略困境 - 欧洲的蹭姿态在重组的世界格局中显得力不从心,独立性微不足道 [7] - 冯德莱恩访华是对欧洲诚意的严峻考验,需掂量自身筹码 [7] - 欧洲缺乏强大话语权,在中美博弈深化背景下难以真正占得便宜 [9] 欧洲的未来选择 - 欧洲需重新审视在美国与中国夹缝中的位置,可能需放下部分面子 [9] - 欧洲的独立性在未来全球经济重组中能否体现仍是未知数 [9] - 上餐桌可能是欧洲唯一选择,但其准备程度存疑 [9]
3500点,意味着什么?
天天基金网· 2025-07-10 19:4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于2025年7月10日站上3500点,上一次站稳该点位是2022年1月24日,三个月前曾单日下跌7.34%至3096.58点 [3] - 当前各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回到2022年初水平,中证2000指数收复至2017年4月点位,沪深300、中证800、创业板指回到2025年3月中旬水平,中证红利指数收复年初点位 [4] - 港股自2024年9月起持续上行,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已超越2024年9月高点 [4] 驱动因素 - 海外因素:中美关税问题趋于理性化,市场已部分消化相关风险,美国可能年内降息三次,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宽松空间 [12] - 国内因素:反内卷政策预期增强,房地产政策转向积极,出口行业季度表现持续超预期 [13] - 资金面: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动保险资金加大银行股配置,中小盘股受活跃资金追捧,形成杠铃式结构行情 [14] 后市展望 - 需观察大盘成长股能否持续走强以实现风格平衡,关键取决于企业业绩改善或重大事件驱动 [14] - 新技术领域存在投资亮点:AI、机器人、军工、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构成行业轮动逻辑 [14] - 香港稳定币发展被视为宏观叙事下的长期关注点 [15] 投资策略 - 建议采用配置思维,权益资产占比控制在25%-75%区间,系统性规划资产分配 [18] - 通过定投分散择时风险,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18] - 避免"处置效应",应保留经市场考验的优质资产而非仅赎回盈利部分 [18]
受美国降息押注和美元疲软影响,金价走高
快讯· 2025-07-01 10:00
金价走势 - 金价连续第二天上涨,周一上涨0.9%,交易于接近每盎司3310美元 [1] - 交易员预计2025年美国至少有两次降息的可能性加大,推动金价走高 [1] - 金价今年上涨约25%,目前距离4月份的纪录高点不足200美元 [1] 影响因素 - 美联储可能恢复降息的预期以及美元疲软支撑金价 [1] - 周四公布的就业报告可能成为美债收益率下跌的催化剂,利好黄金 [1] - 贸易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进一步支撑金价 [1] 美元表现 - 美元指数在今年前六个月下跌近11%,为1973年以来最差表现 [1] - 特朗普关税议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逃离美国资产导致美元疲软 [1] - 分析师认为美元继续下跌将推动黄金短期内上涨 [1]
宋雪涛:降息的低语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7 09:20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联储官员近期言论显示降息确定性增强 分歧主要在于降息时点而非必要性 激进派主张7月降息 温和派倾向9月 [3] - 鲍威尔为连续降息打开绿灯 市场利率曲线较上周平行下移10bp 鸽派预期推动整条收益率曲线下行 [3] - 当前降息路径取决于非农数据走弱 关税通胀不会成为降息阻碍 因就业-消费链条已现疲软 [3][14] 美国经济数据 - 5月美国经济环比折年增速回落至去年9月水平 与美元指数走势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76) 显示汇率反映基本面程度合理 [4] - 企业资本支出预期从衰退水平小幅回暖 但仍未超越去年9月基准 复苏力度有限 [10] - 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行 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明显 经济数据集体发出降息信号 [11] 关税通胀影响 - 关税与CPI增速仅呈现微弱正相关 实际对通胀推升作用有限 技术进步持续压制电子产品等商品价格 [5] - 需求侧走弱将抑制通胀 供给侧也存在抵消关税影响的机制 沃勒等官员强调关税传导效应被高估 [5] 市场预期演变 -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正向更鸽派方向定价 但尚未完全反映潜在降息幅度 官员言论强化降息确定性 [14] - 联储内部共识大于分歧 非农数据将成为降息时点关键指引 经济风险整体偏向下行 [14]
