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式投研体系
搜索文档
百亿基金经理阵营重回百人关,新贵vs老将谁更能打?
第一财经· 2025-11-06 20:08
百亿基金经理阵营变化 - 三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总数超过1720人,其中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经理达到109人,较上一季度数量扩张近三分之一,若计入四季度新发产品则增至112人 [2] - 多位顶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在三季度出现回升,例如易方达基金张坤管理规模565.44亿元,单季度增长近15亿元,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和中欧基金葛兰分别以453.57亿元和435.44亿元重归400亿以上梯队 [3] - 百亿基金经理阵营中涌现新生代,例如永赢基金任桀管理仅一年有余,其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0.26亿元暴增至128.78亿元,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的管理规模也从去年底的不到30亿元跃升至167.72亿元,增加4倍有余 [2] 行业格局与公司分布 - 百亿基金经理仍集中在大型机构,但中小型公司实现突破,例如永赢基金、德邦基金、金鹰基金等均有基金经理跻身百亿俱乐部 [7] - 百亿基金经理分属38家基金公司,其中拥有5位及以上百亿基金经理的公司有7家,合计51位,占比近一半,中欧基金以10位居首,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各有9位 [6]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与市场行为 - 业绩表现是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例如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累计回报达198.11%,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在三季度获得近48%的回报 [2] - 尽管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产品在三季度全员上涨,但近八成产品同期遭遇净赎回,合计超过330亿份,显示投资者存在"盈利即赎回"的谨慎心态 [6] - 部分基金经理规模增长得益于共管模式,例如中欧基金赵磊于今年7月被增聘与葛兰共管中欧医疗健康,使其在管规模达到329.53亿元并进入百亿行列 [6] 行业战略转型与规模管理 - 行业普遍摒弃过去的明星基金经理模式,转而重视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通过多人共管或卸任等方式减轻大规模基金经理的管理压力 [9] - 许多绩优基金主动限购以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及基金运作稳定性,避免规模短期激增影响操作,并对易受短期业绩驱动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实施降温 [10] - 行业费率改革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收费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约束等多项政策相关,部分基金经理主动沟通不希望规模过快上涨 [10] 后市观点与投资方向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陈颖认为四季度市场或以震荡走势为主,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可能维持高位,后续仍可能创出新高,但需回避涨幅巨大、估值过高的公司 [12] - 易方达基金张坤表示将坚持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寻找商业模式优秀、竞争力显著的公司长期持有,认为中国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沃土,当前较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 [13] - 中欧基金葛兰长期看好创新药、医疗器械及消费医疗领域的投资价值,认为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作为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没有改变 [13]
明星基金经理光环弱化,基金公司探索主动投资第二曲线
券商中国· 2025-09-24 16:10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信条,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部分在上一轮牛市中登顶"神坛"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产品业绩一度大幅回撤,至今仍未回本,投资者纷纷对明 星基金经理去魅;另一方面,近年来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他们或奔向私募,或暂别投研一线,给 持有人和所在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浪潮汹涌而至,凭借其低费率、 高透明度和分散化的优势,不仅侵蚀着主动权益基金的领地,更挑战着主动基金经理的地位。 在多重夹击下,监管层多次强调行业要"回归本源",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基金公司则纷纷探索"团队作战"的新模 式,力求以更持续、更稳定的方式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这场深刻的变革,不仅关系到基金公司的未来竞争力,更将重塑 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 祛魅 "如果要问今年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很多人不知道具体姓名,只是大概知道来自哪家公司,是什么投资风格。"华东一 位公募人士直言,"这和以往的牛市有很大区别,说明现在明星经理的光环已经明显弱化。" 回溯上一轮牛市,2019年至2021年初,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行情火爆 ...
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公募探索主动投资第二曲线
证券时报· 2025-09-22 01:05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信条,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部分在上一轮牛市中登顶神坛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产品业绩一度大幅回撤,至今仍未回本,投 资者纷纷对明星基金经理祛魅;另一方面,近年来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他们或奔 向私募,或暂别投研一线,给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以ETF为代 表的指数化投资浪潮汹涌而至,凭借其低费率、高透明度和分散化的优势,不仅侵蚀着主动权益基金的 领地,更挑战着主动基金经理的地位。 在多重夹击下,监管层多次强调行业要回归本源,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基金公司则纷纷探索团队作 战的新模式,力求以更持续、更稳定的方式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这场深刻的变革,不仅关系到基金公司 的未来竞争力,更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明星基金经理祛魅 "如果要问今年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很多人不知道具体姓名,只是大概知道来自哪家公司,是什么投 资风格。"华东一位公募人士直言,"这和以往的牛市有很大区别,说明现在明星经理的光环已经明显弱 化。" 回溯上一轮牛市,2019年至2021年初,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行情火爆,一批重仓其中的基金经 ...