市场正在低语降息的来临
国金证券· 2025-06-26 17:06
联储降息情况 - 联储官员就年内降息言论分歧不大,多基于9月降息讨论7月降息条件,无真正鹰派认为美国经济“不需要降息”[2][5] - 鲍威尔为大幅及连续降息开绿灯,更强降息确定性促使市场朝“鸽派”理解前进,国债利率曲线较上周下行约10bp,前端下行幅度更大[2][5] - 美国未来降息路径朝“劳动力市场滞后下行”情形展开,距降息只差“非农走弱”,关税通胀难阻碍降息[2][5] 市场预期与经济数据 - 市场预期朝更“鸽派”方向前进,但未被市场定价完全捕捉,联储官员发言增加降息确定性[3][22] - 5月后美国经济动能指数环比折年增速跌回去年9月水平,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关性为0.76[6] 关税与通胀 - “激进降息派”强调关税在需求与供给侧有抑制涨价因素,需重视需求侧走弱对通胀的抑制作用[8] - HS - 4位代码商品关税增加幅度和CPI增速变化呈正相关,但幅度微弱,技术进步使部分商品价格下降对冲关税影响[8] 企业与消费数据 - 关税缓和后美国企业CAPEX支出预期有所回暖,回到去年9月水平,但其他很多数据较去年9月明显恶化[13][19] - 本周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行,验证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更多数据发出降息“警报”[19] 风险提示 - 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加剧推升油价带来美国通胀,特朗普内政政策遇阻财政刺激加码使联储超预期宽松,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引发深度衰退[4][23]
美国消费数据大跌,对我们影响竟然不小
搜狐财经· 2025-06-21 00:32
美国消费数据下滑的影响 - 5月份美国消费数据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 对美国和外部市场产生超预期影响 [1] - 消费下滑加剧特朗普与美联储的矛盾 特朗普希望降息配合制造业回流策略 而美联储担忧通胀和经济过热 [1] - 消费数据疲软可能迫使美联储降息 这将符合特朗普的政策目标 [1] 美国降息对全球市场的双重影响 - 降息可能吸引更多企业赴美建厂 因资金成本降低 叠加油价上涨预期(WTI油价单日上涨4.4%) [3] - 中东局势动荡和欧盟放弃俄罗斯石油导致油价飙升 若持续将强化美国在能源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双重优势 [3] - 美国降息将为中国打开降息通道 中国此前因担忧中美利差扩大导致资本外流而谨慎降息 已降息1次但需跟随美国节奏 [4] - 若中美同步降息 利差维持稳定 企业因油价波动而外迁的动机可能减弱 因油价波动具有短期性(如伊朗局势变化可能缓解供应压力) [5][6] 关税战与降息的连锁反应 - 美国关税战推高成本 抑制消费 反而倒逼降息 间接为中国创造降息空间 [8] -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很快宣布降息 因经济压力加剧(道指下跌4.84点 美元指数DXY下跌0.37至90.09) [5][8] 能源市场的动态 - 伊朗和俄罗斯通过影子油轮规避制裁 石油仍流入市场(如经阿塞拜疆、印度中转至欧洲) 实际供应受限程度低于表面 [5] - 油价短期波动受地缘政治主导 但长期看制裁漏洞可能缓解供应缺口 [5]
中原按揭:下半年美国降息机会仍大 有利支持香港楼市
智通财经· 2025-06-19 14:50
美联储利率政策与香港银行反应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4 25%至4 5%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连续四次会议按兵不动 [1] - 汇丰银行宣布最优惠利率维持于5 25% 香港银行预计将跟随维持最优惠利率P不变 [1] - 预计下半年美国有机会再次降息 年内或达两次合共0 5% 利率回落至4%之下 未来逐步降至3%多水平 [1] - 香港银行去年累计减P达0 625% 今年P减幅尚余0 25% 预计将进一步下调0 25%后完成减P周期 [1] 香港楼市回暖迹象 - 自5月起按息大幅下跌 供楼负担显著减轻 "供平过租"推动"转租为买"需求增加 [1] - 按息与定存息同步下降令买楼收租吸引力上升 近期一二手楼市交投均显著增加 [1] - 预计H按封顶息率将减至3 25% 封顶息率下跌有利降低按揭申请人入息水平要求 [1] 港元汇率与拆息走势 - 港汇转弱临近7 85水平 短期内可能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金管局或需被动入市 [2] - 港息异常大幅度低于美息引发套息活动增加 加上半年结季节性因素 港元拆息或有所回升 [2] - 预计港美息差仍会较以往拉阔 下半年美国再次降息机会大 港息仍会低于今年5月前水平 [2] - 预计香港H按息主要在现有水平1 84%以及2%至3%区间上落 [2]
秦氏金升:6.2关注金价回补情况,黄金行情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6-02 11:55
黄金价格走势 - 现货黄金周一亚市早盘高开高走,一度上涨逾20美元至3316.50美元/盎司,因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军用机场引发地缘局势担忧 [1] - 金价上周五下跌0.82%,盘中跌至3272美元附近,收报3290美元/盎司,因市场消化关税发展且美元反弹,但疲软通胀报告支撑降息预期 [3] - 黄金价格上周累计下跌2%,周内波幅达110个点,日线呈下行趋势但每次下跌后均有反弹,显示震荡特征 [5] 技术面分析 - 日线图显示金价守住3240支撑位,MA10和MA20形成共振支撑,但受下跌通道限制上方空间,MACD金叉缩口 [3] - 4小时图显示金价周中逐步反弹,短期均线组粘合,MACD指标位于0轴附近,反映多空争夺激烈 [3] - 3500至3440趋势压制线当前下移至3338附近,小时级别短线压制位参考3317,下方支撑关注3290缺口回补位 [5] 市场焦点与操作策略 - 交易员本周关注就业数据(JOLTS职位空缺、ADP就业、初请失业金、非农报告)及ISM制造业/非制造业指数 [3] - 央行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周三加拿大央行和周四欧洲央行利率决议 [3] - 亚盘操作建议3310-3315分批做空,止损3318,目标3288;欧盘观察缺口回补情况再考虑多单布局 [5] 消息面驱动因素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恢复特朗普关税政策,贸易法院此前裁定越权并阻止征税 [3] - 地缘政治风险(乌克兰袭击事件)直接刺激周一金价跳涨 [1][5] - 疲软通胀数据延续美联储降息预期,对金价构成支撑 [3]
【有色】TC现货价续创新低,铜精矿现货延续紧张——铜行业周报(20250519-20250523)(王招华/方驭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5 21:44
核心观点 - 国内电解铜继续累库,但宏观预期改善后铜价有望上行 [3] - SHFE铜收盘价77790元/吨(环比-0.4%),LME铜收盘价9614美元/吨(环比+1.76%)[3] - 铜价受贸易冲突压制但有望在国内刺激政策及美国降息后逐步上行 [3] 库存情况 - 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78.0万吨(环比-4.8%)[4] - 全球三大交易所电解铜库存合计45.2万吨(环比+4.7%)[4] - LME铜全球库存16.5万吨(环比-5.4%),SMM铜社会库存14.0万吨(环比+6.0%)[4] 原料供应 - 2025年3月中国铜精矿产量15.7万吨(环比+25.4%,同比+6.9%)[5] - 2025年2月全球铜精矿产量180.3万吨(同比+1.3%)[5] - 精废价差867元/吨(环比-800元/吨),4月旧废铜产量8.8万金属吨(环比-20%,同比-22.5%)[5] 冶炼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电解铜产量112.57万吨(环比+0.3%,同比+14.3%)[6] - TC现货价-44.30美元/磅(环比-1.3美元/磅,创2007年9月以来新低)[6] - 1-4月电解铜累计净进口量89.7万吨(同比-17.7%)[6] 需求端表现 - 线缆企业开工率82.34%(环比-1.05pct,占国内铜需求31%)[7] - 4月家用空调产量2242万台(同比+1.9%,占国内铜需求13%)[7] - 黄铜棒4月开工率55.0%(环比+0.6pct,占国内铜需求4.2%)[7] 期货市场 - SHFE铜活跃合约持仓量15.2万手(环比-11.0%,处于1995年以来37%分位数)[8] - 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2.1万手(环比-2.2%,处于1990年以来58%分位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